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2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62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27篇
临床医学   137篇
内科学   9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科学   87篇
综合类   363篇
预防医学   114篇
药学   153篇
  1篇
中国医学   130篇
肿瘤学   7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胸段食管鳞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广泛清除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胸段食管鳞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对预后的影响,探讨合理的腹腔淋巴结清除范围。方法:对241例手术切除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淋巴结转移率32·4%,转移度9·8%。肝总动脉旁、腹腔动脉旁及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转移度分别为6·6%、6·9%和6·3%。影响腹腔淋巴结转移的因素为肿瘤部位、浸润深度及组织分化程度。患者术后3年腹腔局部复发率为5·4%。有腹腔淋巴结转移患者的术后3年生存率为42·3%,低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70·6%,P<0·01。结论:腹腔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食管癌切除患者预后的一个主要因素,对腹腔淋巴结的广泛清除可以降低术后的局部复发率。  相似文献   
72.
YAG激光配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225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咽炎属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这些年来关于YAG激光治疗慢性咽炎已有一些报道,但有关YAG激光配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的报道不多见.自2000年9月~2004年8月间,我们对225例慢性咽炎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治疗,探讨YAG激光配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3.
目的:通过长期给大鼠白酒灌胃,研究白酒对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方法:将雌雄各半的大鼠120只分为高、中、低及空白对照4个实验组,灌胃4月后处死动物。摘取动物的卵巢及睾丸进行称重,并制作组织切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病理结果显示,各个剂量白酒灌胃均对雌性大鼠的卵巢影响不明显,高剂量及低剂量白酒对雄性大鼠睾丸影响很大,曲细精管内各级生殖细胞明显减少。结论:长期白酒灌胃可能对雌性大鼠的卵巢影响不明显,而对雄性大鼠睾丸生殖细胞可能造成较为显著的损害。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13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骨梗死患者行X线、CT及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并将骨梗死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骨梗死急性期X线、CT表现为干骺端骨质疏松,MRT1WI骨梗死灶中央部分呈等至高信号,T2WI呈高信号,T1WI骨梗死灶边缘呈环形低信号,T2WI呈环形高信号;亚急性期X线、CT表现为小的虫噬样改变,伴有斑点状钙化,MRT1WI骨梗死灶呈等或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T1WI骨梗死灶边缘呈环形低信号,T2WI呈环形高信号;慢性期X线、CT表现为不规则状、蜿蜒状骨质硬化,MR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结论MRI是诊断骨梗死急性期的最有效方法,在急性和亚急性期,MRI优于X线和CT,在慢性期,X线、CT和MRI均具有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75.
目的:建立优化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并将其应用于测定肝力保胶囊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3DCE高效毛细管电泳仪、未涂渍熔融石英毛细管(68.5 cm×75μm,有效长度60 cm),缓冲液50 mmol/L Na2 HPO4(水:甲醇=4∶1,pH=5.5),运行电压25 kV,温度25℃,检测波长214 nm,以氨茶碱为内标,建立优化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法,并测定3批次肝力保胶囊中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结果: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均能够基线分离,符合含量测定要求;回归方程分别为Y=222.80X 3.635 3(r=0.999 9)和Y=213.02X 34.268 6(r=0.999 9);线性范围分别为33.98~339.8μg/ml和47.35~473.5μg/ml.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3.0%,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3.60μg/ml和18.90 μg/ml,加样回收率结果分别为102.3%(RSD=0.57%,n=3)和101.1%(RSD=0.41%,n=3).3批样品中苦参碱的含量(%)分别为2.78±0.043、2.50±0.069、2.56±0.040;没有检测到氧化苦参碱的峰.结论:优化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稳定简便,结果可靠,能够用于测定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含量;优化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测定的苦参碱含量可作为肝力保胶囊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76.
测定并分析72例脑梗死及60例多梗死性痴呆(MID)患者、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中抵抗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结果示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抵抗素、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恢复期患者血清抵抗素、NSE的浓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ID患者抵抗素浓度与对照组及脑梗死恢复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NSE浓度低于对照组及脑梗死恢复期(P〈0.05)。提示检测血清抵抗素和NSE对MID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乳腺癌首诊治疗中医源性因素致短期复发或转移原因分析(附24例报告)张国庆副教授庞作良,仉多,刘振疆,朱旬(王安信,邵国安,孙祝生,邓大伟)新疆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外二科(830011)影响乳腺癌术后复发或转移的客观因素如年龄、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78.
硬膜外造影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1987年4月用硬脊膜外造影术诊断椎间盘突出症30例,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1.造影方法:术前常规行普鲁卡因、碘过敏试验。本组病例均采用经骶管直接或经导管注射法。经导管注射法同硬脊膜外麻醉方法。经骶裂孔者:  相似文献   
79.
微创脊柱外科主要有两类技术:一是经皮穿刺技术,包括经皮髓核溶解术、经皮髓核摘除术和经皮髓核激光切除术;二是内镜辅助技术,包括腹腔镜、胸腔镜和脊柱内镜下脊柱手术技术.前一类技术是在X线透视下通过降低椎间盘内压力间接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和刺激,有一定盲目性和局限性;后一类技术腹腔镜和胸腔镜只用于前路手术,脊柱内镜主要用于椎间盘髓核摘除,内镜直视下手术直接解除神经压迫,包括经椎间孔入路和经椎板入路两种椎间盘镜,前一种因入路难且适应证窄开展不多.目前,微创脊柱外科开展最多的当属经椎板入路的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Foley等[1]1997年首次对该技术进行报道,1999年镇万新等[2]首先运用该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获得成功.此后,MED在国内迅速开展起来.本文就MED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0.
目的 试通过对任城区十年疫情特征进行分析 ,掌握其规律 ,为今后制定相应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任城区十年的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发病时间聚集性用合量合成表示法进行探讨 ,数据用χ2 检验处理。结果 本区总体发病水平呈显著下降趋势 (P <0 .0 5 ) ,但疫情形势依然严峻 ,四类传染病十年总发病构成比为 :肠道类 80 .6 2 % ,虫媒及动物源性类 11.4 8% ,呼吸道类 7.6 7% ,血源及性病类 0 .2 3%。发病时间聚集性M值均小于 30。结论 今后应继续加强以肠道传染病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加大《防治法》的实施力度 ,才能控制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