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16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04篇
内科学   60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112篇
预防医学   3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37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患者男,36岁,因上腹疼痛、间断黑便2年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偶有反酸,1个月后出现大量柏油样便伴心慌、头晕及出汗。当地医院以“上消化道出血”予对症治疗后好转。但此后多次反复出现腹痛及黑便,口服“雷尼替丁”及“丽珠得乐”等药物,病情时轻时重,经多家医院胃镜检查诊断为为十二指肠溃疡,萎缩性胃炎。入院前半月出现呕吐,5~6次/d,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相似文献   
62.
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5例胃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FasL(sFasL)水平,并取30例健康献血员为对照。结果显示,胃癌患者术前血清sFasL为(15.24±1.25)μg/L,30例健康献血员sFasL病理为(4.21±1.13)μg/L。两组比较P<0.01。胃癌患者术前血清sFasL含量[(15.24±1.25)μg/L]显著高于术后(5.36±1.19)μg/L],P <0.01,且分期越高、分化程度越低、有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3cm者,术前血清sFasL越高。提示胃癌患者血清中含有sFasL,且sFasL在胃癌免疫逃逸、反击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术前胃癌血清中sFasL水平可作为术后随访和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3.
大肠癌组织中Fas配体表达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凋亡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Fas配体 (FasL)表达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凋亡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原位杂交方法 ,检测 3 0例大肠癌组织连续切片的FasL蛋白和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原位末端杂交标记法 (TUNEL)检测 3 0例大肠癌组织连续切片的FasL表达阴性区和阳性区中TIL细胞总量和正处于凋亡状态的TIL细胞数。TUNEL法检测 3 0例大肠癌不同FasL表达区肿瘤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①大肠癌组织FasL呈高表达 ,3 0例大肠癌组织中均有FasL表达 ,且每张切片中均有 75%以上的组织表达FasL。②FasLmRNA的表达部位与FasL蛋白的表达部位相对应。③不论是在同一组织切片不同部位或两组织切片间相比 ,FasL表达程度和范围都不均匀。同一组织切片中 ,FasL阳性表达区TIL细胞数比FasL阴性表达区减少 ,后者是前者的 2 .88倍。④同一组织切片中 ,FasL阳性表达区正在凋亡的TIL细胞数比FasL阴性区增多 ,前者是后者的 2 .13倍。⑤FasL表达阴性区肿瘤细胞的凋亡率 (81.2 % )比FasL阳性区 (3 7.4% )高 (P <0 .0 1)。结论 大肠癌细胞可通过表达FasL ,诱导TIL发生凋亡 ,反击机体免疫系统  相似文献   
64.
目的评估比较武警部队心理服务导入员工帮助计划(employee assistant program,EAP)项目的效果。方法抽取驻湘某部1276名官兵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EAP项目前后采用工作满意度量表进行效果对照分析和相关性研究。结果项目实施后实验组工作环境满意度、工作性质满意度、工作关系满意度、单位经营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2.14,1.98,2.31,2.48,2.19,P〈0.01),晋升满意度、培训满意度、薪酬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u=1.35,1.16,1.66,P〉0.05)。结论导入EAP的心理服务有助于官兵在工作态度和认知方面发生良性改变,较常规服务方式有效。  相似文献   
65.
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肾衰竭41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前列腺素在人体主要由肾脏髓质产生,其中前列腺素E1(PGE1)具有舒张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降低外周阻力以及抗血小板集聚等作用。在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时,人体合成PGE1等扩血管物质减少。我们通过给予外源性的PGE1治疗CRF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6.
自 1 994年Kim建立了高敏感度的、以PCR为基础的检测端粒酶的方法以来 ,端粒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美国已将端粒酶抑制列为癌症治疗的新目标。端粒酶是目前已知的最为广谱的肿瘤分子标记物 ,并且有可能成为肿瘤治疗新的靶点。端粒、端粒酶的生物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特别是在证实端粒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端粒酶与卵巢肿瘤的关系研究进展予以阐述。1 端粒与端粒酶端粒是真核细跑染色体末端的特殊DNA -蛋白质结构 ,端粒DNA的特点是含有大量串联重复并富含G的重复序列e这些序列在进化中是高度保…  相似文献   
67.
目的:了解飞行人员脑电图类型及分布特点。方法:用国产ND—82B型八道EEG机描记105例现役男性飞行员的脑电图。结果:显示以优质的Ⅰ型为主,Ⅱ_a、Ⅱ_c、Ⅳ_b型次之,较差的Ⅱ_b、Ⅳ_a型EEG少见且主要分布于年龄较大、飞行时间长的飞行员。结论:现役飞行人员中年轻飞行员的EEG类型较好,而年龄偏大、飞行时间长的飞行员EEG类型较差。因此,在航空医务保障中规定了各机种的飞行最高年龄十分必要,并且应相对重视年龄偏大飞行员的医务保障。  相似文献   
68.
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疾病36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将1990~2002年临床上遇到的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疾病36例误诊情况进行总结,以供临床医师借鉴。  相似文献   
69.
目的总结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应用各种闭孔神经反射预防方法避免膀胱穿孔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中,应用闭孔神经反射预防方法的临床资料。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的患者186例,男性115例,女性71例,年龄27~87岁,平均54岁。膀胱左侧或右侧壁单发肿瘤134例,膀胱多发表浅性肿瘤52例,根据患者采用的麻醉方法被分成三组,其中第一组应用硬膜外麻醉和肌松药及面罩给氧56例,第二组应用全身麻醉104例,第三组应用硬膜外麻醉和闭孔神经阻滞麻醉26例。结果 186例患者中,第一组有6例出现轻微的闭孔神经反射,未造成膀胱穿孔,有5例出现严重的闭孔神经反射,造成轻微的膀胱穿孔4例,不需要膀胱修补,造成2例严重的膀胱穿孔,1例大出血,需要进行膀胱修补术。第二组出现2例轻微的闭孔神经反射,造成轻微的膀胱穿孔,不需要膀胱修补。第三组造成1例严重的膀胱穿孔,需要进行膀胱修补术。结论硬膜外麻醉是不能抑制闭孔神经反射的,肌松药的应用可以抑制膀胱肌肉的收缩,对大的表浅性膀胱肿瘤或多发的表浅性膀胱肿瘤,应用全身麻醉是非常适合的。闭孔神经阻滞麻醉和硬膜外麻醉的联合应用是经济的方法,但闭孔神经阻滞不全,效果不佳是出现闭孔神经反射的原因。  相似文献   
70.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对脑外伤大鼠脑组织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4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脑外伤组、氧化苦参碱大剂量组及小剂量组,每组35只,利用改进的Feeney自由落体损伤装置制作脑外伤动物模型,分别于脑外伤模型形成后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mL及不同剂量氧化苦参碱(60和120mg/kg)腹腔注射,1天1次,共5天,在脑外伤后2h、6h、12h、1d、2d、3d和5d断头获取脑组织,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脑组织IL-1β、TNF-α和IL-6水平。结果:脑外伤后2h、6h、12h、1d、2d、3d和5d,氧化苦参碱小剂量组大鼠脑组织IL-1β、TNF-α和IL-6水平与脑外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外伤后12h、1d、2d、3d和5d,氧化苦参碱大剂量组大鼠脑组织IL-1β、TNF-α和IL-6水平较脑外伤组显著减少(P<0.05),脑外伤后2h和6h,氧化苦参碱大剂量组大鼠脑组织IL-1β、TNF-α和IL-6水平与脑外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苦参碱可抑制脑外伤大鼠脑组织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