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3篇
  免费   242篇
  国内免费   19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171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599篇
内科学   243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131篇
特种医学   17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257篇
综合类   1068篇
预防医学   482篇
眼科学   124篇
药学   490篇
  5篇
中国医学   515篇
肿瘤学   13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92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27篇
  2018年   119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169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63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258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03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133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22.
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分析食管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 方法 对 1 0 7例食管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多因素 L ogistic回归分析 ,判定 1 0种因素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结果 年龄 >6 0岁、术前心电图异常或合并高血压、肺功能减退、糖尿病患者 ,术前经放化疗后以及手术时间 >5 .5 h者 ,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显著增加 (P<0 .0 1 ) ,同时具二项以上并发症者较一项并发症者术后发生率差异显著 (P<0 .0 1 ) ,胸上中下段位置及手术方式与术后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术后 36 h内发生心律失常者占 80 .4 % ,平均 (2 5± 1 8.7) h。 结论 食管癌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是多因素综合所致。高龄、术前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肺功能差是主要因素 ,手术时间长、术前经放化疗后 ,术后易发生心律失常。术后 36 h内是心律失常的易发期 ,与食管癌的位置和手术方式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处理的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程的猫脑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MAP-2)和神经丝蛋白(NTP)的表达,探讨bFGF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健康家猫3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bFGF治疗组。采用左侧眼眶入路制作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于术前和再灌注24h、48h和7d,采用Philip的猫脑缺血神经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程的脑组织MAP-2及NTP蛋白表达,进行免疫阳性细胞计数。结果:缺血再灌注48h后,治疗组动物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MAP-2及NTP蛋白阳性细胞数目较对照组也显著增加。结论:bFGF通过诱导MAP-2及NTP蛋白的表达,减轻了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神经元损伤和促进了神经纤维生长,从而改善受损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4.
卫生改革15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各种技术经济责任制、承包制、租赁制和股份制是医院改革的集中表现。然而,由于制约机制不够完善,有的医院采取一些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如通过大处方、购置高精尖医疗仪器设备,采用各项过量的诊断检查手段来增加收益,导致医疗成本的急剧上升和卫生资源的浪费。这一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学者和专家的注意和研究。本文从消化性溃疡病例回顾性调查资料分析入手,试图阐明应用按病种标准诊疗常规控制医疗成本的可行性。资料来源本文资料主要来源于上海市4所市级医院和4所区级医院消化性溃疡3个分型(单纯…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倍频Nd:YAG激光治疗新生血管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应用倍频Nd:YAG激光对70例118眼新生血管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进行全视网膜光凝,有黄斑水肿者行黄斑区格子样光凝,并对光凝前后视网膜新生血管及视力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视网膜光凝术后新生血管消退,未再出现玻璃体积血,总有效率73.7%,光凝前后视力及新生血管好转均非常明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1)。结论本研究表明倍频Nd:YAG激光治疗新生血管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恢复一定的视力。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随着中药研究的日益深入,中药应用的安全性问题已引起医药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不合理使用中药引起不良反应情况,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7.
磁共振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评价磁共振 (MR)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病理分级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对 2 8例脑胶质瘤患者术前行MR灌注成像 ,采用GRE EPI序列 ,重建相对脑血容量 (rCBV)彩图后 ,以肿瘤对侧对应部位和对侧正常脑白质为参照 ,分别计算出肿瘤最大rCBV1及rCBV2 ,并与病理学分级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低、高度恶性胶质瘤的最大rCBV1值分别为 1.38± 0 .36和 4 .32± 3.4 1,最大rCBV2值分别为 2 .83± 0 .76和 9.71± 6 .2 3;低、高度恶性胶质瘤的rCBV1或rCBV2值与病理分级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另外 ,rCBV1、rCBV2间有高度相关性 (r =0 .736 ,P <0 .0 0 1)。 结论 :MR灌注成像对脑胶质瘤的术前分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8.
目的研究人参皂甙对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1-40诱导THP-1细胞表达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影响。方法用Western blotting测定THP-1细胞iNOS表达,以Griess法测定细胞上清中NO的浓度。结果Aβ模型组iNOS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人参皂甙可明显减少THP-1细胞iNOS的表达和NO的产生(P<0.05)。随着人参皂甙剂量的增大,人参皂甙可引致THP-1细胞iNOS的表达和NO的产生明显减少(P<0.05),且有剂量依赖性。结论人参皂甙可抑制THP-1细胞iNOS的表达,进一步影响NO的产生。  相似文献   
29.
1979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在国内首家报道了脾虚证动物模型的研制成功的消息,继之中医界对此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展开,本文旨在对脾虚证动物模型的研究的现状有一个较为广泛的概括。1模拟中医传统病因研制的脾虚动物模型1.1单因素1.1.1苦寒泻下法以李时珍对大黄“其性苦寒,能伤元气耗阴血”及李果“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的论述为依据,1980年,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消化生理教研组[1]给昆明品系雄性小白鼠以大黄水浸煎剂1g/ml,日1次,灌胃,持续8天,成功地研制了脾虚证动物模型。后以四君子汤治疗持续7天,加以反证。1982…  相似文献   
30.
电镜观察15例光动力学治疗前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活检材料,证实此治疗对膀胱癌有显著作用。肿瘤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对光动力学作用最为敏感,照光20min后即出现明显损伤,24h后,毛细血管几乎完全坏死崩解。癌细胞的破坏出现较晚,迟于毛细血管。治疗4d后肿瘤组织水肿、出血,几全部坏死。治疗21~80d后,瘤床仍水肿并有出血及坏死物质复盖。表明血管的结构损伤与功能障碍在肿瘤光动力学治疗机理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