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3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63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115篇
预防医学   61篇
药学   37篇
  2篇
中国医学   52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摘要】 目的 探讨BIOMED-2系统T细胞受体(TCR)γ引物组合在蕈样肉芽肿(MF)患者不同来源标本中TCRγ基因重排检测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28例MF患者15份石蜡组织样本、14份新鲜皮损及18份全血组织样本,提取DNA,利用BIOMED-2系统TCRγ引物组合进行TCRγ基因重排检测,比较3组不同来源样本的检出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组之间阳性率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结果 15份石蜡包埋组织标本3份TCRγ基因重排阳性,18份血液标本11份阳性,14份新鲜皮损标本12份阳性,3组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13.047,P < 0.01),新鲜皮损TCRγ基因重排阳性率显著高于石蜡组织。2011年的6例石蜡标本3份基因重排阳性,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余9例2011年之前的石蜡标本(Fisher精确概率法,P = 0.044),与14例新鲜组织标本TCRγ基因重排阳性率(12/1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 = 0.131)。血液标本TCRγ基因重排阳性率低于新鲜皮损,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2.358,P > 0.05)。结论 BIOMED-2系统TCRγ引物组合适用于检测MF患者不同组织样本的TCR基因重排,更适用于新鲜的组织标本。 【关键词】 基因重排,γ链T细胞抗原受体; 肉芽肿,蕈样; 聚合酶链反应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研究人中性粒细胞吞噬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和白念珠菌后胞内活性氧簇(ROS)的实时表达水平及对两者杀菌能力的差异。 方法 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并通过ROS探针(DCFH-DA)、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临床株和白念珠菌标准株ATCC 90028作用后,中性粒细胞内ROS的实时表达水平及对上述2种真菌孢子的杀菌率。 结果 申克孢子丝菌酵母相临床株和白念珠菌标准株ATCC 90028作用中性粒细胞60 min后,申克孢子丝菌组中性粒细胞内ROS表达水平达到峰值(平均荧光强度159.67 ± 11.34),并显著高于白念珠菌组(112.22 ± 9.66),经LSD-t检验,P < 0.01;而作用120 ~ 180 min后,胞内ROS表达水平(120 min为89.01 ± 9.81;180 min为57.63 ± 8.46)迅速下降,显著低于白念珠菌组中ROS的同期表达水平(120 min时为110.25 ± 7.28;180 min时为109.98 ± 9.00,经LSD-t检验,120 min时P < 0.05,180 min时P < 0.0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ROS主要表达于吞噬上述真菌孢子的中性粒细胞中,并被募集到被吞噬的部分孢子表面。中性粒细胞对申克孢子丝菌180 min杀菌率(19.21% ± 3.68%)亦显著低于其对白念珠菌孢子的杀菌率(26.63% ± 4.97%),经LSD-t检验,P < 0.01。 结论 中性粒细胞吞噬上述2种真菌孢子后,胞内ROS呈明显的差异性表达。与白念珠菌相比,中性粒细胞内ROS水平的迅速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对申克孢子丝菌的杀伤效能。 【关键词】 孢子丝菌属; 念珠菌,白色; 中性白细胞; 活性氧  相似文献   
103.
很多人都有过牙龈出血的经历。牙龈出血是牙龈炎和牙周病的主要症状,是由牙结石的机械刺激和牙菌斑中的细菌感染造成。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研究酸性环境对CIK(cytokine-induced killer, CIK)细胞杀伤肝癌HepG2细胞的影响。方法 利用IFN-γ、IL-2及CD3抗体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获得CIK细胞。在pH6.5及pH7.4条件下将CIK细胞和荧光素酶标记的HepG2细胞(HepG2-luc)按不同的效靶比混合培养,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检测HepG2-luc荧光强度并计算杀伤活性,用MTT法检测并计算杀伤活性。在pH6.5及pH7.4条件下,在含CIK条件培养液0、50%和100%的情况下培养HepG2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坏死的细胞比例。结果 pH7.4时CIK细胞对HepG2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pH6.5时。CIK条件培养液作用下,pH7.4时HepG2细胞的凋亡坏死比例明显高于pH6.5。结论 酸性环境明显抑制了CIK细胞对肝癌细胞HepG2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105.
增殖诱导配体 (proliferation-inducing ligand,APRIL)是1998年新发现的TNF家族的新成员,其主要功能是促进细胞增殖,调节体液免疫,并在T、B淋巴细胞的成熟与活化中发挥一定的作用[1].  相似文献   
106.
色素失禁症1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病历摘要 患儿女.4个月,因躯干、四肢红斑和水疱伴色素沉着4个月,于2005年7月来我科就诊.患儿出生1周后,四肢开始出现大小不等的片状或点滴状红斑,散在分布,部分融合呈条索状,部分红斑上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水疱不易破溃。红斑一般于1个月后从边缘开始逐渐消退.遗留小的硬块或结节.以及淡褐色网状色素沉着斑。病程中不断出现新发皮损,扩展至臀部、腹股沟及腰腹部,多呈带状分布,患儿偶有烦躁不安.夜间啼闹,患儿系足月顺产,母乳喂养,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7.
增殖诱导配体 (proliferation-inducing ligand,APRIL)是1998年新发现的TNF家族的新成员,其主要功能是促进细胞增殖,调节体液免疫,并在T、B淋巴细胞的成熟与活化中发挥一定的作用[1].  相似文献   
108.
增殖诱导配体 (proliferation-inducing ligand,APRIL)是1998年新发现的TNF家族的新成员,其主要功能是促进细胞增殖,调节体液免疫,并在T、B淋巴细胞的成熟与活化中发挥一定的作用[1].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鱼皮胶原共轭静电纺丝膜的物理性能。方法:制备PLGA电纺膜(A组)、纯鱼皮胶原膜(B组)及新型PLGA/鱼皮胶原共轭静电纺丝膜(C组)3种膜,分别检测接触角、失重率、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物理性能,初步评价新型PLGA/鱼皮胶原共轭静电纺丝膜的物理性能,为其应用于种植引导组织再生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新型PLGA/鱼皮胶原共轭静电纺丝膜(C组)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接触角为68.52°;体外降解12周后失重率为(14.85±0.13)%,拉伸强度为(2.41±0.47) MPa,断裂伸长率为(77.98±25.72)%,失重率速率最小且仍保持一定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结论:PLGA/鱼皮胶原共轭静电纺丝膜的物理机械性能能够达到临床要求,为进一步的细胞实验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10.
李东升  王巍  李晴  李强  杨涛  孙宏治 《广东医学》2012,33(2):237-239
目的探讨在结肠癌组织中Her-2和Claudin-1的表达,两者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er-2和Claudin-1蛋白在72例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以结肠腺瘤18例和远癌正常组织12例作为对照。观察Her-2和Claudin-1在结肠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关联性。结果 Her-2和Clau-din-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结肠远癌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在结肠腺瘤与结肠癌组织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和Claudin-1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浸润程度无关,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转移和Dukes分期相关。Her-2和Claudin-1蛋白在结肠癌的表达有相关性(P<0.05)。结论 Her-2和Claudin-1蛋白在结肠癌组织中高度表达,可能促进了结肠癌的转移和进展,两者的联合检测可以作为判断结肠癌的预后及筛选高危人群的重要指标,两者的高表达可能与结肠癌的分化程度及转移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