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8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为探讨语音训练在腭裂术后患者语音恢复中的作用,本研究应用计算机语音信号分析系统对经语音训练的26例腭裂术后患者进行单元音头三个共振峰频率测试,语音训练重点对唇的协调性,舌的灵活性及下颌运动的准确性训练、结果表明,腭咽闭合完全者经语音训练代偿性不良习惯已基本矫正,语音清晰度显著提高。本文指出腭裂术后患者必须在腭咽闭合的基础上,语音训练才能打破异常的神经─肌肉模式,矫正代偿性不良发音习惯,获得清晰准确的语音。  相似文献   
32.
目的 评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PLWH)提供随访管理和关怀救助服务的社会组织的能力需求.方法 2018年通过网络平台向2017-2018参与国家艾滋病防治基金项目的社会组织负责人发放自行设计的《随访管理和关怀救助工作领域社会组织能力需求调查问卷》,并结合社区...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胃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3例门诊胃下垂患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进行治疗,30天为1个疗程.结果:153例胃下垂患者,服用1~3个疗程后,治愈112例,占73.20%;有效38例,占24.84%;无效3例,占1.96%;总有效率98.04%.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胃下垂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4.
Mohler''s法修复单侧唇裂的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Mohler‘s手术方法修复单侧唇裂,分析与常规方法的不同设计,提出在手术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对随机选择Mohler‘s手术方法的患者的手术效果分析,提出Mohler‘s手术方法的特点,阐明手术设计的思路和操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结果:63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近期效果满意。4例患者合并有小皮瓣的坏死,但不影响伤口愈合。结论:Mohler‘s手术方法设计主要借用了鼻小柱下半部的皮肤组织,从而设计的A瓣边长比Millanl Ⅱ型设计的长。因而3点下降比较充分,手术近期效果好。但是鼻底封闭采用的切口多,建议改为传统的鼻底封闭方法。手术后的缝合线容易成为直线方式,若不有意错开,容易出现术后伤口明显挛缩的现象。  相似文献   
35.
单侧唇腭裂鼻-牙槽骨塑形后同期唇-鼻-牙槽骨整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唇腭裂婴幼儿术前鼻-牙槽骨塑形后的同期唇-鼻-牙槽骨整复术的方法与技术,并进行初步疗效评价。方法:对31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婴幼儿进行术前鼻-牙槽骨塑形及同期唇-鼻-牙槽骨整复术。术前鼻-牙槽骨塑形主要包括关闭牙槽骨间隙、唇牵张及鼻矫形;早期同期唇-鼻-牙槽骨整复术,即牙龈-牙周膜-牙槽骨整形术和改良Mohler法单侧唇裂唇鼻畸形同期整复术。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31例唇腭裂婴幼儿经2~3个月术前鼻-牙槽骨塑形,唇裂隙宽度显著变窄(P<0.01),裂隙两侧唇组织适度牵张;鼻小柱延长及鼻塌陷畸形显著改善(P<0.05);牙槽裂隙显著变窄(P<0.01)。术后2例失访,29例患者随访6~30个月,结果显示:上唇和鼻形态俱佳,鼻小柱端正,鼻尖形态改善,双鼻孔、鼻底堤状隆起对称;口腔前庭-鼻腔瘘封闭;27例患者牙槽突裂隙关闭,牙槽骨连续性及稳定性增强并在原牙槽裂隙处有牙萌出,其中13例牙槽嵴高度、宽度及厚度不足;2例仍有1~2mm的牙槽裂隙。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为了获得理想的唇鼻形态及完整稳定的牙槽骨,术前进行鼻-牙槽骨塑形和同期唇-鼻-牙槽骨整复术是值得采用的序列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6.
以声学分析法对腭裂术后语音不良机理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声学角度出发应用计算机语音分析技术测试反映腭裂术后患者声道形态特征的元音共振峰。结果表明,腭裂术后语音不良组(A组)除〔a〕外,其余5个单元音的第三共振峰频率(F3)均显著低于腭裂术后语音清晰度组(B组)(P<0.05);声学元音图直观显示了(A组)的声学感知空间较(B组)小。提示腭裂术后语音不良的原因可能系腭裂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腭咽闭合不全及腭裂患者长期形成的舌位后移,下颌开度不准和口唇肌运动不协调等代偿性不良发音习惯未得到完全矫正。文中指出,腭裂术后清晰可懂的语音是建立在腭咽闭合完全的基础上,逐渐矫正长期形成的代偿性不良发音习惯的结果。  相似文献   
37.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20例复发性脊柱结核患者,均通过术前穿刺置管冲洗引流[平均带管时间为(17.2±3.7)d]后进行二次手术治疗。通过观察患者手术治疗情况、视觉模拟评分、切口愈合情况,以及X线、CT、MR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视觉模拟评分由穿刺置管引流前的(7.52±1.09)分降低至穿刺置管冲洗引流后的(3.11±0.28)分,二次手术升高至(4.32±0.79)分。所有患者均实现临床愈合,未发现内固定器松动、断裂,以及逆行性感染、窦道等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1.9±0.8)年,所有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现脊柱结核再次复发。作者认为,术前置管引流冲洗联合开放手术治疗复发性脊柱结核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8.
目的对一个陕西省汉族Van der Woude综合征(VWS)家系进行IRF6基因的突变筛查.方法在IRF6(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6)基因内设计引物,经分段PCR(聚合酶链反应)包括剪切位点的9个外显子后DNA测序进行突变筛查,运用PIX-Protein Identification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蛋白二级结构分析.结果在所有患者IRF6基因的第2密码子发现与表型一致的GCC>GTC (r.268c→t NM 214278)的突变,该突变引起IRF6蛋白二级预测结构的改变.结论该家系Van der Woude综合征由IRF6基因突变引起,IRF6基因与唇腭、牙齿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9.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专业主课之一,其特点是理论与实践性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始终贯穿这条主线,围绕掌握重点、了解动态、面向实践的教学思想,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1.理论课讲授五点突出,电化教学形式多样口腔颌面外科学是  相似文献   
40.
对42例行反向双Z腭成形术的复诊患者和10例正常儿童进行主观语音清晰度评定并借助计算机语音信号分析系统测试其反映声道形态特征的各单元音头三个共振峰频率,结果表明,83.3%复诊患者的语音清晰度为89.16%,其各单元音共振峰模式与正常对照组类似(P>0.05);讨论了Furlow反向双Z腭成形术的临床特征及存在问题,从声学角度论证了Furlow反向双Z腭成形术是目前理想的更符合解剖形态与生理功能协调性修复概念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