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患者男性,47岁。因左眼突发鼻侧黑影遮挡20 d,于2014年6月8日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眼科门诊。既往双眼近视-4.00~-5.00 D,1982年右眼因视网膜脱离,行巩膜外加压术。眼部检查:视力:右眼光感,左眼0.02;眼压:右眼18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6 mmHg。前节检查:左眼角膜后沉积物(keratic precipitates, KP)(-),房水闪光(+),浮游体(+),晶状体混浊,右眼虹膜震颤,晶状体全部白色混浊,部分皮质吸收。眼底散瞳检查,左眼玻璃体混浊、浓缩,宽漏斗状视网膜脱离,颞侧180°巨大视网膜破孔(图1);右眼眼底窥不入。眼B型超声波检查示:左眼宽漏斗状视网膜脱离(图2),右眼局部视网膜脱离。诊断:左眼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老年性白内障。双眼近视。右眼白内障过熟期(有并发因素),视网膜脱离巩膜外加压术后,限局性视网膜脱离。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AIDS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临床特点、治疗转归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2005年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96例AIDS患者,对其中23例CMV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血清学指标、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3例合并CMV感染的AIDs患者中,临床表现为:发热(18例)、咳嗽(11例)、胸闷(9例)、腹泻(8例),13例出现CMV视网膜炎,其中7例以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眼部症状为首发表现.18例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等多种机会性感染.15例(65.2%)CMV血清学阳性,CMV pp65的阳性率为43.5%,特异性CMV IgM抗体的阳性率为30.4%.CMV感染组的CD4+ T细胞数量[14(4,39)个/μl]明显低于非CMV感染组[48(12,128)个/μl],P=0.005;CD8+CD38+T细胞比例高于非CMV感染组.结论 CMV感染多发生于晚期AIDS患者,当AIDS患者的CD4+细胞<100个/μl时,应常规检测CMV pp65抗原和特异性IgM抗体,筛查眼底;若青壮年患者以发热、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就诊,应警惕AIDS合并CMV感染的可能.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杭州市社区居民肥胖发生情况及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值(WHR)与糖尿病、糖耐量低减患病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市区2个社区,郊县2个乡镇的15岁及以上居住5年以上的常住居民,共计4 682人.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测定空腹血糖和空腹口服75 g葡萄糖后2 h血糖.结果杭州市社区人群超重和肥胖(BMI≥24)发生率达34.39%,其中腹型肥胖占53.95%;糖尿病(DM)与糖耐量低减(IGT)患病率分别为4.59%和7.07%;超重和肥胖组DM和IGT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低体重组,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2.02和2.82,95%CI分别为1.50~2.72和1.87~4.28;腹型肥胖组DM和IGT患病率分别达8.02%和10.29%,明显高于正常体型组,OR值为2.83,95%CI为2.15~3.73.结论肥胖是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的重要危险因素,建议开展糖尿病宣传教育,对肥胖人群进行行为干预,控制膳食,适当运动,减轻体重.  相似文献   
35.
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Ⅱ.临床应用陈有信,叶俊杰综述张承芬审校一、造影设备及操作[1,2]1.设备:基本设备应包括一台眼底照相机,摄速要达10~30帧/秒;电视监视器;电子装置包括自动计时及自动快门装置;滤光片用以去除波长在700~730和850~1...  相似文献   
36.
人感染免疫缺陷病毒(HIV)及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中有30%~40%出现眼部并发症,2%的患者以眼部为首发病变。然而,大多数眼科医师对其眼部表现的临床诊治经验还不多。我们报告以眼部表现首诊的AIDS病并发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分别被误诊为Behcet病及视网膜血管炎的患者各1例,并探讨HIV感染与AIDS并发CMV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37.
局限性黄斑转位手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局限性黄斑转位手术(limited macular translocation, LMT)的兔眼模型,探讨LMT的并发症、适应证及可预测性。 方法 建立LMT的兔眼模型,并按巩膜缩短距离分为4.5、3.5 mm组,观察视网膜转位效果(距离和方向)及并发症;手术后1个月松解4只兔眼的巩膜缩短缝线,并在松解巩膜缩短缝线前后测量角膜地形图以了解角膜散光的变化;视网膜光凝标记4只有色素兔的视网膜和脉络膜,观察光凝造成的神经视网膜-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 RPE)粘连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结果 LMT的成功率达86.7%,视网膜转位距离为610~2 690 μm,平均转位距离为(1 395±636) μm,视网膜转位角度α为10~38°,平均转位角度为(22.7±8.3)°,巩膜缩短4.5、3.5 mm组的转位距离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并发症主要有眼内出血、视网膜裂孔、角膜散光等。巩膜缩短缝线松解后角膜散光变小、变规则,而视网膜转位未回退。视网膜光凝造成的神经视网膜-RPE粘连使神经视网膜难以分离,易产生视网膜裂孔。 结论 LMT的兔眼模型获得了解剖转位成功,并发症较少;视网膜转位方向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巩膜缩短缝线松解手术可以安全、有效地减轻手术后的角膜散光;对已行黄斑区、黄斑旁区视网膜光凝的患者要慎行黄斑转位术。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2, 18: 203-207)  相似文献   
38.
抗VEGF药物治疗血管源性眼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许多人类血管源性眼病均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有关.近年来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治疗血管源性眼病逐渐应用于临床,就maeugen,hcentis和avastin三种抗VEGF药物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进展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综述,从生物学特性、临床疗效及应用前景等方面分析比较三种药物的共同点与特异性.  相似文献   
39.
仲伟洁  叶俊杰  王华  张卫兵  王林 《口腔医学》2021,41(12):1077-1080
目的:通过CBCT评估不同垂直骨面型成年患者颧牙槽嵴骨骼特征,并分析微种植体的植入风险。方法:选取2016—2020年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的67例成年患者的CBCT数据,按照垂直骨面型分为三类。在冠状面上确定左侧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一磨牙远中颊根、第一磨牙远中颊根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之间三个测量截面,分别测量三个截面上与上颌后牙牙合平面成65°和70°处颧牙槽嵴的有效骨量。结果:颧牙槽嵴处的测得的有效骨量的测量平均值自第一磨牙近中颊根向后至第一磨牙远中颊根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之间逐渐减小;高角组,均角组和低角组患者在第一磨牙近中颊根,第一磨牙远中颊根、第一磨牙远中颊根和第二磨牙近中颊根之间三个测量截面处测得的有效骨量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上颌颧牙槽嵴区植入微种植体前应拍摄CBCT,宜选用6mm短种植体于第一磨牙近中颊根处,在根尖水平与牙合平面成70°植入以减少植入后穿通上颌窦的风险。  相似文献   
40.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数据挖掘阐明G蛋白偶联受体C家族5A基因(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familyC, m e m b e r5, g r o u pA, G P R C 5 A)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检索O n c o m i n e,TCGA,HumanProteinAtlas等基因数据库,分析GPRC5A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在不同肿瘤中的表达。采用Western印迹技术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小样本队列中验证GPRC5A在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进行患者生存分析,并对GPRC5A与靶向药物敏感性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对Oncomine数据库中有差异表达的295项研究数据进行差异性分析,发现胰腺癌组织GPRC5A基因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对GPRC5A在不同肿瘤组织中表达的4184项研究进行荟萃分析,发现GPRC5A在胰腺癌组织中显著表达增高。通过生存分析发现高表达GPRC5A胰腺癌患者生存期明显低于低表达者,高表达患者预后更差。此外,GPRC5A表达与靶向药物厄洛替尼的药物敏感性有一定关联。结论:GPRC5A在胰腺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其有可能成为胰腺癌诊断及药物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