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176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42篇
中国医学   81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GFP-HPVl8 E2删除突变体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人乳头瘤病毒18型早期蛋白2(HPV18 E2)删除突变体N端(TAD)、C端(DBD)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GFP)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HPV18 E2基因与宫颈癌发生的关系提供实验基础.方法 用PCR扩增HPV18 E2 TAD、DBD基因序列,用EcoRⅠ和BamHⅠ双酶切pEGFP-Cl载体与TAD、DBD基因PCR产物,纯化回收后,用连接酶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JM109,筛选阳性克隆,并对其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 阳性克隆质粒经双酶切后,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4.7 kb、618 bp和243 bp附近的片段.DNA测序结果经与GenBank登录的序列做BLAST分析,显示重组质粒分别含有618 bp与243 bp的目的基因片段,无碱基错配和移码突变,读码框完全正确.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GFP-HPV18 E2删除突变体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TAD与pEGFP-C1/DBD.  相似文献   
32.
留置针可以保护血管,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持良好的心态,维持血管通畅,利于紧急抢救;同时又减少了护理人员用于静脉输液的时间,减轻了工作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近年来,留置针在我国已被广泛认识并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3.
侵袭性垂体腺瘤是垂体腺瘤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其病理学及生物学显示均为良性肿瘤,但却表现为侵袭性生长,常侵犯蝶筛窦、上斜坡、鞍底骨质及硬脑膜。临床上主要依靠术前影像学、术中肉眼所见及术后病理检查进行诊断。然而对于一些早期体积小、侵袭范围窄的腺瘤,往往因漏诊而延误治疗。因此,对侵袭性垂体腺瘤可疑者早期进行相关生物标志物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4.
王平  彭俊 《云南医药》2001,22(6):461-462
随着麻醉、手术技术的进步 ,微创外科取得了长足发展 ,我科在腋下小切口治疗肺大泡的经验基础上 ,从 1999年 4月~ 2 0 0 1年 4月 ,采用腋下直切口行肺叶切除、纵膈淋巴结清扫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6例 ,女 4例 ,年龄 2 7~ 6 8岁 ,右下肺叶切除 6例 ,右中、下叶切除 1例 ,右上肺叶切除 2例 ,左上肺叶切除 1例。其中同时行肺门纵膈淋巴作清扫术 7例 ,病理报告肺腺癌 5例 ,鳞癌1例 ,鳞腺混合癌 1例 ,硬化性血管瘤 1例 ,炎性假瘤 1例 ,肺大泡 1例。其中肺癌中有 3例有纵膈淋巴结转移。手术方法 麻醉用双腔插管 ,麻醉后患者…  相似文献   
35.
外科治疗法乐氏四联症1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1993年2月至2006年6月,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法乐氏四联症患者15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围手术期的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6.
近年来,国内外在中药药物动力学方面做了不少的探索,这对科学地认识中医药防治疾病的规律,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研究工作,促进中西医药学结合起着积极的作用。兹就这方面作一概述。1 研究方法1.1 利用药效学方法测定药物动力学参数。此法运用于有效成分无法确定或血药浓度测定十分困难的中药及复方制剂。基本原理是将药物剂量与其药理效应强度指标结合起来,绘制出剂量——效应曲线,然后将药效  相似文献   
37.
正肝内胆管结石病(hepatolithiasis,HL)是我国南方及长江流域常见疾病之一,尤其好发于肝左外叶和右后叶[1],往往同时合并肝外或对侧肝内胆管结石。手术切除病变肝脏是目前认为最有效的治疗方式。近20年来,腹腔镜肝切除技术逐渐成熟[2],并开始用于治疗HL,涉及多种关键技术,其具体技术及操作流程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本研究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炎性细胞因子的合成及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活化的影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应用ELISA法检测培养基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NF—κB在单核细胞中的活化过程。结果:厄贝沙坦(10^-8mol/L-10^-6mol/L)呈剂量依赖性抑制LPS诱导的单核细胞TNF—α合成,10^-6mol/L厄贝沙坦能明显抑制NF—κB在单核细胞中活化。结论:厄贝沙坦能抑制LPS诱导的单核细胞的炎性反应,且这种抑制作用至少部分是通过抑制NF一出的活化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带膜支架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方法、结果 和特点.方法 自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应用带膜支架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12例,其中1例为双侧颈动脉海绵窦瘘,12例患者共置入13枚带膜支架.结果 所有患者均用带膜支架成功治疗.术后立即造影显示所有瘘口消失,颈内动脉保持通畅.随访6个月至2年(平均14.2个月),均未见复发,颈内动脉保持通畅,没有狭窄或闭塞.结论 带膜支架治疗TCCF方法简便,安全可靠,效果良好,是TCCF可供选择的一种治疗方法,但有其适应证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40.
目的:对湖北省2008年卫生资源的配置及利用情况进行分析,为该省制定卫生资源配置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对湖北省和全国各地区卫生资源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论:湖北省卫生资源总量丰富,人均资源不足,医院卫生资源利用率较高,应加强对农村和基层卫生机构的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