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8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199篇
内科学   49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230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80篇
  2篇
中国医学   110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目的:观察挂刺大陵、内关、神门、公孙、三阴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所需研究对象(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60例,按1 ∶ 1的分配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予以右佐匹克隆口服)和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挂针治疗,穴位:大陵、神门、内关、公孙、三阴交),在试验开始前及结束后分别比较2组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血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等指标变化.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86.67%,对照组为5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对照组PSQI评分亦较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中医证候积分降低不明显.治疗后,治疗组WBC、RBC、HGB水平皆有上升趋势,但升高不明显;对照组WBC、RBC、HGB水平基本无改善,2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挂针干预能够明显降低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PSQ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并且对血WBC、RBC、HGB有一定的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集束化管理策略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透析患者疫情防控认知行为的改变。方法 对血透室实施全员集束化管理策略,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155例门诊透析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在血透室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应用集束化管理策略后,工作人员职业防护合理规范,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及透析患者零感染。疫情对患者规律透析、正常生活及心理健康影响不大。疫情期间患者认知及行为有所改变,透析患者普遍能够配合各项防控措施执行。结论 在血透室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中实施集束化管理策略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对疫情防控的认知,并能够积极配合医疗护理工作,确保血透室各项防控工作有序开展,避免相关院内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小儿血液、尿液及其母亲母乳的人巨细胞病毒DNA检测结果在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17年—2018年期间在浙江大学丽水医院就诊的疑似人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患儿328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血液、尿液和对应母乳标本,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人巨细胞病毒DNA载量;再将患儿血清用化学发光法检测HCMV-IgM,比较不同标本不同检测方法的阳性率。针对阳性患儿,对不同临床症状分布构成进行分析。 结果 328例患儿检测总阳性率为71.04%,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阳性率分别为71.02%和69.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5,P=0.799)。血液、尿液和乳汁的人巨细胞病毒阳性率分别为49.09%、70.43%和58.23%,尿液阳性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147,P<0.001)。新生儿组的乳汁阳性率最高,为72.41%,28 d到1岁之间和1岁以上患儿尿液阳性率最高,各年龄组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人巨细胞病毒DNA和血清HCMV-IgM阳性率检出率分别为49.09%(161/328)和16.16%(53/328),2种方法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为49.69%,对比单一血DNA检测方法,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症状小于1岁患儿主要以黄疸,腹泻为主,大于1岁的患儿主要以肝损害和肺炎为主。 结论 在小儿血液、尿液及其母亲母乳HCMV-DNA的检测中,尿液HCMV-DNA对诊断患儿人巨细胞病毒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且尿标本留取方便、无创,易为家长和小儿接受,所以采用FQ-PCR方法对小儿尿标本进行检测能起到快速、简洁、灵敏的作用,对提高HCMV感染的诊断率有实际的临床意义,对于小月龄患儿临床应推广尿液HCMV-DNA检测。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葡萄胎受精类型与恶变的关系。方法应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CM)获取150例病理学诊断为葡萄胎的病理蜡块组织中的滋养细胞,提取DNA;用16个位点复合微卫星序列PCR方法对DNA进行分析,明确受精类型;通过追踪患者刮宫后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变化判断葡萄胎是否恶变。对受精类型和恶变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成功提取126例葡萄胎标本DNA液。其中86例DNA完全来自父方的遗传学完全性葡萄胎中恶变15例,DNA来自双亲的单倍体卵子双精子受精的遗传学部分性葡萄胎40例中恶变1例,二者恶变率相比P<0.05。遗传学完全性葡萄胎中空卵单精子受精的纯合性葡萄胎56例,恶变11例,空卵双精子受精的杂合性葡萄胎30例,恶变4例。纯合、杂合葡萄胎恶变率相比P>0.05。结论 DNA完全来自父方的遗传学完全性葡萄胎与DNA来自双亲的遗传学部分性葡萄胎相比易于恶变,前者恶变发生与其纯、杂合性无关。  相似文献   
25.
朱艳  陈跃 《山东医药》2012,52(19):87-89
淋巴瘤占小儿恶性肿瘤的10%~15%,可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D)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HD约占儿童淋巴瘤的40%,大多数HD可治愈,对放、化疗均敏感;NHL约占60%,90%~95%儿童NHL表现为弥漫性高度恶性,常侵及结外,早期远处转移至骨髓和中枢神经系统,发病高峰为5~9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床旁血浆置换( plasma exchange,PE)联合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透析( 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diafiltration,CVVHDF)在抢救儿童重症溶血尿毒综合征( hemolytic uremic syndrome,HUS)中的作用。方法总结本院PICU收治的HUS患儿的临床特点,采用儿童危重病例评分和儿童死亡危险评分Ⅲ评估病情的危重程度。对4例重症HUS患儿采用床旁PE联合CVVHDF治疗,观察病情演变与转归情况。结果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PICU收治重症HUS8例,经利尿剂、输血等保守治疗12~24 h后,病情加重的4例危重患儿进行PE+CVVHDF序贯式血液净化治疗。 PE采用Prisma TPE 2000膜式血浆分离器,CVVHDF应用AN69 M60滤器,PE每次新鲜冰冻血浆50~70 ml/kg,连续3~6次,CVVHDF置换液50 ml/( kg· h)。4例重症患儿治疗后均存活,血生化指标和肾功能指标改善。治疗前后血肌酐平均值(318μmol/L vs.162μmol/L)、乳酸脱氢酶(1963 U/L vs.407 U/L)明显下降,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40×109/L vs.97×109/L)。结论 PE和CVVHDF治疗重症HUS,可以迅速改善患儿血生化指标,稳定内环境,阻断溶血和改善肾功能,可作为重症HUS抢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7.
目的 了解黄石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患者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用药情况。方法 选取2015-2017年该院院内感染MRSA的住院病历410份,对标本来源、抗菌药名称、用法用量、疗程、联合用药及特殊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等进行调查,计算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度指数(DUI),并对不适宜用药进行总结。结果 410株MRSA标本主要来自于痰液(51.46%)、脓性分泌物(22.44%)和血液(12.44%)。410份病历中,共涉及6种抗菌药,其中替考拉宁使用最多(32.81%),其次为万古霉素(25.79%)和利奈唑胺(23.08%);替考拉宁的DDDs最大(1 512.35),其次为利奈唑胺(922.83)和万古霉素(907.20),所有药物的DUI ≤ 1.0;用药不适宜病历57份(13.90%),主要为用法用量不适宜(25份,43.86%)和溶媒不适宜(16份,28.07%);所有特殊级抗菌药物均未越级使用,但只有38份(9.27%)经专家会诊后使用。结论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是该院治疗MRSA感染的主要药物,且临床使用较好,不存在滥用倾向,但也有必要进一步规范合理用药,延缓细菌耐药。  相似文献   
28.
植入负度数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对眼内组织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白内障合并超高度近视眼的患者手术摘除白内障后,多数学者丰张植入人工晶状体.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负度数人工晶状植入治疗超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分析,于2006-10/2007-10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中心完成.对象: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负度数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28例(50只眼),均为超高度近视眼合并白内障,术前矫正视力<0.1共45只眼,0.1~0.15共5只眼.Sensar AR40e疏水性丙烯酸酯折叠式人工晶状体为AMO公司产品.方法:术前常规检查眼轴长度、测量角膜曲率,以第3代理论公式(Sanders-Retzlaff-Kraff T,SRK-T)计算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数,实际植入人工晶状体的屈光度数为测量度数增加 1.00~ 3.50 D.眼表面麻醉,11~12点钟方位角膜缘后1.0 mm处做宽3.0 mm的角巩膜隧道切口,直径5.0 mm连续环形撕囊,使用超声乳化仪吸除晶状体核,囊袋内植入屈光度数为-1.00~-10.00 D人工品状体.术后随访3~12个月.主要观察指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数偏差值及并发症.结果:术前平均眼轴长度为(32.19±2.31) mm.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2共43只眼(86.0%),≥0.5共23只眼(46.0%);屈光度数偏差值<±1.00 D共25只眼(50.0%),<±2.00 D共44只眼(88.0%).术中仅1只眼晶状体后囊膜破裂.随访3个月时,1眼品状体后囊轻度浑浊,术眼无视网膜和脉络膜脱离.随访12个月时,5眼晶状体后囊轻度浑浊,术眼无视网膜和脉络膜脱离.结论:超声乳化自内障吸除后植入负度数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既可以增加眼内组织的稳定性,防止发生视网膜脱离,又可同时进行屈光矫正.  相似文献   
29.
目的对1例疑诊德朗热综合征(Cornelia de Lange syndrome,CdLS)的患儿进行致病基因变异检测,明确其发病原因。方法应用高通量捕获测序对CdLS相关致病基因(NIPBL、SMC1A、SMC3、RAD21和HDAC8)进行测序,用Sanger测序验证测序结果以及致病基因的家系分析。结果患儿NIPBL基因存在c.6109-1G>A杂合剪接变异,Sanger测序验证结果表明患儿父母均未携带此变异,提示为新发变异,该变异未在HGMD及ExAC数据库收录。根据Human Splicing Finder预测剪接软件,预测该剪接变异将改变NIPBL基因剪接位点,为致病性变异。未发现SMC1A、SMC3、RAD21和HDAC8基因致病性变异。结论NIPBL基因c.6109-1G>A剪接变异可能是该例患儿的发病原因,新变异的检出丰富了NIPBL基因变异谱。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原发性肝癌患者40例作为对象,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分析系统测定两组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两组TNF-α水平;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肿瘤大小、肿瘤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等)下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与TNF-α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与TNF-α水平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原发性肝癌患者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与TNF-α因子水平高于对照组(P <0. 05);原发性肝癌患者肿瘤大小≥3 cm、低分化、肿瘤分期Ⅲ~Ⅳ期者血清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与TNF-α水平明显高于肿瘤大小<3 cm、中高分化、肿瘤分期Ⅰ~Ⅱ期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与TNF-α联合测定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高于单一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与TNF-α(P <0. 05)。结论甲胎蛋白、甲胎蛋白异质体与TNF-α水平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呈高表达,且与临床病理存在紧密联系,能反映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且三者联合测定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能获得较高诊断敏感度、特异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