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61.
<正>颅底陷入症(basilar invagination,BI)属于颅颈交界区畸形的一种,表现为枕骨大孔边缘内陷,寰椎椎弓或者枢椎齿状突内陷于枕骨大孔内,以及由此引发的寰椎韧带钙化和脑桥-延髓等脑组织并发症的形成。由于该疾病的发病部位特殊,使得病情的发生发展具有较大差异性,而且患者病情轻重不一。患者通常伴有特殊体征,如低发际、短颈和斜颈等,常诉有头颈痛、眩晕、肢体无力和颈项强直等[1]。  相似文献   
62.
目的对导致脑深部电刺激(DBS)手术不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防治措施。方法随访并回顾性的分析本中心自1998年至2003年间为49例患者进行的DBS手术及术后资料。结果术后出血1例,术后电极连接点处皮肤溃烂1例,手术未完成1例,术后开机无效2例,术后效果显著低于术前评估4例,术后1年内效果减弱3例。结论进行多学科协作的术前患者筛选,药物测试,正规严谨的手术操作,定期的随访程控,合理的术后用药指导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DBS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63.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硒引起大骨关节病和克山病,硒吸收过多引起恶心、呕吐,皮肤脱色,秃发,指甲异常,龋齿,疲乏无力,甚至死亡。因此,不论从劳动卫生还是营养学角度,建立人体材料中微量硒的检测方法都是很必要的。硒的荧光测定法虽有报导,但取样量大,消化样品用酸多,所用玻璃仪器多,能源消耗大。本文用试管直接消化,取  相似文献   
64.
小儿麻痹后遗症躯干肌瘫痪导致严重的脊柱侧弯畸形,常合并双下肢不全瘫.患者坐立困难.爬行,生活不能自理。对此类患者的手术矫治十分必要.但困难大,疗效不稳定,报道甚少。我院自1986年10月至1990年10月四年共采用后路手术矫治5例,随访9个月至4年,功能获明显改善.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我们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65.
采用药物微量注射的方法,研究了32只大鼠孤束核(NTS)内注入去甲肾上腺素(NA)及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和心得安对迷走-加压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NTS内注入NA可显著减弱迷走-加压反应;酚妥拉明可以逆转由NA引起的血压反应;心得安无此作用.结果提示,NTS内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参与迷走加压反应过程,它对迷走加压反应的影响是通过α受体实现的.  相似文献   
66.
球拍状胎盘是指脐带附着在胎盘边缘形似球拍而得名,是脐带附着异常的一种类型,在临床上发生率为5%左右。脐带附着异常处理不当会引起不良的妊娠结局,甚至导致胎儿死亡,是围产儿死亡的常见原因。因此,早期发现球拍状胎盘给予正确的处理,对于母儿良好预后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7.
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手术与显微镜手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手术与显微镜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前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接受经鼻蝶神经内镜手术与显微镜手术的90名垂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鼻蝶神经内镜手术者52例作为观察组,显微镜手术者4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全切除率、视力视野恢复情况、内分泌功能治愈率、手术并发症(鼻出血、蝶窦炎、脑脊液鼻漏、神经血管损伤、尿崩、垂体前叶功能减退、颅内感染等)的发生率以及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肿瘤全切除率无统计学差异(49/52vs 44/48,χ^20.252,P=0.615);术后视力视野改善有效率的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25/27vs 21/24,χ^20.373,P=0.542);观察组生长激素型治愈8例(72.7%,8/11)催乳素型治愈7例(77.8%,7/9),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型治愈4例(80%,4/5),促甲状腺激素型治愈3例(100%,3/3),总治愈率为78.6%(22/28);对照组生长激素型治愈11例(78.6%,11/14)催乳素型治愈6例(75.0%,6/8),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型治愈4例(66.7%,4/6),促甲状腺激素型治愈2例(66.7%,2/3),总治愈率为74.2%(23/31),两组内分泌功能治愈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6,P=0.693)。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2vs 10/48,χ^20.502,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79±21vs 93±26,t=2.972,P=0.004;5.6±2.4vs 6.9±3.2,t=2.309,P=0.023)。结论经鼻蝶神经内镜垂体瘤切除术与显微镜手术相比,在肿瘤切除、视力视野及内分泌功能改善、手术并发症方面类似,但可以缩短手术及住院时间,患者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68.
程振国  高国栋  王学廉  李维新 《医学争鸣》2004,25(19):1755-1758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iton,DBS)丘脑底核(the subthalamic nucleus,STN)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治疗机制、方法和疗效.方法:PD患者30例,应用CT和微电极导向立体定向技术将刺激电极植入丘脑底核,术前1 wk及术后1 mo采用UPDRS和Webster评分,随访6~12 mo.结果:脑深部电刺激治疗患者30例,术后肢体僵直、震颤、运动迟缓等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UPDRS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评分和Webster评分较术前均有降低(P<0.05),口服药物剂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脑深部电刺激可使帕金森病患者症状全面改善,同时可通过调节刺激参数达到长期治疗效果,减少药物用量,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C臂X光机引导下治疗高位胸椎病变的经横突-椎弓根-肋骨复合体穿刺途径椎体形成术的操作要点和安全性。方法对确认为老年骨质疏松性中上胸椎骨折18例患者,术前进行CT或MRI测量,在水平面断层上标出经胸椎横突-椎弓根-肋骨复合体穿刺途径,横突顶点穿刺点,椎体中心偏前作为穿刺靶心,两点连线与后正中线的夹角为理想矢状面的外倾角,再测量穿刺点经椎弓根内侧与椎体后缘交占与后正中线的夹角为最大外倾角。术中取俯卧位,定位病椎后椎旁开约3-4cm局部浸润麻醉后,3.2穿刺针按术前设计外倾角经横突顶点旋转钻入约5mm,侧位调整向头侧倾角,达椎体后缘正位验证必须在椎弓根眼的外侧,预测再进1-1.5cm达椎体中央为目标点,然后执行PVP操作,治疗中上胸椎骨折18例20个椎体。结果操作顺利,平均手术时间30min,无穿刺并发症,骨水泥椎间盘外漏2个椎体,肋间神经痛觉敏感1例。VAS评分:术前平均为8.3±1.3分,术后疼痛缓解显著6例,术后1周平均为2.6±0.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臂引导下经横突-椎弓根-肋骨复合体椎体形成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中上胸椎骨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0.
小腿是常见的创伤部位.尤其中下部胫前软组织薄,血供相对差,严重的软组织创伤易导致皮肤软组织缺损、骨与肌腱、内固定钢板外露.修复较为困难。我科应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共10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