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48篇
药学   32篇
  1篇
中国医学   3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周巍 《人民军医》2012,(6):499-500
随着新生物制剂的出现及生物技术的发展,各国面临的生物安全威胁日益严重。为有效保障国家生物安全,俄军在灾害医学勤务中的军事卫生预防体系下设有流行病学监控体系。俄罗斯国防部总军事卫生部的雅科夫列夫等4位专家,在2011年第7期的俄罗斯《军事医学杂志》上撰文,介绍了该体系的现状与未来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82.
目的:通过专利文献揭示脑机接口技术的创新力和竞争力,为我国脑机接口技术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利用专利计量和专利地图等可视化分析方法对全球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趋势、生命周期、竞争力、创新力、重点布局、主要申请机构、重点核心专利、研究热点,以及中美专利沙盘对抗等进行分析。结果:全球脑机接口技术研究呈不断增长趋势,目前该技术还处于快速发展期。美国脑机接口技术创新能力最强,中国在该领域申请专利数量最多,但在专利质量及专利的成果转化、应用推广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结论:美国脑机接口技术的创新力最强,引领全球发展。我国应不断推动脑机接口关键软硬件技术攻关,加快脑机接口技术应用转化。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慢性尿酸性肾病致肾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诊治的慢性尿酸性肾病致肾功能损害患者83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41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为对照组,42例患者加用别嘌呤醇为观察组,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的改变情况、临床疗效、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血尿酸显著下降,而尿pH值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均显著下降,而肾小球滤过率、尿pH值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血尿酸、血肌酐、尿素氮、24h尿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别嘌呤醇是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致肾功能损害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治愈率,引发的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4.
85.
周巍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6):132-134
目的通过检测尿液中的核基质蛋白22,探讨其在膀胱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6~12月在我院就诊的189例可疑膀胱癌患者的尿液标本,对其进行尿液核基质蛋白22检测与尿液脱落细胞学检查,比较这两种检查方法对膀胱癌的诊断结果。结果尿液核基质蛋白22和脱落细胞学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80.0%和57.6%,特异性分别为40.4%和94.2%,两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种检查方法对膀胱癌的阳性预测率分别为68.8%和29.1%,两者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尿液核基质蛋白22作为新的标记物在临床应用中对患者创伤性较小、敏感度较高,在膀胱癌的诊断中与尿脱落细胞结合筛查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65岁以上老年腹膜透析( PD)患者死亡原因,为提高老年PD患者的生存率提供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11年12月在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肾脏科接受PD治疗的112例老年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死亡原因、死亡危险因素,另随机选取同时期70例老年长期PD生存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老年PD患者死亡最主要原因为感染、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死亡组患者舒张压、血白蛋白、C反应蛋白、三酰甘油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透析(HD)转PD以及C反应蛋白增高为导致老年P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强调感染和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防治,特别注意HD转PD老年患者的治疗,提高透析质量,有助于改善长期预后,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87.
目的:分析典型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过程中所涉及的主要保障机制.方法:采取目的抽样,选取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探索较早且具有代表性的北京市、上海市、郑州市、成都市共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现场调查.采用定性调查为主、定量调查为辅的方法.结果: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转变过程中主要涉及的保障机制可归纳为四类,即外部协同机制、人才队伍建设机制、激励机制和医保支持机制.上述四种机制的建设对全科团队服务、双向转诊、签约与预约服务等的开展起到了关键作用.结论:在社区卫生服务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应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创造有利条件;加快全科队伍建设步伐,完善社区卫生人才培养培训机制;完善以服务绩效为导向的激励机制,调动团队服务积极性.  相似文献   
88.
目的: 分析拔牙位点保存对不同类型骨缺损患者骨增量的差异。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6月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种植牙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实验组行拔牙位点保存术,对照组行常规拔牙;2组再分别按照拔牙窝骨缺损类型分为一壁组(术后牙槽窝剩余1个壁)、二壁组(剩余2个壁)、三壁组(剩余3个壁)、四壁组(剩余4个壁)4个亚组,记录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感染情况,分别于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做锥形束CT(CBCT)检查,检测各组牙槽骨骨高度、骨宽度、骨宽度恢复率等,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组术后24 h疼痛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7 d均愈合良好,术后6个月均未出现创面感染和骨感染情况。2组术前牙槽嵴颊侧骨高度(buccal volume,BV)、舌侧骨高度(lingual volume,LV)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实验组BV、LV均增加,其中,一、二壁亚组增量高于三、四壁亚组,对照组BV、LV均降低,其亚组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各亚组骨宽度均增加,对照组骨宽度均减少,实验组骨宽度增量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实验组中一、二壁亚组骨宽度增量高于三壁亚组,对照组一、二壁亚组骨宽度减少量较三、四壁亚组更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骨宽度平均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的一、二壁亚组术后平均骨宽度恢复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三、四壁亚组骨宽度恢复率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同组相比,根长70%处骨宽度变化小于根长50%和根长30%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拔牙后进行拔牙位点保存较常规拔牙有助于缓解牙槽骨骨吸收和保持骨量,且骨缺损越小,骨量恢复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89.
目的:比较2种黏接系统修复Ⅳ类洞的效果。方法:选取162例(162颗)前牙切角Ⅳ类洞病例,随机分成A组和B组,每组81颗牙,使用两步法和一步法2种黏接系统联合复合树脂直接修复Ⅳ类洞。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和1年修复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2年后修复成功率高于B组(P0.05)。结论:从远期效果看(2年)在Ⅳ类洞修复中,选择两步法黏接体系修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0.
我院自1993~2000年共收治外伤后脑积水43例,现将其手术方式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33例,女10例;年龄12~73岁,平均31.8岁。车祸30例,坠落伤9例,砸伤4例。症状:头疼15例,意识障碍21例,肢瘫16例。梗阻性脑积水28例,交通性脑积水15例。已行开颅去骨板减压18例。病人均经CT或MRI和腰穿检查得到确诊。2.手术时间:本组病人均行脑室-腹腔引流术。6个月以内分流的30例;6个月~1年分流的5例,1年以后分流的8例。全组均采用中压脑室-腹腔分流管。3.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