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47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尖锐湿疣(CA)系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致,CA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容易复发。我们采用局部注射α-2b干扰素后再用电灼去除疣体,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2.
沙眼衣原体 (ChlamydiatrachomatisCT)及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urealyticumUU)是引起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炎症的主要病原体[1 ] 。根据国家卫生部防疫司颁布的《性传播疾病的诊断标准》中对非淋菌性尿道炎的诊断依据 ,我们对杭州市公安局收容教养的 35 2名性乱者进行了宫颈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及人型支原体的培养检查 ,现将检查结果报道分析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杭州市公安局收容教养所收教的有性乱史的女性人员。2 方法 采用C -C快速法 (ClearviewChlamydia)检…  相似文献   
63.
64.
厉学民  张家敏  毛根军  许龙堂  吴荣进  郑樟栋 《浙江医学》2010,32(11):1641-1642,1645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32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胃肠道间质瘤发生于胃25例,十二指肠3例,小肠4例;胃镜或十二指肠镜检查26例,发现病灶24例;B超、CT检查12例,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10例。本组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病理诊断为良性间质瘤15例,潜在恶性7例,恶性10例。CD117阳性表达率96.9%(31/32),CD34阳性表达率90.6%(29/32)。有26例患者术后获得6~36个月随访,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内镜和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方法,CD117和CD34阳性是确诊胃肠道间质瘤的重要依据.手术切除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5.
刘静  张家敏  贾颖 《药品评价》2011,8(12):12-14
目的:分析我院2009和2010年综合科用药使用情况并进行比较.方法:采用医院药历管理软件对2009和2010年我院综合科收治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并计算出各药DDDs、DDC和B/A值.结果:综合科患者使用的药物主要为抗高血压药、调脂药、降糖药、抗血栓药和其他类.结论: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血栓为综合科收治患者的主要疾病.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MDCT与高场MRI在胆胰恶性肿瘤术前诊断及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间102例胆胰恶性肿瘤患者通过CT/CTCP/CTA和MRI/MRCP/MRA检查获取充分信息,以手术及病理结果为判断标准,对比两种方法的术前分期及可切除评估的特异性、灵敏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CT/CTCP/CTA和MRI/MRCP/MRA能获得临床满意影像,肿瘤性质和分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1%和93.0%。两者在术前分期和可切除性评估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应用MDCT和高场MRI的常规扫描、血管成像及胆管成像功能,可以获取胆胰恶性肿瘤术前诊断更多信息,通过后处理能直观反映胆胰管和血管受侵犯情况,有助于评估肿瘤可切除性。MDCT和高场MRI两者均能取得较为满意的分期诊断和术前评估效果。  相似文献   
67.
脱乙酰基利福喷丁是药物利福喷丁的衍生物,而利福喷丁目前因其具有良好的疗效及较小的毒副作用而成为一线抗结核病的治疗药物[1].但临床上已发现耐利福喷丁的结核杆菌[2].为了探讨和研究脱乙酰基利福喷丁是否具有与利福喷丁相似或更强的抗结核杆菌生长活性的作用[3],我们采用二倍试管稀释法和小鼠半数存活时间(ST50)检测了脱乙酰基利福喷丁和利福喷丁体内、外抗人型、牛型和草型结核杆菌生长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8.
目的:对广东省两次流行的SARS冠状病毒(SARS—CoV)进行分子水平的溯源分析,为进一步研究SARS冠状病毒提供分子生物信息学资料。方法:对GenBank登录的SARS冠状病毒和SARS样冠状病毒(SARS—like CoV)核酸序列进行了分析,以Breda病毒为外组,构建了SARS冠状病毒和SARS样冠状病毒系统进化树,并进行单核苷酸变异分析。结果:发现两次SARS自然流行的病毒可分为两个明显不同的聚类;第二次流行时从人类中分离的SARS冠状病毒和从果子狸等动物中分离的SARS样冠状病毒可分为两个基因型,两型的主要鉴别依据是病毒的全基因组变异而非Spike基因序列。结论:前后两次SARS自然流行病毒可能以不同的特性感染人类而不是简单的重复。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对第二次流行时的SARS冠状病毒进行分子水平溯源分析的结果表明,分离自前2例指标患者的病毒基因序列与来自果子狸等动物的SARS样冠状病毒的基因序列存在较大的差异。提示第二次流行的SARS冠状病毒由果子狸等动物传染人的论据不足。  相似文献   
69.
张家敏  张小贤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3):3263-3264
目的:了解女性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2002年1月~2005年1月杭州市某医院住院及门诊女性尿路感染患者尿培养分离出的617株细菌进行鉴定和耐药分析。结果:女性尿路感染菌株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占55.91%。其次为肠球菌属、变形菌属、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属及真菌。肠杆菌科细菌除对亚胺培南保持100%敏感外,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革兰阳性球菌耐药率也相当严重,仅万古霉素对革兰阳性球菌敏感率为100%。结论:女性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肠杆菌科细菌。必须重视女性尿路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监测,从而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0.
目的构建IL-24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在毕赤酵母GS115中高效表达,研究重组N-糖基化IL-24蛋白体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活性。方法借助过渡质粒α/pUC18,将IL-24基因插入到质粒pPIC9K的BamHⅠ和EcoRⅠ之间,构建重组质粒IL-24/pPIC9K,转化毕赤酵母GS115分泌表达,Tricine-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目的蛋白,ELISA检测蛋白表达量,糖苷酶PNGaseF分析IL-24糖基化形式和程度。MTT法和形态学分析重组IL-24诱导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的活性。结果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IL-24/pPIC9K,IL-24在毕赤酵母最高表达量为(81.31±14.46)mg·L-1。约70%的IL-24发生了N-糖基化。重组IL-24诱导MCF-7乳腺癌细胞凋亡,对正常人肺成纤维细胞NHLF没有影响。N-糖基化IL-24对MCF-7抑制率约高于去糖基化IL-24。结论毕赤酵母分泌形式的表达和适度的糖基化修饰都有利于目的蛋白IL-24的生物学活性,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