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PVP治疗2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其中胸椎8例,腰椎18例。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注射10例,双侧椎弓根穿刺注射16例。单个椎体注射骨水泥量为3~4.5 mL(平均3.5 mL)。通过患者术前、术后X线片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等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26例患者术后随访6~28个月,平均12.6个月。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由术前的(8.0±1.2)分降至(2.2±1.3)分,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椎体前缘高度术前、术后分别为(58.6±18.4)%和(69.2±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bb角术前、术后分别为(20.2±2.3)°和(17.8±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其缓解疼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2.
随着高龄人群的增加,老年人肠梗阻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我院自2004年至2009年共收治肠梗阻216例,其中60岁以上85例(占39.35%),现就其临床特点及治疗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空气细颗粒物(PM2.5)对人群死亡影响的研究进展。方法从PM2.5的理化性质、组成和来源;PM2.5对人群死亡的急、慢性影响;PM2.5空气质量标准与控制效果评估展开综述。结果 PM2.5主要由无机盐内核、吸附的有机物、微生物组成,人为产生原因主要是矿石燃料的燃烧、交通运输工具尾气的排放和烟草烟雾的释放。PM2.5粒径小,可以随呼吸进入细支气管、肺泡,甚至穿透肺泡进入血液系统。PM2.5其比表面积大,极易吸附空气中的重金属和有毒物质,对健康特别是人群死亡造成极大的影响。PM2.5的急性效应主要是对人群总死亡、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影响,慢性效应包含对心脑血管疾病、肺癌死亡的影响。PM2.5污染治理是可以见到成效的,可以降低人群死亡的风险。结论 PM2.5对人群死亡造成急性和慢性危害,必须开展PM2.5污染物治理降低人群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34.
目的 了解中老年人群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为制定肥胖和糖尿病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天津市某区某镇2 969名4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以及血糖等.结果 2 969人中糖尿病患者392人,患病率为13.2%,标化患病率为12.2%.随体质指数(BMI)增高,糖尿病患病率上升,正常体重、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10.8%、15.8%、18.8%和14.9%.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肥胖者和中心性肥胖者患糖尿病的OR值(95% CI)分别为1.552( 1.216~1.981)、1.914( 1.420~2.579)和3.468(2.248~5.350),经年龄、性别和糖尿病家族史调整后,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与糖尿病的关系仍然存在,其OR值(95% CI)分别为1.410( 1.090~1.824)、1.605(1.172~2.200)和2.559(1.547~4.233).结论 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与中老年糖尿病患病有关,超重肥胖者和中心性肥胖者患糖尿病危险增加.  相似文献   
35.
四种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四种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对34例急性胸腰椎骨折分别采用D ick、S teffee、RF和AF等四种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结果34例经1年以上随访,D ick、S teffee、RF和AF治疗胸腰椎骨折均有明显的复位固定作用,RF和AF在矫正后突畸形、恢复伤椎高度上较D ick和S teffee更好。结论RF和AF复位固定效果优于D ick和S teffee。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严重腹部外伤的诊治特点。方法对118例严重腹部外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11例,死亡7例,死亡率5.93%,二次腹部手术6例。结论及时、正确的诊断是救治的前提,提高早期诊断率、合理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和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积极治疗合并伤,是降低严重腹部外伤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7.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各器官系统的病因未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肺和胸膜也常受到侵害。由于肺组织和胸膜具有丰富的血管和结缔组织,常因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积,使临床表现尤为明显,现将本院1993~1996年收治的46例SLE报告分析如下。1临...  相似文献   
38.
39.
目的 研究微创经皮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适应证和疗效,并与传统切开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17例单纯胸腰椎骨折、损伤平面以下无神经功能损害、无需进行椎板减压的患者,在C型臂X线机下定位病椎椎弓根根部,作4个2.5 cm长的切口,固定与复位均在这4个小切口内完成;并与13例传统切开AF内固定手术比较围手术期参数与影像学指标.结果 微创组与传统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各自术前、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等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两组间术前、术后影像学观察指标元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IPPSO技术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近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0.
缝合锚技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功能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缝合锚技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功能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采用4具新鲜尸体肩关节标本.分别测定正常喙锁韧带、缝合锚、锁骨钩钢板固定的生物力学性能.结果 缝合锚技术在单轴拉伸试验的位移应变和断裂能比正常喙锁韧带及锁骨钩钢板增强,有一定优势,经统计学处理显示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缝合锚技术在强度、刚度、稳定性方面占有优势,具有较多的生物学和力学上的优越性,临床上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