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04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31.
目的 初步观察短刺结筋点对颈性眩晕及相关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病例序列研究,连续纳入3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应用短刺颈项部结筋点治疗2周后,针对眩晕及其引起的相关症状等进行观察。根据经筋触诊方法确定结筋病灶点风池次、天牖次、曲垣次,均取双侧,每周治疗3次,2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后眩晕障碍患者(DHI)和眩晕量表(NPQ)分值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头晕目眩、视物旋转、汗出肢冷、恶心呕吐、耳鸣、头痛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短刺颈项部结筋点能够明显改善颈性眩晕及其相关中医症状,治疗简单有效,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332.
灸法作为中医药传统治疗手段,自古以来就是防治瘟疫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灸法作用机理与应用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灸法在退热、调节免疫功能、抗病毒等方面的作用已被证实。在此次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中,中医药的作用受到了高度重视,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艾灸疗法也应用到抗疫一线。该文将基于艾灸防治传染病的古代记载与现代研究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以期为艾灸在此次疫情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33.
目的:观察秦氏"主取督脉"治疗气血虚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气血虚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督脉组与对照组各54例,督脉组取身柱、神道、至阳、患侧T3及T5夹脊、天柱、大杼、肩三针(肩髃、肩髎、肩贞);对照组取患侧肩三针、后溪、外关、合谷、尺泽、足三里、气海。隔日1次,每周3次,连续5周,共15次。观察患者疼痛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CMS)。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3周、5周后,两组患者CM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督脉组与对照组镇痛疗效无差别,但督脉组能有效改善肩关节功能,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34.
目的:回顾和整理近10年针灸治疗痉挛型脑瘫临床应用现状,为临床治疗方法和穴位选择,以及临床研究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检索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生物医学等数据库中已发表的关于针灸治疗痉挛型脑瘫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整理资料,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数据,分析整理。结果:根据检索策略,最终纳入文献65篇,针灸治疗痉挛型脑瘫的方法以针灸疗法+康复疗法为主,结合或未结合其他疗法。头针使用率高,常头针、体针并用。头针使用中以焦氏头针、靳氏头针和标准头穴线多用。体针取穴以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手阳明大肠经、足太阳膀胱经及督脉的所属经穴使用最多,使用频率最高的腧穴依次为足三里、三阴交、合谷、曲池、阳陵泉、肩髃、百会等。观察疗程的设定各临床试验差异较大。疗效观察指标以粗大运动功能量表和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使用最多。结论:针灸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肯定,但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的诸多环节尚有欠缺,影响临床研究的可重复性和临床结论的准确可靠性。  相似文献   
335.
胃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国胃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均高于全球其他国家.艾灸辅助治疗胃癌能够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3(Tim-3)在炎症和肿瘤的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Tim-3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中高表达,能诱导TAMs向M2型极化并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调控Tim-3表达水...  相似文献   
336.
目的:才巳握灸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概况,总结灸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搜集1996年以来灸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实验研究文献,并进行整理、分析。结果与结论:获得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29篇。灸法以隔盐灸和温针灸使用较多;最常用的经脉是任脉、督脉、脾经、肾经;穴位以神阙、关元、命门、隐白使用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337.
温针配合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温针配合祛风解毒中药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曾经接受西药、局封、射频温控热凝术或手术等治疗,但疗效欠佳,或术后复发的6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给予患者温针灸配合中药祛风解毒定痛止痉汤治疗。针灸治疗隔日1次,每星期3次,中药每天1剂,煎药400mL,分2次口服,28d为1个疗程。应用视觉模拟积分(VAS),观察治疗前后疼痛积分变化,疼痛发作每日频次变化。结果针药并用治疗1个疗程显效率11.8%,有效率91.2%,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积分,减少疼痛发作频次,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38.
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及社会生活能力下降。三维运动分析(3DKA)作为一种客观的、高精度评估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评估中。本文就3DKA在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中的应用优势、应用设计原则以及具体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及康复干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39.
针刺治疗疾病的近期疗效已被众多临床研究证实,其疗效机制也多有基础研究阐释,但针刺的远期疗效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研究手段的完善,为探讨针刺远期疗效的具体机制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和依据。针刺远期疗效的发挥依赖于组织损伤后的稳定恢复,而干细胞是组织再生之源,其激活、增殖、分化过程为组织损伤后再生及功能恢复提供可能。此外,维持内环境稳态是生物生存的基础,病理状态下动态平衡被破坏,造成一系列疾病反应,而纠正稳态失衡、恢复机体自稳态是针刺产生远期疗效的重要保障。故从针刺调控干细胞促进组织损伤后修复与再生、维持机体自稳态的角度,探讨针刺产生远期疗效的可能机制,为针刺效应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40.
目的:构建ACE2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进行结构与功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其介导SARS-CoV-2入侵人体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Protparam、ProtScale、NetPhos3.1、SignaIP 4.1、YinOYang 1.2 Server、NetNGlyc 1.0 Server、SOPMA、SWISS-MODEL、Blast、Clustal X2和MEGA7.0等对ACE2的生物学特性、同源性及进化性进行系统分析。采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pET-22b-ACE2,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结果:ACE2全长805个残基,呈酸性,分子量为92.5 kD,pI=5.36,共含77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和14个糖基化位点,是一种亲水性较强的跨膜蛋白。ACE2主要散布于内质网膜、高尔基体和胞质膜,二级结构组成以α-螺旋为主。原核表达结果显示,细菌裂解后,沉淀中ACE2表达多于上清与全菌,为疫苗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多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显示,倭黑猩猩与智人亲缘关系最近。结论:本研究为ACE2蛋白的纯化及研究奠定了基础,有助于阐明ACE2介导SARS-CoV-2入侵人体的分子机制,对SARS-C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