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7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43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45篇
临床医学   114篇
内科学   7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59篇
综合类   242篇
预防医学   8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77篇
  3篇
中国医学   84篇
肿瘤学   6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9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4 毫秒
91.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胰腺腺泡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与血液中炎症细胞因子之间的变化关系。方法采用5%牛磺胆酸钠胰管逆行注射制备ANP动物模型。SD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ANP模型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电泳迁移率移动分析法检测胰腺腺泡细胞胞核NF-κB活性、Western-blot法检测胰腺腺泡细胞胞质IκBa活性及ELISA法检测血液IL-2、IL-6、 IL-10、TNF-α及ICAM-1含量。结果 ANP模型组胰腺腺泡细胞胞核NF-κB活性在1h、3h、5h及 7h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31.4±5.7)μmol/L比(8.3±2.4)μmol/L、(39.4±6.4)μmol/L比 (10.7±2.6)μmol/L、(33.8±6.0)μmol/L比(11.5±2.7)μmol/L、(25.7±4.9)μmol/L比(9.4± 2.6)μmol/L](P<0.01);胰腺腺泡细胞胞质IκBa活性在1 h、3 h、5 h及7 h均较空白对照组显著降低[(6.4±1.2)μmol/L比(11.4±1.8)μmol/L、(5.9±1.6)μmoL/L比(12.5±2.2)μmol/L、 (6.8±1.4)μmol/L比(11.7±1.9)μmol/L、(7.0±0.9)μmol/L比(10.8±1.7)μmol/L](P< 0.01);血液中IL-2、IL-6、IL-10、TNF-α及ICAM-1在1 h、3 h、5 h及7 h亦较空白对照组显著升高(P< 0.05),且NF-κB活性变化与血液中IL-2、IL-6、IL-10、TNF-α及ICAM-1含量变化呈正相关。结论 ANP胰腺腺泡细胞NF-κB活性显著升高,可导致大量炎症细胞因子产生,启动或加重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92.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常见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高,据统计高血压病80%左右出现不同程度头痛。本文报告天麻勾藤饮加减治疗老年人高血压病头痛30例疗效。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51~70岁,病程1~5年,30例均为Ⅱ期高血压病并头痛。 1.2 临床诊断标准 采用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高  相似文献   
93.
Mixed function oxidase (MFO) was prepared and analysed for its activity from the mucosa of stomach resected from stomach cancer patients and noncancer ones from counties with different inci- dences of the disease in Fujian Province, which is a high incidence area of gastric cancer in Southeastem China. MFO activity of nonstomach cancer patients in high and low incidence areas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1). MFO activity in stomach cancer and nonstomach cancer patients is also significantly dif- ferent. Meanwhile, differences in the contents of gastric mucosa cytochrome p-450 0f noncancer patients from high and low incidence areas of stomach cancer and in stomach cancer and noncancer ones are not marked (p>0.05). MFO of human gastric mucosa is capable of metabolizing diethylnitrosamine in vitro.  相似文献   
94.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大剂量化疗后完全缓解或进入平台期时,继续采用不同方案的维持治疗有利于延长患者的缓解时间和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早期的维持治疗药物主要是干扰素和糖皮质激素;沙利度胺是目前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维持药物;来那度胺维持虽然治疗效果好,但价格昂贵;硼替佐米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维持治疗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初步结果显示可改善患者疗效及预后;新一代蛋白酶体抑制剂和肿瘤坏死因子配体等新的靶点有望应用于骨髓瘤的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眼部缺血综合征(OIS)与颈动脉狭窄的关联性。方法通过颈动脉彩超、颈部血管CT成像等检查对OIS患者140例及健康体检者140名的颈动脉斑块及狭窄情况以及相关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颈动脉斑块形成:OIS组128例(91.4%),对照组40例(2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狭窄:OIS组77例(55%),对照组24例(1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OIS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可评估血管状况,对动脉粥样硬化因素进行干预,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6.
随着现代肿瘤治疗方案的不断改进,长期存活患者的比例不断提高,作为远期并发症的放、化疗所致的治疗相关性髓系肿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根据2008年WHO诊断标准,治疗相关髓系肿瘤包括既往因肿瘤性疾病或非肿瘤性疾病行细胞毒药物化疗或放疗后而导致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t-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t-MDS)和t-MDS/骨髓增殖性肿瘤(t-MDS/MPD)。本文就t-MDS/AML的发病机制、与原发肿瘤的关系、治疗及预后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97.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属于r-DNA疱疹病毒科,是最早被发现与人类肿瘤相关的病毒。大量研究发现,EBV的感染与多种淋巴瘤的发生有关,如霍奇金淋巴瘤、伯基特淋巴瘤、NK/T细胞淋巴瘤、HIV相关的淋巴瘤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等。近年来研究表明,EBV潜伏感染的基因表达产物对淋巴瘤的发生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并为EBV相关淋巴瘤的治疗提供了依据。现就EBV在几种常见淋巴瘤中的作用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98.
构建体育老年学专业体系及相关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社会老龄化是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大的一种现象,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和当今多数国家面临的社会问题。自1866年法国首先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今天,全球已经有近70个国家进入到老年型国家行列,而且这一发展还在加速,预计到2010年,全球65岁以上老年人将占总人口的7.3%,即全球进入老年型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导致老年人口过多,影响人口年龄结构,给养老事业造成巨大压力,对于我国这一问题尤为突出。从1999年10挥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当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1.26亿,占人口总数的10%以上。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1α,25二羟维生素D3(1,25D3)对经典1型糖尿病(T1DM)Th1/Th2比值平衡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选择6例新发病、GAD-Ab阳性的T1DM患者,6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NC);间接免疫荧光鉴定细胞维生素D受体(VDR)的表达;免疫印迹法分析VDR蛋白的表达;连续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酶联免疫斑点法定量检测GAD65反应性分泌IFN-γ、IL-4细胞,分别代表Th1、Th2细胞.结果 (1)T1DM的PBMC胞核表达VDR;(2)T1DM组Th1、Th2、Th1/ Th2均值分别为18.0、3.0、6.0,NC组为2.5、3.5、0.71,T1DM组1,25D3作用后则分别为5.6、4.5、1.22,溶剂(无水乙醇)对照组分别为1.5、3.2、4.8.T1DM组的Th1及Th1/Th2均明显高于NC组(P<0.01);与溶剂组比较,T1DM组1,25D3作用后的Th1及Th1/Th2均明显降低(P<0.05);三组间的Th2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D3对T1DM患者的GAD65反应性分泌IFN-γ的Th1细胞具有直接抑制作用,显著改善Th1/Th2的免疫失衡状态.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伴发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药物治疗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2例AS伴葡萄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2例AS伴葡萄膜炎患者平均年龄(34.994±8.28)岁,其中男性占85.37%,HLA-B27阳性率为87.80%,葡萄膜炎评分(5.56±2.04)分。经非甾体类抗炎药、改善病情药物及眼科局部用药后,患者葡萄膜炎症状缓解,视力提高,眼部炎症消失,腰痛改善,血沉、C反应蛋白(CRP)、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和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伴发葡萄膜炎多见于青壮年男性,单侧受累为主,大部分患者HLA-B27阳性,及时有效治疗疗效确切,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