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骨的代谢活动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分别由成骨细胞(0B)和破骨细胞(OC)参与的骨形成和骨吸收过程构成,在各种因素作用下,这一平衡过程被打破,使骨的代谢活动发生改变,常可导致OC功能活跃,造成破骨细胞性骨吸收,使骨量减少,骨密度下降,发生骨质疏松,出现骨痛以及易骨折等并发症。在骨代谢变化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神经内分泌系统尤其以下丘脑神经核团的结构及功能变化明显。本文就上述改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运动、利骨素和药物(尼尔雌醇,CCE3)预防去卵巢大鼠骨矿物元素代谢失衡的协同作用。方法:将健康4月龄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5组:假去卵巢组(A)、去卵巢组(B)、去卵巢 CCE3(全量)组(C)、去卵巢 CCE3(半量) 利骨素组(D)和去卵巢 CCE3(半量) 利骨素 运动组(E)。CCE3全量按0.6ml/100g体重灌胃,利骨素混悬液按3.0ml/kg体重灌胃,运动用大鼠专用跑台中等强度,即每天连续匀速跑45min,16m/min,跑道倾角0°,持续10周。采用IRIS/AP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各组大鼠骨矿物元素含量。结果:B组大鼠骨Ca、S、Mg、Mn、Zn含量显著低于A组(P<0.05)。C组、D组和E组大鼠骨Ca、S、Mg、Mn、Zn含量显著高于B组(P<0.05),C组和E组骨P含量显著低于B组(P<0.05)。E组大鼠骨Ca、S、Mg、Co、Mn含量显著高于C组和D组(P<0.05)。结论:运动、利骨素和CCE3对预防去卵巢大鼠骨矿物元素代谢失衡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新生期注射谷氨酸单钠损毁下丘脑弓状核对老年雄性大鼠骨质疏松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用24只新生期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注射谷氨酸单钠对照组(MA)、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NA)、注射谷氨酸单钠治疗组(MT)、注射生理盐水治疗组(NT),同等条件下饲养至700 d龄,治疗组给予甲基睾丸素和钙剂治疗120 d,处死收集血清行睾酮(T)和雌二醇(E_2)放免检测,取左侧胫骨干骺端行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等.结果 与MA组比较,MT组大鼠T和E_2水平明显增加,胫骨干骺端%Tb.Ar、Tb.N、Tb.Th明显增加,但T、E_2水平升高、骨组织计量学参数的变化、骨量的改变、骨质疏松程度减轻等效果比注射生理盐水组大鼠差.结论 弓状核参与了老年雄性大鼠骨质疏松治疗过程的调控,进一步证实了下丘脑弓状核参与骨质疏松形成的调控.  相似文献   
34.
利骨素预防去卵巢大鼠骨矿盐丢失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利骨素对去卵巢大鼠骨矿盐丢失的预防作用。方法:健康4月龄SD雌性大鼠24只,随机分成4组,A组(正常对照);B组(假去卵巢);C组(去卵巢);D组(去卵巢+利骨素)。取左股骨测定骨矿盐含量。结果:去卵巢大鼠骨干重、骨干重/体重、骨灰重、骨灰重/体重、骨灰重占骨干重(%)等指标均明显降低,持续服用利骨素11周,可使实验组大鼠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去卵巢组。提示:利骨素有良好的预防去卵巢引起的骨矿盐丢失作用。  相似文献   
35.
刘锡仪  谢华  黄绍轩  张巍  吴天秀  郭惠兰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0):2780-2781,T001
目的 观察异种骨基质明胶(bone matrix gelatin,BMG)复合自体红骨髓(red bone marrow,RBM)治疗骨缺损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证据。方法 制备猪BMG,将之与自体红骨髓复合移植兔桡骨中段lcm骨缺损,通过影像学和组织形态学等检测,观察其成骨效果,并与单纯BMG移植及自体骨移植进行比较。结果 BMG/RBM表现出较强的骨形成能力及骨传导作用,16周基本修复骨缺损,骨髓腔再通,其修复能力明显优于BMG组;与自体骨相近。骨修复过程为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结论 使用BMG/RBM治疗骨缺损,可明显促进骨形成,加快骨修复,具有良好的诱导骨生成和骨传导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观察甲基睾丸素、钙剂对新生期损毁弓状核老年雄性大鼠的第三腰椎、股骨的体积骨密度,性激素水平及胫骨干骺端微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选用18只新生期雄性SD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损毁弓状核老年大鼠组(MA)、自然衰老大鼠组(NA)、损毁ARC老年大鼠治疗组(MT),同等条件下饲养至820日龄,处死大鼠收集血清行T和E2放免检测,取左侧胫骨干骺端行骨组织切片及组织形态计量学分析等。结果:MA组大鼠L3、股骨的体积骨密度均下降,T和E2水平显著下降,与N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MA组比较,MT组大鼠L3、股骨的体积骨密度、T和E2水平明显增加,胫骨干骺端%Tb.Ar、Tb.N、Tb.Th明显增加。结论:损毁弓状核的老年雄性大鼠骨丢失加速.提示下丘脑弓状核参与骨质疏松形成的调控,应用甲基睾丸素、钙剂可以阻止损毁弓状核老年大鼠骨丢失的发生。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异体移植骨在体培养的生长情况。方法:实验于2004-04/2005-08在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完成。①实验用新生纯种SD大白鼠24只,雌雄不拘,12只喂养至2个月龄时处死用于制备异体移植骨,另外12只喂养至2个月龄,于背部皮下植入异体骨。分别于骨植入后第30,60天在12只接受异体移植骨的大鼠中,随机抽取6只,取出移植骨进行相关测量。②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测湿重,用阿基米德原理测体积后沿胫骨粗隆处纵行切成两半,左半用于测量干体积,称量干重;后用WFX-1D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上测定锌、铜、铁、钙、镁、锰等元素含量;右半用于制作切片,在半自动图像分析仪测量干骺端松质骨静态参数: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宽度、骨小梁数量和骨小梁分离度。结果:①移植骨组织形态学的观察:骨移植后60d,移植骨皮质骨形成表面可见成队状排列似上皮细胞样覆盖于新生骨表面的成骨细胞,呈立方型、柱状和豆点状,有些细胞间有裂隙相连,比移植后30d骨骺板明显增宽。②移植骨湿重、干重变化:移植骨60d湿重比30d增加[(1.717±0.527),(1.084±0.298)g/cm3,t=-2.562,P<0.05],干重增加(1.659±0.339),(0.685±0.058)g/cm3,t=-6.928,P<0.01)。③移植骨骨组织计量学的测量结果:60d较30d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增加[(56.01±5.10)%,(45.78±7.17)%,t=-2.847,P<0.05],骨小梁宽度增加(5.766±0.676),(3.506±1.322)mm,t=-3.747,P<0.01),骨小梁数量降低,骨小梁分离度升高,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移植骨锌、铜、铁、钙、镁、锰等元素含量:60d较30d钙、锌、铁元素含量增加(P<0.01或P<0.05);铜、镁、锰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异体移植骨在体培养生长良好,可通过异体异位骨移植在体培养的方式培养出具备宿主的组织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的活体骨组织。②钙、锌、铁等骨矿物元素代谢可能参与了移植骨的生长过程,给接受骨移植者补充必需的骨矿物元素可能有助于移植骨的生长。  相似文献   
38.
高脂饮食对小鼠脂代谢和矿物元素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对小鼠脂代谢和肝脏矿物元素代谢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1/07在广东医学院生理教研室实验室完成。选择昆明种雄性小鼠66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普通饲料组和高脂饲料组,各33只,分别喂养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3%胆固醇、10%猪油、87%基础饲料混合),各组动物分别在喂养16,32,64d时各抽取11只,禁食水12h眼眶取血后处死。总胆固醇测定采用CHOD-PAP终点比色法;剥离腹腔脂肪用万分之一天平称湿质量;取新鲜肝组织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锌、铜、铁、钙、镁、锰含量。结果:纳入小鼠66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高脂饲料组在喂养16,32,64d时血清总胆固醇含量和腹腔脂肪质量都明显高于普通饲料组[喂养16d分别为(6.34±1.38),(3.61±0.65)mmol/L;(1.58±0.28),(1.12±0.28)g;喂养32d分别为(4.89±0.88),(3.16±0.63)mmol/L;(2.20±0.65),(1.52±0.30)g;喂养64d分别为(5.82±0.51),(4.56±1.28)mmol/L;(3.35±1.17),(1.99±0.79)g,P<0.01]。②喂养16d时高脂饲料组小鼠肝脏锌、铜、镁含量低于普通饲料组[分别为(32.95±8.80),(43.10±8.07)μg/g;(9.21±1.20),(10.59±1.63)μg/g;(244.24±27.32),(304.37±77.88)μg/g,P<0.05];喂养32d时高脂饲料组小鼠肝脏钙、铜、铁含量低于普通饲料组[分别为(299.51±24.74),(457.54±65.92)μg/g,P<0.01;(8.62±1.41),(10.19±1.08)μg/g,P<0.01;(30.07±9.14),(39.49±6.73)μg/g,P<0.05];喂养64d时高脂饲料组小鼠肝脏铜、铁、锌、钙、镁含量低于普通饲料组[分别为(8.61±1.66),(9.50±0.41)μg/g;(35.36±10.01),(50.80±11.27)μg/g,P<0.01;(37.24±6.89),(43.68±6.86)μg/g;(335.43±51.66),(381.68±50.94)μg/g;(209.33±41.66),(259.14±49.86)μg/g,P<0.05]。结论:高脂饮食引起脂代谢紊乱早期伴有轻度矿物元素代谢改变,持续高脂饮食,脂代谢紊乱进一步发展,并伴有显著的矿物元素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39.
张为杰  刘锡仪  徐丽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46):135-137,I0004
目的:观察雌性大鼠切除卵巢后其下丘脑弓状核β-内啡肽免疫反应神经元和血清生长素、雌激素、降钙素及骨钙素水平的变化。 方法:实验于2004-03/2005-01在广东医学院生理学实验室完成。①将12只健康雌性未孕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只。卵巢切除术组大鼠在麻醉状态下完全切除双侧卵巢,牢固结扎剩余的子宫部分;假手术组大鼠不切除卵巢,仅切除卵巢周围小块脂肪组织。术后处理完全相同。②采用左心室灌注固定方法取胫骨及脑。通过检测大鼠胫骨上段骨组织形态计量学的变化判断骨代谢发生的变化。③用无菌注射器通过右心室取血,离心后取上层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血清上述激素水平的改变。④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下丘脑弓状核β-内啡肤免疫反应神经元的变化。 结果:①两组大鼠胫骨上段松质骨组织形态计量参数的变化: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卵巢切除组大鼠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宽度和骨小梁数量均明显减小[(22.1&;#177;3.3)%比(14.8&;#177;2.3)%,(41.2&;#177;8.8)比(30.8&;#177;3.9)μm,(5.5&;#177;0.8)比(4.3&;#177;0.7)个,P〈0.05或0.01],骨小梁分离度明显增大[(164.9&;#177;12.3)比(250.2&;#177;33.2)μm,P〈0.01]。②两组大鼠血清激素水平的变化:与假手术组大鼠比较,卵巢切除组大鼠血清雌激素、降钙素、生长素含量明显降低[(35.22&;#177;3.41)比(6.29&;#177;1.82)ng/L,(48.41&;#177;8.85)比(28.21&;#177;6.28)ng/L,(6.59&;#177;1.49)比(4.45&;#177;0.88)μg/L],骨钙素明显升高[(13.72&;#177;4.58)比(23.89&;#177;4.4)μg/L。③下丘脑弓状核β-内啡肽神经元的改变:卵巢切除组大鼠下丘脑弓状核β-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减少。 结论:弓状核β-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量的减少及生长素等钙调激素水平的改变,可能与骨质疏松的形成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移植骨在移植后骨矿物元素的动态变化。方法:实验于2005-03/11在广东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完成。①5个月龄SD大鼠16只,于颅顶骨正中用直径8.4mm的圆形钻取下全层骨片,将其修为直径4mm骨片(去除软组织)植入缺损的正中部位,②标准固体饲料饲养,饲料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定,每克饲料的无机盐含量为:钙:16.35mg,镁:2.90mg,锌:41.56μg,磷:4.60mg,硫:2.48mg,钴:1.58μg,锰:44.40μg。术后8周随机抽取6只大鼠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取出移植骨和邻旁正常骨,用原子分光光度计测定锌,铜,铁,钙,镁和锰的含量。术后12周将剩下7只大鼠同法处理。结果:13只大鼠进入结果分析,其余3只因伤口处有化脓现象而舍去。①术后8周移植骨骨矿物元素铜、钙、镁、锰均比邻旁正常骨降低[移植骨铜、钙、镁、锰依次为:(29.33±6.77)μg/g,(18.13±5.06)ng/g,(490.85±76.72),(58.06±10.60)μg/g,邻旁正常骨铜、钙、镁、锰依次为:(50.44±6.60)μg/g,(37.22±1.10)ng/g,(901.01±145.86),(82.10±17.66)μg/g,P<0.01或0.05];锌、铁则无明显变化(P>0.05)。②术后12周移植骨与邻旁正常骨相比,上述骨矿物元素含量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植骨经过12周生长后,骨矿物元素代谢渐趋于正常,与邻旁正常骨已无明显差异,表明钙,铜,锰,镁等骨矿物元素代谢参与了移植骨的生长过程,提示给接受骨移植者补充必需的骨矿物元素将有助于移植骨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