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6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54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 分析天津地区道路交通伤害发生及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交通伤害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天津市各级医疗机构报告的道路交通伤害发生及死亡病例,按照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10th,ICD-10)标准分类。结果 2014年天津市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率为339.61/10万,死亡率为13.81/10万。发生者平均年龄为(40.19±18.40)岁,死亡者平均年龄为(49.16±17.76)岁。道路交通伤害发生者中男性为21 177例(发生率为415.29/10万),女性为13 349例(发生率为263.44/10万),性别比为1.59:1。道路交通伤害死亡者中男性为1 077人(死亡率为21.12/10万),女性为327人(死亡率为6.45/10万),性别比为3.29:1。30~岁发生率最高,≥ 65岁死亡率最高。发生及死亡排名第一位的职业均为农民,其次均为工人。发生率最高的前四位地区为:东丽区(704.06/10万)、西青区(700.01/10万)、滨海新区(672.55/10万)、津南区(539.23/10万)。死亡率最高的前四位地区为:蓟县(30.07/10万)、静海县(28.01/10万)、武清区(25.48/10万)、宝坻区(23.19/10万)。发生主要集中于第二季度,死亡集中在第三、四季度。结论 道路交通伤害发生者年龄小于死亡者,农民、工人所占的比例均最高。经济活跃地区发生率高,经济相对落后地区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天津市大气污染对居民冠心病死亡的影响。方法采用2001--2009年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居民全死因监测数据,同期气象和大气污染资料源白天津市气象局和环境监测中心。采用时间序列的泊松回归广义可加模型分析天津市每日大气污染与居民冠心病死亡危险度,同时控制气象因素、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以及人口数等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2001—2009年天津市冠心病粗死亡率为105.12/10万至167.03/10万,世界标化死亡率为96.07/10万至105.11/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P=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大气中二氧化硫(so2)、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NO2)日均浓度每升高10μg/m3,冠心病死亡风险的RR值分别增力口1.25%(95%C/:0.75%。1.75%)、0.65%(95%CI:0.51%一0.79%)和1.04%(95%CI:0.52%一1.55%)倍;SO2)、PM10)效应在当日达到最高,NO2)效应在3日后达到最高;多因素分析显示,NO2)日均浓度对冠心病死亡的风险无统计学意义(P=0.1313),SO2)、PM10)日均浓度每增加10μg/m3,冠心病死亡风险的RR值分别增加0.86%(95%CI:0.60%~1.12%)倍和0.40%(95%CI:0.06%一0.75%)倍。低温、低风速、年均人El数增加也是冠心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天津市大气污染可增加人群冠心病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33.
天津市城市人群脑卒中疾病负担及综合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了解天津市城市人群脑卒中疾病在综合干预后7年间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世界银行介绍的新指标DALY,根据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结合其他参数测定其疾病。结果:脑卒中每千人DALY男性高于女性,7年间经过轻度上升后近年来开始下降。结论:综合干预在降低脑卒中疾病上取得了成效,女性人群更显著。  相似文献   
34.
目的了解活跃于微信社交软件的天津市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照横断面调查设计,2017年11月通过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普及健康生活”微信公众号平台对活跃于微信软件的天津市居民进行线上调查,采用方便样本对调查结果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活跃于微信软件的天津市居民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为59.4%,不同性别、年龄、户籍所在地、文化程度和职业的调查对象其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了其他因素后,女性、低年龄组、户籍属于市区、文化程度高、职业为机关事业单位是癌症防治知识知晓的有利因素。结论通过微信公众号调查的天津市居民癌症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分布不平衡,性别、年龄、户籍所在地、文化程度和职业等因素影响居民对癌症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应积极利用新媒体开展有效的公众健康教育以提高人群癌症防治知识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35.
天津市居民死亡原因监测网络直报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辉  宋桂德  杨溢 《中国公共卫生》2007,23(9):1112-1113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死因网络直报系统(简称死因监测系统)是继SARS流行以后,为及时发现诊断不明、可能死于传染病的病例,为传染病及新发传染病监测和预警提供基线数据而建立并发展起来的。卫生部2004年8月下发《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死亡病例监测实施方案(试行)》(简称《方案》),要求县及县以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通过死因网络直报系统报告其门(急)诊及住院的所有死亡病例,由过去的因病死亡报告过渡到全死因报告。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市乃至全国的死因网络直报系统提供依据,本文分析天津市2005年死因监测网络直报系统运行状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天津市2型糖尿病现患病情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天津市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对天津市市区和乡镇15~74岁的居住5年及以上居民进行按比例分层整群抽样调查21 454例.对抽样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空腹血糖测定以及体格检查,对筛查空腹血糖水平≥6.1 mmol/L者进一步测定餐后2 h血糖.糖尿病危险因素首先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初步分析,并对可能混杂因素进行调整,经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改进后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结果:糖尿病筛查阳性率为11.68%(标化率为11.17%),其中男性为10.43%(标化率为9.84%),女性为12.84%(标化率为12.17%).糖尿病患病率为6.07%(标化率为5.87%),其中男性为5.12%(标化率为4.83%),女性为6.95%(标化率为6.59%).女性筛查阳性率和患病率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JP<0.01).2型糖尿病患病的可疑危险因素包括:豆制品以及肉类摄人多、年龄大、饮酒、文化水平高以及糖尿病家族史;可疑保护因素包括:按时三餐、体力劳动职业、新鲜蔬菜摄人多以及参加体育锻炼.结论:天津市2型糖尿病的人群患病率以及筛查阳性率与国内大城市水平近似.豆制品和肉类摄人多、年龄大、饮酒、文化水平高、肥胖以及糖尿病家族史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按时三餐、体力劳动职业、新鲜蔬菜摄人多以及参加体育锻炼则可能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天津市市区≥16岁青年学生网络成瘾(IA)与A型行为类型的关系,并提出对其有针对性的干预建议。方法采用学生使用计算机网络情况调查表,由学生匿名填写,将结果录入自行开发的“青少年学生网络成瘾调查信息测评系统”。结果青年学生中有网络成瘾症(IAD)306名,占6.82%,网络成瘾倾向(IAT)600名,占13.38%。男生IAD检出率为9.87%,IAT为15.66%,女生IAD检出率为3.53%,IAT为10.92%。按学习阶段和性别数据加权后,A型、亚A型行为类型青年学生的IAD、IAT检出人数明显高于M型、B型和亚B型行为类型者。按学习阶段加权分析,≥16岁的高中生和大学生IAD检出率均A型〉M型〉B型(高中生分别为8.87%,7.77%和4.35%,大学生分别为11.11%,7.81%和4.44%);不分性别、学习阶段加权分析IAD检出率为A型=M型〉B型。结论青年学生网络成瘾与A型行为类型有关。应加强对青年学生、尤其对高中上网无瘾者和IAT男生进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2008 — 2018年天津市慢病示范区期望寿命与主要慢性病死亡水平,评估慢病示范区的创建成效。方法采用2008 — 2018年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天津市全人口全死因监测数据,对比示范区、非示范区和全市居民在期望寿命、全死因和主要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死亡水平的差异。 户籍人口数据来源于天津市公安局。 分析指标包括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期望寿命、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2008 — 2018年,天津市慢病示范区户籍居民的期望寿命每年均高于同期非示范区,示范区居民的期望寿命由2008年的81.48岁上升至2018年的82.38岁(APC=0.19, P<0.05)。 示范区居民的全死因粗死亡率无变化趋势,同期非示范区和全市均呈上升趋势。 经标准人口构成调整后,示范区、非示范区及全市居民的全死因标化死亡率均无变化趋势。 示范区急性心肌梗死、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和肝癌的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大于非示范区;示范区女性乳腺癌、男性糖尿病死亡水平的上升幅度小于非示范区和全市;示范区大肠癌死亡水平的上升幅度大于非示范区和全市。结论天津市慢病示范区的建设已经初显成效,各示范区不断探索慢病防控新模式,为全市积累有益经验,整体带动全市慢病防治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分析1999-2015年天津市30~69岁居民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过早死亡及其变动趋势,探讨其在不同特征人群中的特点并评价危害程度。方法 采用天津市CDC收集的居民全死因监测数据,户籍人口信息源自天津市公安局。以2000年世界标准人口计算年龄别、性别标化死亡率,根据WHO推荐的早死概率计算方法统计居民过早死亡概率,采用Joinpoint回归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17年的变化趋势以及在不同年龄、性别以及城乡之间分布差异。结果 1999-2015年天津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过早死亡标化死亡率为382.38/10万至250.95/10万,呈逐年下降趋势[年度变化百分比(APC)=-2.41%,P<0.001],过早死亡概率为19.67%~12.85%,呈逐年下降趋势(APC=-2.49%,P<0.001)。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过早死亡概率均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2.92%、-1.13%、-9.51%和-3.39%,均P<0.001)。男性慢性病过早死亡呈逐年下降趋势,过早死亡概率为22.27%~16.47%(APC=-1.59%,P<0.001)。女性慢性病过早死亡低于男性,过早死亡概率为17.02%~9.17%,也呈逐年下降趋势(APC=-3.84%,P<0.001),下降趋势快于男性。城市居民慢性病过早死亡概率为21.04%~12.34%(APC=-3.26%,P<0.001);农村居民慢性病过早死亡概率为17.80%~13.54%(APC=-1.54%,P<0.001)。农村居民慢性病过早死亡由原先低于城市逐渐高于城市。结论 1999-2015年天津市居民慢性病过早死亡呈下降趋势,男性、农村居民为过早死亡高发人群。  相似文献   
40.
1991~ 1996年天津市在社区开展以人群为目标的慢性病预防与控制综合干预项目。本研究以该项目为基础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 ,研究结果表明 :1991~ 1996年贴现 ( 3% )的累积成本为 16 10 885 6元 ,干预实现三年后 ,效益 -成本比开始大于 1,干预时间越长 ,效果越好 ,干预措施对脑卒中的干预效果优于冠心病。 1991~ 1996年由于开展项目累积增加的 QAL Ys为 12 75 8,每 1QAL Y成本为 983元 ,效益 -成本比为 2 .48。以上结果表明天津慢性病综合干预项目所采取的策略和干预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