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1.
刘天  侯清波  姚梦雷  黄继贵  陈红樱  赵婧 《职业与健康》2023,(22):3112-3116+3122
目的 了解2005—2021年荆州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现状和长期趋势。方法 收集2005—2021年荆州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数据、2004—2020年0~9岁出生人口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Joinpoint回归模型、出生队列分析、年龄-时期-队列(age-period-cohort,APC)分析方法,探讨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时期、高发年龄和出生年份变化,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描述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随年份变化趋势。结果 2005—2021年荆州市流行性腮腺炎累计报告13 298例,年均发病率13.56/10万,2005—2021年总体无趋势变化(AAPC=-0.17%,95%CI:-1.21%~0.87%),2011—2021年有明显下降趋势(APC=87.11%,95%CI:13.04%~98.09%)。5~9岁年龄组发病率(126.71/10万)最高,其次为10~14岁年龄组(74.47/10万),各年份发病率年龄分布一致,2004...  相似文献   
52.
为加强放射性物质的管理 ,保护放射工作人员与公众的健康与安全 ,防止各类放射事故的发生 ,特将荆州市一起放射源丢失事故进行分析 ,从中吸取教训 ,更好地做好放射源的管理工作。1 事故经过荆州市某厂于 1989年 5月从瑞典购进一套岩棉生产设备配置的铯 - 137料位计 ,未经许可登记 ,擅自使用。2 0 0 0年 4月 12日 ,荆州市卫生防疫站放射卫生监督人员对涉源和可能涉源的单位开展安全防护管理检查时发现该放射源已下落不明。该厂于 1989年从瑞典引进一套配备铯 - 137料位计自控系统 (以下简称 1 37Cs)的岩棉生产设备 ,同年 12月投入使用。翌…  相似文献   
53.
荆州市1986~2000年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是放射防护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和防护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剂量依据,荆州市从1986年开始,对市管放射性单位开展了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现对1986~2000年间个人剂量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4.
探讨荆州市日均气温对5岁以下儿童手足1∶3病发病的影响,为手足1∶3病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7年荆州市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发病数据和气象资料.利用分布式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调整其他气象因素、节假日效应等潜在混杂因素干扰后,探讨气温对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结果 2010-2017年荆州市5岁以下儿童累计报告手足口病47 525例.男、女性别比为1.52∶1;<1,1~<3,3~5岁年龄组分别占病例总数的9.72%,62.10%,28.18%;散居和幼托儿童分别占病例总数的73.29%和26.71%.气温与手足口病日均病例数的暴露反应关系曲线呈M型.以研究期间日平均温度的P50作为参照,气温8.2l℃,25.81℃效应值最大,分别为1.53(95%CI=1.33~1.76)、1.47(95%CI=1.3l~1.65).较高温度(25.81℃)较较低温度(8.21 ℃)对手足口病的影响存在更长的滞后效应.不同人群分析显示,3~5岁儿童(幼托儿童)手足Isl病发病数较<1岁和1~<3岁年龄组儿童(散居儿童)更易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结论 气温对荆州市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发病具有显著影响.托幼机构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场所.  相似文献   
55.
2006-2008年湖北省荆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湖北省荆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布及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08年荆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8年荆州市共报告37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病例数为1213例,死亡10例;传染病占事件总数的81.08%。每年呈现2个波峰,第1个波峰为4-5月共发生16起,占事件总数的43.24%,第2个波峰发生在10-11月,占事件总数的21.62%。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26起,占事件总数的70.27%,发病888例,无死亡。结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为主,学生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发病人群,事件发生场所主要在学校。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分析2004 - 2016年荆州市甲型病毒性肝炎(甲肝)流行病学特征并提出防控建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4 - 2016年荆州市甲肝疫情资料,采用集中度值法分析甲肝季节特征,采用系统聚类分析甲肝地区分布特征。结果 荆州市2004 - 2016年共报告甲肝2 232例,年均发病率为2.89/10万,13年间荆州市甲肝发病率呈下降趋势(χ2 (趋势) = 158.445,P<0.05),年平均下降速度为5.93%。各年份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地区发病顺位为:城乡结合部>中心城区>远郊(χ2 = 31.907,P<0.05;χ2 = 15.178,P<0.05)。男性发病高于女性(χ2 = 18.268,P<0.05),人群分类以农民为主(62.10%)。发病高峰年龄:2004 - 2008年病例以30~54岁为主,2008 - 2012年病例以35~59岁为主,2013 - 2016年病例以40~69岁为主,病例发病年龄有后移现象。2009以来荆州市甲肝疫苗报告接种率均在99%以上。结论 2004 - 2016年荆州市甲肝发病呈下降趋势,甲肝疫苗预防接种为主的预防控制措施成效明显。今后应在进一步做好小年龄组儿童免疫接种工作的同时,加强高发地区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57.
我们从 1986年以来对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工业厂矿等单位的放射工作人员开展了个人剂量监测 ,现对 1996~ 1999年的个人剂量结果进行分析。一、仪器和方法选用LiF(Mg ,Cu ,P)热释光元件 ,配备相应的剂量盒 ,并对剂量计、测量仪器系统进行仔细刻度。监测前元件进行退火处理。剂量计均由市卫生防疫站放射卫生科负责发放、回收 ,送省放射防护所测读 ,监测周期为 3个月 ,监测方法按《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方法》的要求进行。二、结果和分析1 1996~ 1999年荆州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水平见表 1。由表 1可见 1996~ 1999年人均…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控制图法在荆州市手足口病疫情中的应用,提高手足口病疫情监测的能力。方法使用2010~2015年荆州市手足口病报告数据,剔除暴发疫情涉及病例后建立发病基线数据库,采用控制图法建立基于前后各摆动1周和2周2种模型,并与对应"流行"标准比较,通过计算、比较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一致率、约登指数和绘制ROC曲线,筛选出最优预警模型及预警界值。结果基于前后各摆动1周和2周"流行"标准判断的"流行"周数依次为7周、5周。基于前后各摆动1周的预警模型筛选的最优预警界值为P95,约登指数为96%;基于前后各摆动2周的预警模型筛选的最优预警界值为P90,约登指数为94%,综合考虑"流行"周数、约登指数选择荆州市手足口病最优预警模型及预警界值为基于前后各摆动1周控制图法的P95。结论控制图法可以作为荆州市手足口病预警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  相似文献   
59.
刘天  吴杨  童叶青  陈琦  漆莉  姚梦雷  黄继贵  黄淑琼 《疾病监测》2019,34(11):1026-1030
目的探讨应用Excel软件实现基于MCS-P的空间扫描统计量最大空间扫描尺度筛选的可能性。方法基于2016年湖北省手足口病(HFMD)发病率数据,将最大空间扫描尺度参数依次设为湖北省总人口数的1%、2%、3%、···、50%,利用Excel软件编程计算各参数评价指标MCS-P,筛选出最大者对应参数为最优参数。 利用最优参数探测2016年湖北省HFMD的空间聚集性。结果2016年湖北省102个县(市、区)均有HFMD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7.92/10万~898.69/10万。 最大空间扫描尺度为湖北省总人口数的3%时,MCS-P取得最大值为0.869。 以该参数进行空间聚集性分析,共探测到29个聚集区,分布在41个县(市、区),主要分布在湖北省北部和东南部。结论利用Excel软件编程可以实现基于MCS-P的空间扫描统计量最大空间扫描尺度筛选,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移动流行区间法在手足口病监测预警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移动流行区间法对荆州市2010—2017年第4—37周手足口病周发病率数据进行交叉验证,筛选适用于建模的历史数据。筛选指标包括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马修相关系数和约登指数。利用已筛选出的历史数据建立2018年第4—37周监测预警模型,评价2018年荆州市手足口病流行趋势。结果交叉验证结果显示2011年和2013年拟合效果较差,予以剔除。利用2010、2012、2014、2015、2016和2017年数据建模,最优参数δ值为2.5,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马修相关系数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94、0.93、0.92、0.95、13.57、0.06、0.87、0.87。2018年自第18周进入流行期,流行期为低流行水平。结论移动流行区间法能特异性识别手足口病流行,可用于制定荆州市手足口病春夏季流行阈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