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0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 毫秒
61.
大量的研究证明,革兰氏阴性厌氧菌已成为感染根管及根周病变的优势菌。甲硝华是目前公认的抗厌氧菌的首选药物,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本文应用05%甲硝吐液对疾管型报尖周炎的病例进行治疗,一次完成充填,获得了良好效果。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自1991~1994年对瘘管型报失周炎患者248例进行了治疗。并将其随机分组分为用药组及对照组。经1年以上随访复查,用药组106例,对照组98例。术前及术后1年均经临床及根尖片检查。1.2药物来源:用药组0.5%甲硝唑液及对照组0.9%生理盐水均系我院制剂室生产。1.3治疗方法:常规行根管…  相似文献   
62.
目的 评价经内镜球囊扩张治疗小儿上消化道良性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9月—2014年5月收治的17例上消化道良性狭窄患儿,男性13例,女性4例,年龄9个月~8岁,平均年龄2.4岁.其中,先天性食管狭窄5例,手术后食管狭窄5例,食管化学烧灼伤致瘢痕狭窄1例,贲门狭窄1例,幽门狭窄1例,幽门前狭窄3例,绝大多患儿仅能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并伴有呕吐和(或)呕血发生,镜下观察狭窄程度为2~7 mm,平均3.7 mm.所有患儿在全麻下行内镜下球囊扩张治疗,采用OLYMPUS-GIF260电子胃镜,JHY-BD系列球囊扩张导管,球囊直径为别为6~20 mm,球囊长度为5 cm,根据患儿狭窄部位、窄口大小,采用不同型号球囊进行扩张,扩张结束后,再行胃镜检查,观察狭窄口有否出血,测量狭窄口直径以检查扩张效果,同时进行活检或止血等治疗.术后可根据情况予抗酸、保护消化道粘膜及抗感染治疗.结果 9例食管狭窄经球囊扩张治疗后有好转,1例手术后狭窄扩张治疗后局部出现囊腔未再继续给以扩张治疗,3例幽门前狭窄及1例幽门狭窄治疗效果满意,1例咽食管部狭窄治疗后症状未见改善,1例贲门狭窄扩张治疗首次即出现穿孔未再扩张治疗.结论 目前内镜下球囊扩张术已成为治疗儿童上消化道良性狭窄的重要方法.术前做好病情评估,了解消化道狭窄的情况及与相关器官的毗邻关系,尽量发现和避免潜在的危险因素,以利选择恰当治疗方式,避免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球囊扩张治疗上消化道狭窄方便、安全、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患儿易接受,且可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景德镇市小学生矮小症发生率及其发生原因以及矮小症患病率的分布特点.方法 对景德镇市10所小学的6~12岁小学生进行整群抽样调查,选择10436名小学生的身高.分析小学生的身高年龄分布的特点并分析矮小症儿童的患病率.结果 所有参与调查的人群平均年龄(9.12±3.21)岁,10436名学生中女性平均身高(145.77±13.55)cm,男性平均身高(133.38±25.20)cm.城市学生身高普遍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者中共有194名小学生患矮小症,总患病率为1.86%,其中城市患病率为1.75%(118/6733),农村患病率为2.05%(76/3703),所有调查者中男生患病率为1.73%(91/5267),女生患病率为1.99%(103/5169),城、村小学生矮小症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生和女生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虽然近年来景德镇的儿童身高均呈显著增长的现象,但是城市和农村的差异还是存在较大问题,应该缩小分化和差距,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提高重视.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蓝芩口服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统一的入选条件,选取9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方案,观察组则采用蓝芩口服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疹消退时间及退热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蓝芩口服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病情,减少患儿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建立并验证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的HIV感染风险预测模型。 方法 利用我国7大城市(上海、南京、长沙、郑州、济南、沈阳和昆明)MSM横断面调查数据库中在校大学生MSM相关信息,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立模型并采用Stepwise逐步回归法筛选模型变量;采用C-statistics检验、Hosmer-Lemeshow检验(H-L检验)对模型进行判别能力和拟合效果的内部验证和评价;采用Bootstrap重抽样技术进行模型内部验证。 结果 共纳入742名大学生MSM参加研究,其HIV感染率为5.9%(44/742)。经logistic回归模型拟合并通过stepwise法筛选,以下变量进入最终模型:有性传播疾病感染史(OR=5.4,95%CI:2.5~11.4,P<0.01)(5分);近半年使用过新型毒品(OR=2.2,95%CI:1.2~4.2,P=0.016)(2分);最近一次男男性行为方式为被插入方或同时为插入方和被插入方(OR=2.3,95%CI:1.0~5.0,P=0.044)(2分)。模型的C-statistic检验的统计量AUC为0.71,H-L检验的卡方值为1.35(P=0.717);各变量在1 000个Bootstrap样本中出现的频率均>50%。 结论 大学生MSM人群HIV感染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判别能力和拟合效果,有助于大学生MSM人群比较客观地评估其自身HIV感染风险,以及促进其参与后续HIV检测等防控活动。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从知信行理论和社区参与理论视角,了解农村居民(村民)大肠癌筛查的参与意愿和行为,探讨村民大肠癌筛查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构建村民大肠癌筛查参与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图。方法于2014年3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在北京市韩村河镇抽取2个村,对2个村的村民进行入户访问式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村民的基本情况、大肠癌筛查知信行情况及社区因素情况,最终确定有效问卷707份。采用描述性分析、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列联系数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707名村民中,有38.6%(273/707)知道大肠癌,10.0%(71/707)知道大肠癌筛查,2.4%(17/707)参加过大肠癌筛查,87.3%(617/707)表示时间、地点合适则愿意参加免费的大肠癌筛查;村民大肠癌及其筛查的知识得分M(Q)为0(3)分,信念得分为35(9)分。村民大肠癌筛查的知识与信念、信念与参与意愿之间存在正向弱相关(P<0.05),但知识与参与意愿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51.9%(367/707)的村民对社区的总体情况表示满意,47.1%(333/707)的村民很依赖社区,59.0%(417/707)的村民邻里交往很密切,69.3%(490/707)的村民非常喜欢邻里交谈,70.0%(495/707)的村民表示会主动帮助有困难的邻居。社区因素中的社区依赖、邻里交谈及邻里互助与村民大肠癌筛查参与意愿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婚姻、家庭人均月收入、信念、社区依赖及邻里互助是大肠癌筛查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知识、信念及社区因素均对村民大肠癌筛查参与意愿有影响。建议以知信行理论和社区参与理论为指导,采用社区参与模式,增加村民的大肠癌筛查知识,发挥村民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提高村民的大肠癌筛查参与率。  相似文献   
68.
目的 了解男男性行为(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人群磷酸可待因的滥用情况,分析滥用磷酸可待因与(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及相关高危行为的关系。 方法 采用访谈式问卷收集2012年6月-2013年6月,中国7城市MSM人群的社会人口学、性行为、磷酸可待因及其他药物滥用行为等信息。采集静脉血检测HIV抗体。 结果 4 492名MSM调查对象中,84名(1.87%)自报近半年内有磷酸可待因滥用经历。滥用者近半年内发生同性商业性行为(AOR=3.431,95%CI:2.104~5.593)、肛门出血(AOR=2.052,95%CI:1.243~3.387)、安全套破裂(AOR=2.735,95%CI:1.578~4.741)、群体性行为(AOR=4.573,95%CI:2.454~8.521)、吸食rush(AOR=2.759,95%CI:1.763~3.387)和存在部分特定性病症状(AOR=4.926,95%CI:2.880~8.426)的风险均显著更高。吸食过rush(AOR=1.509,95%CI:1.219~1.869)、肛门出血(AOR=1.595,95%CI:1.246~2.041)和存在部分特定性病症状(AOR=1.689,95%CI:1.192~2.392)与HIV感染呈正相关。未发现滥用磷酸可待因与HIV感染之间的显著关联性(OR=1.289,95%CI:0.588~2.825)。 结论 尽管MSM群体中磷酸可待因滥用还不普遍,但相关滥用者容易发生与HIV感染相关的各类高危行为,间接增加其HIV感染风险。卫生部门需进一步加强关注和监测MSM群体的磷酸可待因滥用情况,控制该人群HIV的流行和扩散。  相似文献   
69.
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2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对24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锁定钢板治疗,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0.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症所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新方法,目前已经在各大医院广泛开展,但是在临床上很多病例有多个椎体的骨折,采用经典的手术方法操作次数多,增加手术风险,射线暴露量大,医疗费用高。 目的:观察单侧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治疗老年多椎体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疗效。 方法:选择2007-06/2009-06巢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二科和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骨一科收治的多椎体骨质疏松压缩骨折患者12例(29椎),根据治疗前MRI信号改变判断疼痛性椎体并进行选择性单侧穿刺球囊扩张后凸成形的治疗。根据目测类比评分评价手术前后疼痛变化,观察治疗后症状改善、骨折复位情况及有无并发症发生。 结果与结论:12例穿刺均顺利完成,48 h内疼痛缓解,平均随访14个月。治疗后目测类比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 < 0.01)。椎体前缘、中部、后缘平均高度治疗前低于治疗后,至末次随访椎体复位后前缘、中部、后缘平均高度未见明显丢失(P > 0.05)。治疗前穿刺侧与对侧椎体高度差距有显著性意义(P < 0.01),治疗后两侧差距无显著性意义(P > 0.05)。治疗前后同侧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1)。提示对多椎体压缩骨折采用选择性单侧穿刺后凸成形治疗,临床效果满意,能够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射线暴露和治疗费用,适于老年多椎体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治疗。 关键词: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后凸成形;骨水泥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0.25.0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