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0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病例资料女,71岁。因食欲缺乏、消瘦、乏力1年,腹胀、排尿困难半月人院。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年,口服降压药,血压控制尚可,慢性肾病史2年。查体:体温36.5℃,脉搏92/min,呼吸23/min,血压200/100mmHg。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腹部膨隆,肝肋下4cm,剑突下6cm,质韧,肝肾区叩痛,移动性浊音阳性。  相似文献   
2.
贲门失弛缓症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前后食管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食管动力特征及肉毒毒素局部注射治疗后食管动力学的改变。方法28例患者内镜下局部注射肉毒毒素,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3个月时测定下食管括约肌的压力(LESP)、松弛率(LESRR)和食管体部的动力。结果治疗前,LESP为(42.68±17.16)mmHg,LESRR(38.69±3.66)%,吞咽时100%患者食管体部为同步收缩,无推进性蠕动波。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后1周和3个月时,LESP分别为(23.35±4.86)mmHg和(22.74±4.02)mmHg,LESRR分别为(79.98±4.16)%和(80.48±3.79)%,但吞咽时食管体部的动力无改善。结论内镜下LES内注射肉毒毒素,可减低LESP和提高LESRR。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用日本东芝SSA—270A彩色多普勒B超仪器配有町田产EPB—705FL线阵式超声内镜,检查诊断上消化道病变4例,均系男性,年龄59—66岁,平均62.5岁,经手术、病理证实,胃粘液型腺癌和贲门溃疡型腺癌各一例;其周围均有数个淋巴结转移。食道平滑肌瘤一例,食道息肉样病变一例。超声内镜由于能清晰显示消化管壁的五层组织结构,所以可判断粘膜下肿瘤的起源、肿瘤的发育形式。分为胃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加味脑泰方对大鼠缺氧/复氧损伤海马神经元炎性通路SIRT1/NF-κB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分离、培养及鉴定SD大鼠胎鼠海马神经元,采用缺氧24 h、复氧2 h干预构建缺氧/复氧细胞模型。将培养的原代海马神经元随机分为正常组、空白血清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药物血清组和加味脑泰方药物血清组,待缺氧24h后,除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培养液外,其余各组分别给予相应体积分数10%药物血清或空白血清,继续复氧共孵育培养2h;采用MTT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力,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检测海马神经元沉默信息调节蛋白1(SIRT1)、核因子-κB抑制蛋白(IκBα)、核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神经网络及树突、树突棘断裂或减少,细胞明显受损,且神经元内SIRT1、IκBα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NF-κB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药物血清组和加味脑泰方药物血清组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力明显增加(P0.05),神经网络、树突棘受损明显改善,且神经元内SIRT1、IκBα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NF-κB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结论加味脑泰方对缺氧/复氧损伤海马神经元内炎性相关信号通路SIRT1/NF-κB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这可能是其保护缺氧/复氧损伤海马神经元继而抗血管性痴呆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 (EG)临床上少见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以消化系统症状如乏力、腹痛、腹泻、恶心、腹部不适等为常见临床表现 ,伴有消化道不同程度的嗜酸性粒细胞 (EC)增多或浸润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等 ,少数患者因急性腹痛伴胃肠道不全梗阻起病 ,极易误诊为一般胃炎、结核性腹膜炎、外科急腹症或漏诊。为加强对本病的认识 ,现将我院 1990 - 0 1~ 2 0 0 2 - 0 5收治的 EG11例临床表现、实验室内镜检查、病理、诊断治疗和误诊原因回顾性分析如下。1 对象和方法本组 EG11例 ,男 8例 ,女 3例 ,年龄为 15~ 5 8岁 ,平均 31岁± 12…  相似文献   
6.
李鲁宁  杨涛  刘吉勇 《山东医药》2007,47(29):111-112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蛋白,包括端粒酶RNA(hTR)、端粒酶相关蛋白(TP1)和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端粒和端粒酶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端粒酶在85%~95%的恶性肿瘤中呈阳性。而正常体细胞则呈阴性,端粒酶抑制剂是一类潜在的高选择性的抗肿瘤药物,在恶性肿瘤的基因治疗中有重要作用。现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 (EG)临床上少见 ,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以乏力、腹痛、腹泻、恶心、腹部不适等为常见 ,伴有消化道不同程度的嗜酸性粒细胞 (EC)增多 (或浸润 )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高等 ,少数患者因急性腹痛伴胃肠道不全梗阻起病 ,极易误漏诊。 1988年 1月~ 2 0 0 1年 5月 ,我院收治 13例EG患者。现报告如下 ,并讨论误诊原因。一般资料 :本组男 8例 ,女 5例 ;年龄 15~ 5 8岁 ,平均 (31± 12 )岁。EG诊断依据 :1有消化系统症状和体征。 2病理证实胃肠道组织 EC增多或浸润 ,周围血 EC比例升高或绝对值增加。 3无胃肠道以外多器官 …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特发性便秘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学及感觉阈的变化 ,探讨老年便秘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 8导水灌注压力检测系统 ,对 31例老年便秘患者进行肛门直肠测压 ,应用气囊扩张检测其感觉阈值。同时检测 10例健康老年人作为对照。结果 患者组与对照组相比 :肛管静息压、肛门括约肌功能长度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肛门括约肌静息压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 ) ;肛管最大缩窄压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1) ;直肠肛门松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 5 ) ;直肠初始感觉阈和最大耐受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老年慢性特发性便秘患者存在明显直肠动力与感觉障碍。治疗方法应采用饮食、促动力药物以及直肠生物反馈等物理手段相结合的综合治疗为宜。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肛门直肠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多导单囊肛门直肠功能测定仪检测21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肛门直肠压力、直肠容量感知、疼痛阈值、耐受阈值等指标,并与12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UC组活动期和 缓解期的直肠静息压、肛管括约肌静息压、最大缩窄压及肛管长度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但UC患者活动期的初始感觉阈值、疼痛阈值、排便阈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而缓解期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认为UC患者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是正常的,但活动期直肠粘膜对容量刺激的反应性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