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38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11.
目的分析不同16s rDNA"通用引物"扩增靶序列在研究肠道微生物菌群分析时的差异,为选择合适的通用引物扩增肠道微生物菌群提供基础数据。方法从一健康成人的粪便中提取总DNA,以两对"通用引物"27F/519R和27F/533R扩增16S rDNA序列,扩增产物分别克隆到PGEM-T载体,建立克隆文库;两个克隆文库分别挑取65个克隆进行测序,通过序列同源性比对和构建系统发育树,比较两对引物在分析肠道菌群多样性上的差异。结果成功构建了L519和L533克隆文库,阳性克隆率分别达到95.3%和92.3%。533文库和519文库中非培养或不可培养的克隆比例分别占69.1%和76.6%(P0.05)。两文库优势菌群相同,均为梭状芽孢杆菌、拟杆菌、芽孢杆菌和变形杆菌,但各菌群的比例及低丰度菌群的分布稍有差异;在种群多样性上,533文库和519文库中分别得到22个和17个可操作分类单元,533文库比519文库有更丰富的种群多样性(P0.05)。结论在分析肠道菌群多样性时,引物27F/533R较27F/519R有更好的兼并性,更适宜于进行肠道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2.
大肠埃希菌O157∶H7携带stx2::IS1203v基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中国部分地区大肠埃希菌O157:H7菌株携带志贺毒素基因变异状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志贺毒素基因,使用核苷酸序列测定判断是否存在志贺毒素的新变种,用HeLa细胞毒性实验研究其细胞毒性的变化。结果1992—2002年中国部分地区分离到的289株产志贺毒素的大肠埃希菌O157:H7中有3株菌携带的志贺毒素2(stx2)基因有1.3kb的插入序列(IS)插入,且这段IS和IS1203变种(IS1203 variant,IS1203v)有100%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IS1203v插入到3株大肠埃希菌O157:H7 stx2基因的位置及开放性读码框(ORF)方向有所不同。除此之外,3株菌原有的stx2基因序列完全一致且为Stx2原型毒素。和Stx2原型毒素相比,这3株携带stx2::IS1203v基因的菌株对HeLa细胞的毒性明显降低。结论分离到IS1203v插入stx2基因的大肠埃希菌O157:H7菌株;IS1203v的插入可导致对HeLa细胞的细胞毒性降低。  相似文献   
113.
大肠埃希菌O157:H7分离株MLVA分子分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国内大肠埃希菌O157:H7菌株的分子流行特征。方法采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方法对1999-2002年江苏、河南、安徽、山东、云南等地的大肠埃希菌O157:H7分离株135株进行分子分型,选取7个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位点,应用PCR技术及毛细管电泳方法,检测分离株DNA多态性,使用BioNumeric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35株大肠埃希菌O157:H7可分为3个群(A群、B群、C群)38个MLVA型别,其中A群占20.7%(28/135)、B群占23.7%(32/135)、C群占55.6%(75/135);MLVA型别存在一定地域性,同一暴发来源的菌株具有相同MLVA型别。结论大肠埃希菌O157:H7国内分离株存在丰富的基因多态性;MLVA方法具有较高分子分型能力,可以在溯源和流行病学调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探讨核酸印迹杂交法在检测细菌毒力基因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 分别以10倍连续稀释的O157 ∶ H7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和血清2型猪链球菌染色体提取物为模板,与志贺毒素2基因(stx2)和荚膜多糖2J基因(cps2J)特异性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用1%琼脂糖凝胶电泳及核酸印迹杂交法检测PCR产物,比较两种方法的最低检测限。 结果 1%琼脂糖凝胶电泳对EDL933菌株stx2基因PCR产物的最低检测限为6.7102 cfu(56.87 pg)/PCR体系,对SC84菌株cps2J基因PCR产物的最低检测限为 4.3102 cfu(12.65 pg)/PCR体系;核酸印迹杂交法对EDL933菌株stx2基因PCR产物的最低检测限为6.710-1 cfu(56.87 fg)/PCR体系,对SC84菌株cps2J基因PCR产物的最低检测限为4.310-1 cfu(12.65 fg)/PCR体系。 结论 用核酸印迹杂交法检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stx2基因和猪链球菌cps2J基因PCR产物的灵敏度均比普通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法高了1000倍。  相似文献   
115.
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对一起痢疾暴发的分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技术对痢疾暴发进行分析。方法对辽宁省某市暴发痢疾进行血清学鉴定后,进行PFGE分析,观察引起暴发的菌型是否为同一个分子分型。结果7株暴发菌株的PFGE型别相同。结论此次痢疾的暴发流行为同一菌株引起,PFGE可以作为暴发流行中对细菌进行鉴定的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116.
张集  叶长芸  徐建国 《疾病监测》2005,20(4):217-220
1986年Hacker等在泌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536株染色体上发现两个可以发生缺失的大片段,片段丢失后,细菌产生溶血素和P菌毛的能力随之丧失,细菌的毒力受到影响。在此发现的基础上于1994年提出了毒力岛(pathogenicity is1and)的概念,认为毒力岛是整合于细菌基因组的外源性DNA片段,这些特殊片段存在于致病型菌株上,赋予细菌毒力,却在与之亲缘关系密切的非致病菌株上不存在。  相似文献   
117.
目的 了解单增李斯特菌基因组中前噬菌体分布状况和基因组特征。方法 自公共数据库GenBank获得275株单增李斯特菌的全基因组序列,运用前噬菌体在线预测软件(PHASTER)对其携带的前噬菌体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的完整前噬菌体进行聚类分析、插入位点识别、噬菌体整合酶多态性分析。此外,通过比对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数据库,搜寻前噬菌体可能携带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结果 本研究发现99.3%的单增李斯特菌基因组含有前噬菌体序列,155株(56.4%)单增李斯特菌基因组预测到229个完整前噬菌体序列。所有完整前噬菌体聚集成4个群,进一步划分为10个簇。前噬菌体分群与其宿主菌所属家系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与宿主菌来源无关。本研究识别到10个前噬菌体插入位点,其中lmot17(tRNAArg),lmot11(tRNASer)和comK是3个最常见的插入位点,lmo1263为新发现的插入位点。相同插入位点前噬菌体所携带整合酶氨基酸序列高度相似。此外,研究发现部分家系Ⅲ菌株和1株家系Ⅰ菌株的噬菌体中携带毒力相关蛋白E编码基因(virE),所有完整前噬菌体中未发现耐药基因。结论 单增李斯特菌普遍携带前噬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