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妇炎消冲剂抗炎、镇痛的药效作用。方法:小鼠(或大鼠)随机分组:空白对照组给10g/I羧甲基纤维素,阳性对照组给阿司匹林(0.2g/kg),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扫20g/kg、10g/kg、5g/kg3个剂量给妇炎消冲剂,各组n=10。用巴平油致小鼠耳肿胀、塑料管致大鼠子宫肿胀、棉球肉芽肿等方法观察妇炎消冲剂的抗炎作用;扭体法、热板法观察妇炎消冲剂的镇痛作用,并测定致炎大鼠子宫前列腺素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各高剂量组(20g/kg)和塑料管致大鼠子宫肿胀法、扭体法的中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棉球肉芽肿、热板法等中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大鼠子宫前列腺素高、中、低剂量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妇炎消冲剂具有显著抑制炎性组织增生、消除肿胀、抗炎镇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河南汉族部分人群vWA和FESFPS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河南地区部分汉族人群中vWA和FESFPS基因座遗传多态性,获得vWA和FESFPS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数据。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矣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方法,分别观察河南地区228例无血缘关系汉族人的vWA和FESFPS基因座的基因型分布。结果:河南地区汉族群体中vWA基因座存在8个等位基因,杂合度为0.7666,个人识别能力为0.8913,非父排除率为0.543。FESFPS基因座存在7个等位基因,杂合度为0.7777,个人识别能力为0.7008,非父排除率为0.4603,2个位点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论:vWA和FESFPS位点均是高杂合度,高鉴别能力的遗传标记系统,具有较高的法医学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
74.
未婚青少年避孕知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上海市15~24岁未婚青少年避孕知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于2006.05~2007.01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共调查15~24岁未婚青少年6 023名。调查采用匿名电子问卷,其中基本情况由调查员问填,敏感信息由青少年自填。调查内容包括对象人口学特征和避孕相关知识等。结果:在所调查的10种避孕方法中,男性知晓率较高的为避孕套(85.7%)、口服避孕药(71.3%)和紧急避孕药(45.4%);女性为避孕套(88.9%)、口服避孕药(77.9%)和手术节育(49.6%)。在男、女对象认为有效的避孕方法中,前3位依次为避孕套(男:90.9%,女:82.2%)、口服避孕药(男:58.9%,女:57.7%)和手术节育(男:46.5%,女:49.3%)。男性对象的避孕知识得分(40.9分)高于女性对象(37.3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年龄较大、在校学生、文化程度较高、有性经历、从男/女朋友、朋友/同伴、广播/电视、书籍、网络等途径了解过避孕相关知识、避孕知识来源途径较多的以及从较为有效的知识来源获取避孕知识的对象其避孕知识水平较高。结论:上海市未婚青少年的避孕知识水平仍有待提高,在未婚青少年性行为不断增多的情况下,应向他们提供适宜的避孕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75.
加强社区保健是医院卫生工作发展的大趋势。做好离退休老干部的保健工作是社区保健的一项重要内容。1 老干部的基本健康状况多数老干部在多年的紧张工作中积劳成疾 ,往往患多种疾病 ,对卫生服务及社会支持的需求明显增加 ,据统计 81 5 %的老干部患有心、脑血管疾病 ,12 %的老干部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离退休老干部不仅身体健康状况发生了变化 ,而且心理变化也较突出。随着机体各种功能的衰退 ,感知觉障碍明显加重 ,进而心理活动也受到影响 ,很多老干部多年从事领导工作 ,一旦因病住进医院 ,接受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 ,会感到不适应 ,产生失落…  相似文献   
76.
目的 :观察蝎毒抗癌多肽 (antineopasticpolypeptidefromButhusmartensiivenom ,APBMV)对小鼠肝癌 (hep atoma 2 2 ,H2 2 )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带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①将接种H2 2 细胞 2 4h后的带瘤小鼠 45只随机分为非正常对照组、5 Fu组、APBMV针剂组和胶囊组 4组 ,给予不同的药物处理 1 0d后 ,观察瘤块及脾脏重量的变化 ,计算抑瘤率和脾重指数 ;②接种H2 2 细胞 2 4h后的带瘤小鼠 40只随机分为非正常对照组、5 Fu组、APBMV针剂组和APBMV针剂 5 Fu组 ,给予APBMV针剂和 /或 5 Fu 5d后 ,分别观察带瘤小鼠NK细胞活性及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 :① 5 Fu和APBMV针剂组对H2 2 的抑瘤率分别达 47.81 %和 40 .0 7% ,与非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APBMV针剂及胶囊组的脾重指数分别为 70 .0 2mg/1 0g和 71 .2 2mg/1 0g,与非正常对照组相比P <0 .0 1 ;②APBMV针剂组及APBMV针剂 5 Fu组带瘤小鼠的NK细胞活性明显增强 ,淋巴细胞转化指数明显增高(P <0 .0 5 )。结论 :APBMV针剂可抑制H2 2 的生长 ,并增强带瘤小鼠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7.
目的1066例高苯丙氨酸血症(HPA)患者治疗随访。方法自1984年10月到2009年12月,我院共诊治HPA患者1066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尿喋呤分析,血红细胞二氢喋啶还原酶(DHPR)活性测定及四氢生物喋呤(BH4)负荷试验,进行四氢生物喋呤缺乏症(BH。D)的鉴别;对部分患者进行MRI、1HMRS检查;对不同类型的HPA进行治疗。结果(1)1066例中1016例为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症(PAHD),其中51例为BH4反应性PAHD;50例为BH4Dc(2)28例筛查早治的BH4D患儿智商为(96±15)分,晚治疗的11例患儿治疗前为(46±15)分,治疗后为(69±11)分,前后有显著意义(P〈0.05)。DQ/IQ水平与治疗开始时间呈明显的负相关(r=-0.714,P〈0.01)。(3)33例BH4反应性PAHD患儿的智商为(92±18)分。(4)PAHD患者治疗中筛查组智商与非筛查组智商比较,筛查治疗理想组智商与筛查治疗不理想组智商比较,非筛查治疗理想组智商与非筛查治疗不理想组智商比较均有意义(P〈0.001),47例非新筛并控制理想血Phe浓度PKU患儿智商从治疗前的(60.66±7.78)分,提高到治疗后的(76.62±7.55)分(P〈0.001)。(5)合并癫痫的患儿脑电图的异常率为94.3%,将血苯丙氨酸浓度控制在理想范围,可使脑电图异常有改善。(6)22例大于4个月的患儿血、脑Phe浓度与智商均呈负相关关系r血=-0.5045,r脑=-0.6471(P〈0.01)。结论对所有HPA患者都必须进行BH4D的鉴别诊断,尽早确诊和治疗效果越好。严格控制血苯丙氨酸浓度是减少智能落后的最好措施。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患者实施了聚焦超声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其临床症状、体征,并对并发症进行处理。结果所有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和外阴皮肤色素及外阴皮肤弹性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与恢复,有效率达100%,其中21例痊愈(42%)2,4例显效(48%),5例好转(10%)。结论聚焦超声治疗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不仅能彻底根除外阴顽固性瘙痒症状,还可恢复外阴皮肤的颜色与弹性。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聚焦超声单次治疗宫颈柱状上皮移位的疗效。方法对120例不同程度的宫颈柱状上皮移位患者进行聚焦超声单次治疗,分别于治疗后1、2、3个月门诊随访,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120例患者聚焦超声单次治疗后,一次性治愈率为97.6%,总有效率100%,其中5例轻度,23例中度,28例合并宫颈息肉、70例合并宫颈肥大患者均治愈(100%);92例重度患者中87例治愈(94.6%),5例好转,22例宫颈肥大伴宫颈腺囊肿患者治愈20例,2例好转,7例好转患者治疗2次治愈。大多数患者在治疗后第1周内阴道分泌物增多,10d左右逐渐减少。19例重度柱状上皮移位伴宫颈肥大患者在治疗后2周出现阴道出血,经使用抗生素、止血药局部止血处理后如期治愈。结论聚焦超声单次治疗宫颈柱状上皮移位安全、疗效好,是值得临床上推广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0.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细胞功能缺陷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主要环节。研究证实初发糖尿病早期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助于恢复和维持胰岛细胞功能及长期控制血糖。但胰岛素治疗时间的长短和胰岛功能是否能够得到长期恢复目前尚无定论[1]。本文探讨初发初治的糖尿病患者经过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继续使用胰岛素和换用口服降糖药物对胰岛细胞功能的影响,以期寻找对初发初治糖尿病患者最佳的治疗方案。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2007-2009年我科住院初诊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11.1 mmol/L的患者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38~64岁,诊断标准参照200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标准[2]。既往未使用任何降糖药物,排除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急性并发症、妊娠及哺乳期妇女。随机均分为Ins组和OHA组。1.2研究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胰岛素泵持续输注(CSII)强化治疗5~7 d,待空腹血糖<6.1 mmol/L,餐后2 h血糖<8 mmol/L后,停用CSⅡ治疗,禁食10~12 h后于次晨行糖耐量试验(OGTT),检测空腹及餐后2 h血糖、C肽(C-P)、β细胞功能指数和胰岛素抵抗指数。Ins组使用诺和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