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9篇
儿科学   3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5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9篇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1.
亚太地区抗癌组织联盟(APFOCC),第十一届亚太地区肿瘤学术会议(11 thAPCC),于1993年11月16日至19日在泰国曼谷举行.中国抗癌协会(cAcA),与中国科协国际科技会议中心共同合作主办,组成“中国肿瘤代表团”由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张天泽任团长,一行59人(包括工作人员),赴曼谷参加了大会.其中12名会议代表教授,专家经费,由华明药业有限公司资助.在回国途经香港期间,顺访了香港防癌协会及玛丽皇后医院并进行了学术交流,整个过程进行的顺利圆满,全团已于11月25日归国.  相似文献   
12.
噬血细胞综合征2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表现、病因、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6年12月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22例HPS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其特点。结果1.临床表现:主要为持续发热,肝、脾、淋巴结大,出血。2.实验室检查特点:外周血常规表现为三系或二系减少,肝功能受损,凝血障碍,高三酰甘油和(或)纤维蛋白原降低。骨髓涂片可找到噬血细胞。免疫紊乱:CD3、CD4降低,CD8升高。3.病因:原发性和获得性,获得性包括感染和恶性肿瘤相关,其中以EB病毒最为常见,EB病毒感染占感染相关性HPS(IAHS)的63.64%(7/11例),占HPS的31.82%(7/22例)。EBV相关HPS表现重,尤其EBV DNA定量阳性者临床凶险,病死率高。1例恶性相关性HPS(MAHS)有EBV DNA低量表达,且EBV-CA-IgM阳性,为EB病毒感染,余3例病因不明。4.治疗及转归:IAHS 11例予抗病毒药物、大剂量人血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依托泊苷治疗,好转5例,疗效不佳自动出院1例,放弃治疗2例,死亡3例。MAHS 4例,予糖皮质激素、依托泊苷等治疗,对早期治疗反应良好,易复发,复发后恶性病程,预后差。1例0.5 a余转化为淋巴瘤;1例10个月余转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1例3个月余转为郎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进行性急速加重;前3例均迅速死亡。1例EBV感染MAHS,最终转化为郎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肝功能不良,持续3 a。家族性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1例,经HLH-04方案治疗好转,近1 a复发,死于多脏器衰竭,中枢浸润。6例病原不清HPS,亦予上述治疗,死亡、好转各3例。结论HPS多由感染尤其为EBV感染诱发,且与细胞免疫有极大关系,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与1例聋哑孕妇产前语言交流技巧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1例聋哑孕妇产前语言交流技巧的体会043801五四一总医院南金芳,李学荣ExperienceaboutSkillsofLanguageCommunicationwithOneDeaf-mutePregnantWoman¥NanJinfang;LiX...  相似文献   
14.
口服洗肠液在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 1989年来采用口服洗肠液用于无明显肠道梗阻的患者术前或特殊检查前的肠道准备 ,收效良好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19例中 ,男 16例 ,女 3例。年龄 2 1~72岁 ,其中上消化道手术 6例 ,结肠直肠手术 9例 ,纤维结肠镜检 2例 ,腹部摄片及肾分泌性造影各 1例。以上患者均无明显肠道梗阻。1.2 洗肠液组成 由两种溶液组成 :甲液 :5 0 %硫酸镁溶液5 0ml。乙液 :10 0 0ml水溶液中含氯化钠 6 .14g ,碳酸氢钠2 .94g,氯化钾 0 .75 g。1.3 方法 对上消化道手术腹部摄片者 ,于术前 2日进双份流汁饮食。于检查或…  相似文献   
15.
55例肝癌标本,常规石蜡切片和超薄切片。光镜下,Ⅰ级癌7例,Ⅱ级癌38例,Ⅲ级癌10例。电镜下,核仁明显增大,数量增多、形态多姿。越是分化差的肝癌,核仁畸形越明显。这和肿瘤代谢旺盛有密切关系。根据肝癌细胞核仁的改变,似可作为判断肝癌分化程度的指标之一,对肝癌的预后判断也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成熟疟原虫感染红细胞表面抗原 (matureparasite infectederythrocytesurfaceantigen ,MESA)又称恶性疟原虫红细胞膜蛋白 2 (Plasmodiumfalciparumerythrocytemembraneprotein 2 ,PfEMP2 )或PP30 0 ,是成熟期疟原虫合成的磷蛋白。它通过小泡运送至感染的红细胞膜骨架上[1 ,2 ] ,与红细胞蛋白 4 .1以非共价方式紧密结合。MESA包含 7个明显的重复区 ,重复区占全部氨基酸残基的 60 % [3] 。至今 ,MESA在感染的红细胞中的功…  相似文献   
17.
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儿童SAA的不良反应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ATG)、环孢素(CsA)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HDIVIG)联合免疫抑制治疗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不良反应及其对策。方法采用ATG+CsA+HDIVIG治疗SAA儿童2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联合免疫抑制治疗22例SAA儿童中,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81.8%(18/22)和72.7%(16/22),18例病儿发生不同程度感染,3例于ATG用药期间出现过敏反应,3例发生血清病反应,5例出现治疗相关鼻衄(其中2例同时并发肉眼血尿),5例发生继发性糖尿病,7例出现高血压,8例病人出现低蛋白血症,4例发生低钾、低钙、低镁血症,4例出现牙龈增生,随访期内均未发现克隆性疾病及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结论联合免疫抑制治疗作为儿童SAA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临床有效率高,副作用主要为感染、糖皮质激素相关副作用及血清病。感染的综合治疗、糖皮质激素的优化应用对副作用的防治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述了疟原虫殂了主要表面蛋白1(MSP1)的分子结构、功能以及在人群中诱导的免疫应答。对恶怀疟原虫MSP1疫苗的动物和人体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MSP1知诊断抗原分子和疟疾疫苗候选抗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艾拉莫德联合依那西普对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resistant rheumatoid arthritis,RRA)患者CD4~+、CD8~+T细胞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RR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验组口服艾拉莫德片,25 mg/次,每日2次,同时给予依那西普25 mg皮下注射,每周2次;对照组给予依那西普25 mg皮下注射,每周2次;疗程为12周。分别采用四色流式细胞术和免疫比浊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CD4~+T、CD8~+T、CD4~+/CD8~+以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指标,同时观察试验过程的不良反应。计算治疗前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分数(DAS28),检测C反应蛋白(CPR)、类风湿因子(RF)。结果 12周后,试验组患者CD4~+、CD4~+/CD8~+值较对照组升高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CD8~+T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DAS28、ESR、CPR、RF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IgG、IgA、IgM指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拉莫德联合依那西普治疗RRA可能通过调节患者CD4~+/CD8~+T细胞免疫失衡、降低免疫球蛋白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重组质粒DNA直接免疫接种诱导BALB/c小鼠的免疫应答水平,为恶性疟原虫DNA疫苗在动物和人体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构建编码多价保护性抗原的重组质粒pcDNA3-Pf8,PCR法检测免疫鼠的肌肉、肝脏、肾脏、心脏、脾脏和肺组织中pcDNA3-Pf8,ELISA、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体外抑制试验观察其诱导的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水平。结果:用PCR法从上述组织中均检测到pcDNA3-Pf8,ELISA法测得免疫鼠血清的特异性抗体滴度达12560,淋巴细胞转化试验显示恶性疟原虫可溶性抗原能特异性地剌激免疫鼠脾细胞增殖,免疫血清在体外还能抑制恶性疟红内期疟原虫的生长、发育。结论:编码恶性疟原虫多价保护性抗原的重组质粒pcDNA3-Pf8直接免疫接种,能特异性地剌激BALB/c小鼠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其免疫血清在体外对疟原虫生长发育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