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24篇
  免费   458篇
  国内免费   297篇
耳鼻咽喉   58篇
儿科学   71篇
妇产科学   59篇
基础医学   325篇
口腔科学   96篇
临床医学   1224篇
内科学   563篇
皮肤病学   76篇
神经病学   266篇
特种医学   3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470篇
综合类   2281篇
预防医学   794篇
眼科学   324篇
药学   969篇
  7篇
中国医学   908篇
肿瘤学   238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200篇
  2021年   150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202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84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480篇
  2013年   380篇
  2012年   440篇
  2011年   429篇
  2010年   444篇
  2009年   427篇
  2008年   357篇
  2007年   409篇
  2006年   367篇
  2005年   396篇
  2004年   361篇
  2003年   342篇
  2002年   275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256篇
  1999年   201篇
  1998年   181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47篇
  1994年   160篇
  1993年   119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39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2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对简易门诊人群费别及疾病构成进行分析,探讨简易门诊服务策略.方法 对我院2009-2011年简易门诊患者资料进行费别及疾病构成统计分析.结果 简易门诊患者人数逐年增加,2009-2011年分别为14 668人次、22 268人次和32 400人次.其中企业保险2009-2011年分别占25.63%、45.99%和57.99%.参保患者比例逐年增加(P〈0.05).自费比例逐年下降(P〈0.05).简易门诊患者以中老年人为主,平均年龄在58.8~60.0岁.2011年疾病构成心血管系统疾病占34.5%,呼吸系统疾病占17%,内分泌系统疾病占13.5%,消化系统疾病占10.5%,骨骼系统疾病占10%,神经系统疾病占5.5%.与2010年和2009年比较,各系统疾病占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简易门诊人群流量大,医保患者比例大,以患有心血管系统、糖尿病、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骨骼系统疾病的老年人群为主.  相似文献   
992.
探讨不同原因右胸导联T波倒置的心电学特征,以利于对不同特征右胸导联T波倒置的原因识别。对74例由不同原因所致右胸导联T波倒置患者常规12导联心电图T波倒置的分布规律、倒置的深度以及是否同时伴有ST段改变、其它导联的T波倒置及其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结果:①右室起搏后电张调整性T波呈V1~V2V5~V6,并伴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不伴ST段改变。②急性肺栓塞后TV1~V3倒置往往在发病1~2h后按一定的顺序相继出现,依次为TV1→TV2→TV3→TV4;倒置深度V1>V2>V3>V4,随病情好转,其T波恢复的顺序则相反。③Brugada综合征或Brugada心电图征呈TV1>TV2>TV3伴STV1~V3下斜型或马鞍型抬高及右束支阻滞或类右束支阻滞,R′>R。④妊娠晚期亦表现为TV1~V3倒置,倒置深度V1>V2>V3,与急性肺栓塞后的T波改变类似。结论:不同原因右胸导联T波倒置的心电学特征亦异,认识这些特征,有利于对其病因的识别。  相似文献   
993.
患儿,男,2岁,因左颜面大片红班,发有迟缓2年于2004年12月26日收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患儿2003年1月出生后发现左颜面部以中线为界,布满红班,压之不褪色,波及头皮。躯干及左下肢有散在不规则大片红班,躯干部有大片青灰色胎痣样色素沉着。2003年4月中旬,患儿出现发作性右侧肢体抽搐,每次数分钟或10多分钟,2-3次/d。  相似文献   
994.
肝癌化疗后内镜、胃泌素和G细胞的变化崔广林李天晓姜科刘益清本文观察了原发性肝癌(primarylivercancer,PLC)患者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transcatheterarteialchemo-embolization,TACE)后上消化道粘...  相似文献   
995.
本症首先由Telfer于1956年及Hougie于1957年描述,迄今国外文献中已报道60余例,国内尚未见报道。现将我们于1975年7月~1980年3月见到的3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6.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目的 探讨经血管内途径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对12例难治性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了静脉接触性溶栓、机械性破栓、颈动脉溶栓和静脉窦内支架置入多途径联合血管内治疗。所有患者均有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术后积极治疗原发病,抗凝治疗6个月。术后随访17~29个月,平均23个月。 结果 12例患者均接受了经静脉途径溶栓治疗,其中10例患者同时接受机械性血栓切割治疗,另有2例患者同时接受经颈动脉途径溶栓治疗。尿激酶使用总量80万~290万U,每例患者平均每天剂量低于100万U。出院时,所有患者的闭塞静脉窦均获再通,临床症状改善,颅内压恢复。术后积极治疗原发病和抗凝治疗6个月,平均随访23个月,无一例血栓再形成。回顾文献,经血管内途径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2%,死亡率为5%本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率为93%,病死率为3.8%。联合血管内治疗组与单一血管内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1.27,P>0.05)。 结论 血管内治疗颅内静脉窦血栓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97.
延-颈髓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六例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延.颈髓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对6例经脊髓MRI及DSA检查确诊的延.颈髓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患者,行经枕下后正中入路,电凝阻断瘘口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其中1例先行血管内瘘口栓塞,后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2个月至10年。结果术后椎动脉造影复查显示瘘口及粗大的引流静脉影消失。3例患者症状逐渐缓解,双下肢肌力恢复至Ⅳ级,大小便能够自控,未见复发;2例患者症状无改善;1例患者死于术后肺部感染。结论显微外科手术直视下切除延-颈髓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口,疗效较栓塞治疗更为确切。早期诊断并及时消除引起静脉高压的始动因素,保证脊髓静脉引流的通畅,是获得较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98.
患者女 ,2 9岁 ,主诉右下腹痛并发现包块 2个月余。自诉于 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腹痛 ,伴发热 ,体温最高39℃ ,乏力 ,无腹泻、便血及里急后重 ,无尿频、尿急或血尿。体检 :贫血貌 ,右下腹可触及 7cm× 6cm包块 ,质硬 ,活动性稍差 ,边缘欠清楚 ,表面尚光滑 ,无明显触痛。外院钡剂灌肠造影片见盲肠部充盈缺损 ,黏膜紊乱 ,回肠末端向上弧形推移。结肠镜检查见回盲部菜花样肿块 ,表面有溃疡 ,肠管狭窄 ,结肠镜不能通过 ,钳取数块组织送病理活检 ,报告为慢性炎症。肠内充气CT扫描示盲肠腔内肿块 ,边缘不规则 ,肠腔变窄 ,未侵及肠腔外。手术…  相似文献   
999.
本文观测了4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质,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并与健康老年人对照比较,结果显示除胆固醇外其余各项指标2组间均有显著差异,老年CHD组MDA明显高于对照组,而SOD则与之相反。多元回归分析表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SOD呈显著正相关。提示老年CHD患者高脂血症与脂质过氧化间有一定关系,它对判断老年CHD的病情及预后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颅内外血管架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的再评价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的 对颅内外血管架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进行再评价。 方法 对30例经正规内科治疗后仍有颈内动脉系统缺血症状的患者,进行了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并对术后患者的脑血流改善情况及临床情况进行了分析。 结果 术前患者均为一过性缺血发作神经性缺损(TIA),可逆性缺血性神经障碍(RIND)和不典型脑缺血症状,术前CT,MRI检查无大面积脑梗死,SPECT·rCBF均有脑血流减低区。术后血管造影显示吻合口通畅率为86.7%,术后局部脑血流改善率为70%,随访仅发现2例患者有2次TIA,无完全性卒中发生,术前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的8例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结论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可预防颈内动脉系统血流动力学障碍性脑缺血发展成完全性卒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