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30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分析和探讨急性特重度颅脑损伤在救治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救治率,降低病死率.方法:对38例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救治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存在问题进行探讨.结果:本组38例采用GOS结果分析及1年随访,1级18例(入院后2 h死亡11例,术后死亡7例),2级3例, 3级5例,4级5例,5级7例.结论:对绝对适应证的特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颅内血肿、脑水肿、脑肿胀、脑疝 GCS评分在5分以下患者, 及时、恰当、规范的采取标准去骨瓣减压及血肿清除,对术前、术中、术后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环节.  相似文献   
22.
目的:分析和探讨急性特重度颅脑损伤在救治中的问题,提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对38例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救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8例采用GOS结果分析及1年随访,1级18例(入院后2小时死亡11例,术后死亡7例),2级3例,3级5例,4级7例,5级5例。结论:对绝对适应证的特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颅内血肿、脑水肿、脑肿胀、脑疝GCS评分在5分以下患者,及时恰当、规范地采取标准去骨瓣减压及血肿清除,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环节。  相似文献   
23.
目的本文将对使用静脉留置针接受治疗的新生儿患者进行护理体会的回顾性分析,从而确定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科的应用观察和正确护理措施,为临床更好的为患者服务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所有患儿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并给予穿此前准备、穿刺后固定、输液结束后封管以及各项护理措施.结果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持续时间为1天至1周,平均静脉留置时间为2.6±1.3天.对患者进行穿刺的部位为颞浅21例、前额41例、耳后22例、足背23例以及手背13例.一次穿针成功人数为96例,成功率为80.0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静脉留置针具有操作简单、套管揉软、套管在患者静脉内部留置时间较长且不易被破坏等优点,避免了临床多次穿刺,对患者血管刺激较小,并可随患者血管形状进行弯曲,不易发生脱出血管现象,便于患者活动肢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近几年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老年急腹症患者也逐年增多。鉴于老年人在生理、病理、解剖临床特征上均与年青人不同,故对2005—01~2009—09间收治的并手术治疗的老年急腹症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比较两种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分类模型对肿瘤基因表达数据行多分类分析的效果,比较不同差异基因选取方法对分类结果的影响.方法 利用NCI60等4个肿瘤基因表达数据库,通过4种不同方法选取差异表达基因,在此基础上,用两种基于偏最小二乘的方法行多分类分析.一是偏最小二乘线性判别,首先运用偏最小二乘法行降维,再利用降维得到的成分作为输入变量作线性判别分析;二是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直接进行分类.分类效果采用留一法和10倍交叉验证法进行评价.结果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的分类效果略优于偏最小二乘降维后的线性判别.以变量重要性指标选取差异表达基因时分类效果较好,其次是SAM法.结论 在对肿瘤基因表达数据行多分类分析时,偏最小二乘法既是一种高效的降维方法,也是一种实用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分析和探讨救治急性特重度颅脑损伤在救治中存在问题,提高救治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对38例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存在问题进行探讨。结果本组38例采用GOS结果分析及1年随访,1级18例(入院后2h死亡11例,术后死亡7例),2级3例,3级5例,4级7例,5级5例。结论对绝对适应证的特重度颅脑损伤合并颅内血肿、脑水肿、脑肿胀、脑疝GCS评分在5分以下患者,及时恰当,规范的采取标准去骨瓣减压及血肿清除,对术前、术中、术后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治疗环节。  相似文献   
28.
29.
医学科研伦理审查监管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医学科研伦理审查监查评价的主要内容和实施程序,指出了当前国内伦理审查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校相关工作的经验,就如何加强我国的伦理审查监管工作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地佐辛对丙泊酚全麻恢复期BIS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妇科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地佐辛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5例。D组在关腹前30min给予地佐辛0.15mg/kg,C组注射5ml生理盐水。记录诱导前、吸痰时、拔管时、拔管后1、5、10min的MAP、HR和BIS值,以及麻醉时间、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观察躁动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患者各时点BI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诱导前比较,吸痰和拔管时两组BIS均明显降低(P0.05);吸痰时、拔管时和拔管后1min C组HR明显增快、MAP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吸痰时、拔管时和拔管后1min D组HR明显减慢、MAP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麻醉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芬太尼和丙泊酚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D组无一例发生躁动,C组有2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关腹前使用0.15mg/kg地佐辛,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提高全麻恢复期苏醒质量,且不影响全麻恢复期BIS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