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49篇
内科学   109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12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篇
  1篇
中国医学   28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云母单体制剂对实验性萎缩性胃炎大鼠胃泌素 (GAS)、生长抑素 (SS)及胃窦黏膜G ,D细胞的调节作用。方法 :运用云母大、中、小 3种不同剂量的单体颗粒制剂 ,对实验性大鼠萎缩性胃炎进行了治疗 ,分别采用ELISA法、RIA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 ,观察模型大鼠血清GAS、血浆SS和胃窦黏膜G ,D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 :云母 3种不同剂量均能不同程度提高模型大鼠胃窦黏膜G ,D细胞数 ,提高血清GAS浓度 ,降低血浆SS的含量 ,以大、中剂量效果为优。结论 :云母具有保护胃黏膜、促进腺体的再生、增加胃黏膜血流 ,从而改善胃黏膜炎症反应的作用 ,发挥作用的机制之一 ,与通过增加G、D细胞数 ,提高血清GAS浓度 ,降低血浆SS的含量 ,从而促进胃酸、胃蛋白酶分泌的神经内分泌调节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云母单体颗粒制剂对实验性萎缩性胃炎(AG)大鼠胃粘膜主细胞、壁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用云母单体颗粒制剂进行干预治疗,观察模型大鼠胃粘膜主细胞、壁细胞及胃粘膜病理组织学变化情况.结果:云母能不同程度提高模型大鼠胃粘膜主、壁细胞数,减轻胃粘膜腺体萎缩.结论:云母发挥作用的机理之一与通过增加主、壁细胞数,促进其胃蛋白酶、胃酸分泌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3.
云母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理论机制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母为中药矿物药之一 ,首载于《神农本草经》 ,具有“主身皮死肌 ,中风寒热……除邪气 ,安五脏 ,益子精 ,明目”和“下气坚肌 ,续绝补中 ,疗五劳七伤”之功效。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将云母“释名、修治、气味、主治”等进行了归纳 ,并加以“发明”和增补“附方” ,论及云母可用于治疗内、妇、儿、外等诸科多疾。然而 ,综观古代文献 ,并无治疗胃脘痛、脘痞、胃胀、嘈杂等类似萎缩性胃炎 (CAG)病状的记载。近年来我们通过动物实验和药理研究发现 ,云母生药及其单体颗粒制剂对SD大鼠CAG模型有干预作用。因此 ,在揭示云母现代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104.
鼠萎缩性胃炎生长激素及其受体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长因子家族是 2 0世纪逐步被发现的一组蛋白质激素 ,它包括生长激素 (GH)、表皮生长因子 (EGF)、转化生长因子 (T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LGF)、成纤维生长因子 (bFGF)等。它们具有促进细胞DNA、RNA和蛋白质合成 ,控制上皮组织生长、分裂以及分化作用。它们能促进损伤上皮修复 ,保护黏膜屏障。黏膜受到炎症等损伤刺激后的愈合过程受生长因子及受体调控。近年来研究发现 ,生长因子与胃黏膜疾病关系密切。但临床上能否用生长因子类或刺激生长因子类分泌的药物对萎缩性胃炎作逆转治疗 ,…  相似文献   
105.
患者男,32岁,因“尿色变深1年6个月”于2001年1月8日首次入住我院肾内科。患者起病后无皮疹、发热、尿急症状。入院后尿常规“潜血 ,蛋白 ,白细胞1~5/HP,红细胞10~30/HP”,24h尿蛋白4.5g,肾穿刺活检提示小球内系膜细胞增生伴系膜基质增多,球内炎细胞浸润,1个小球与球囊粘连,部分硬化,3个小球球性硬化,间质肾小管灶性萎缩伴散在及成簇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间质血管无特殊。  相似文献   
106.
107.
目的:分析语音障碍人群心理行为,探究语音异常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集我院语言治疗中心的65例患者,通过问卷形式进行心理调查。结果:语音障碍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问题,而异常的心理障碍又直接影响了语音治疗的效果。结论:语音障碍患者存在心理障碍,且影响着语音治疗效果,因此心理治疗是腭裂序列治疗中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8.
本文收集了108例肝硬化死亡病例资料,对患者的年龄、病因、肝功能Child分级、有无腹水、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及合并癌肿共9项指标进行评分,经电子计算机程序作死亡主成份分析.发现在近90%累计贡献率时,与死亡相关的主要成份共有7个,按顺序(贡献率)为肝性脑病(27.15%)、腹膜炎和腹水(14.74%)、年龄较大(13.22%)、有复合致肝硬化病因(10.33%)、肝肾综合征(9.14%)、上消化道出血(8.06%)、并发癌肿和肝功能差(6.43%).文章就死亡的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主成份分析进行对比讨论,认为肝硬化死亡的第一主因素是肝性脑病.并通过主成份分析得出可预测肝硬化预后的7个回归公式.  相似文献   
109.
重视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姒健敏 《胃肠病学》2002,7(5):262-264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困扰全球数百万人的常见疾病,且正在迅速成为临床最重要的上胃肠道疾病。  相似文献   
110.
远程医学教育和远程医疗在美国大学中的发展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远程医学教育和远程医疗对于促进基层和边远地区的医疗和医生培训,提高医疗和教育资源利用的可及性和公平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美国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范德堡大学、莱奥那大学、芝加哥伊利诺斯州立大学、威斯康星大学、休斯敦德克萨斯大学和德克萨斯大学加尔维斯敦医学分校等7所大学在远程医学教育和远程医疗方面的一些做法,期待对我国的远程医学的发展起到借鉴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