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9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152篇
预防医学   4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55篇
  1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于我院ICU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ICU机械通气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机械通气及ICU治疗时间、呼吸功能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ICU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 0. 05),机械通气及ICU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呼吸功能相关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ICU机械通气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表,能够减少通气治疗相关并发症,缩短ICU治疗时间,改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的血清尿素(UREA)、肝酐(Cr)、尿酸(UA)、胱抑素C(Cys-C)和β2微球蛋白(β2-m)及同型半胱氨酸(Hey)进行测定比较,旨在探讨其各项指标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及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PICU中人腺病毒( human adenovirus,HAdV)肺炎的病原学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PICU住院的HAdV感染患儿87例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咽拭子样本,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FQ-PCR)方法进行HAdV及其亚型检测,同时检测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合胞病毒、肠道病毒、偏肺病毒、博卡病毒、鼻病毒、肠道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副流感病毒等10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对HAdV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87例HAdV肺炎患儿中, HAdV-3感染占35.6%(31/87), HAdV-7感染占52.9%(46/87),HAdV-4感染占2.3%(2/87),8例未定型;病原体混合感染检出率为27.6%(24/87),其中87.5%(21/24)是2种混合感染,12.5%(3/24)是3种混合感染;与肺炎支原体发生混合感染的占50.0%(12/24),与人博卡病毒混合感染的占20.8%(5/24)。 HAdV-7感染患儿中73.9%(34/46)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而 HAdV-3感染患儿中51.6%(16/31)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χ2=4.045,P=0.044)。 HAdV-7感染患儿发生2个以上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的比例大于HAdV-3感染患儿[47.8%(22/46)vs.22.6%(7/31),χ2=5.027,P=0.025]。结论 HAdV是广州地区PICU感染的重要病毒病原,可导致重症肺炎。 PICU中发现3、7、4型HAdV感染,7型HAdV肺炎患儿所占比例和临床表现较3型更多、更危重。 HAdV与其他病原体发生混合感染的现象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在治疗早期乳腺癌时保乳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至2012年间进行治疗的30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病历,其中148例患者进行常规的改良根治术,152例患者进行保乳手术,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分析数据。对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生活质量评分等计量资料数据用(±s)表示,用t检验;术后3年生存率、手术并发症等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进行保乳手术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改良根治术组患者,其具体的差异表现在心理因素和身体因素(体能、身体疼痛、健康变化)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的生存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在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相对于传统的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更佳,能够更大程度的保证人体的美观,是一种适于推广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中学生人际宽恕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评价人际宽恕干预效果,为中学校园开展人际宽恕干预辅导、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人际侵犯动机问卷(Transgression Related Interpersonal Moilvations Scale-18,TRIM-18)、一般心理健康问卷(General Health Questionnaire-12,GHQ-12)对山东省济南、青岛、日照、滕州8所中学的578名中学生进行测评,然后选取其中64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为期8周的宽恕辅导干预,在此期间对照组不予处理.干预后对2组学生使用上述问卷再次施测.结果 相关分析显示,人际宽恕总分与心理健康总分呈正相关(r=-0.27,P<0.01).干预后,实验组人际宽恕总分、善意动机因子分增加,报复动机因子、回避动机因子、GHQ-12总分、焦虑抑郁因子、社会功能不良因子和丧失信心因子分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中学生人际宽恕有利于心理健康,实施人际宽恕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中学生人际宽恕水平,并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8月一2017年8月来我院进行头颈肿瘤外科治疗的81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则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1例,2.4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6例,15.00%)。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头颈肿瘤外科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其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促使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因此,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值得在头颈肿瘤外科护理中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miR-363-5p靶向三结构域蛋白14(TRIM14)对3种乳腺癌细胞系凋亡的影响。 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比较不同化疗药物诱导3种乳腺癌细胞(MCF-7、MDA-MB-435、MCF-12A)中miR-363-5p和TRIM14 mRNA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亚型乳腺癌组织TRIM14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TRIM14蛋白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363-5p与TRIM14的结合位点,通过干扰miR-363-5p和TRIM14研究miR-363-5p对3种乳腺癌细胞中TRIM14的调控作用。Pearson相关分析各亚型乳腺癌组织中miR-363-5p与TRIM14的相关性。 结果3种化疗药物均能促进细胞凋亡,化疗药物处理3种亚型乳腺癌细胞后miR-363-5p表达上升,TRIM14 mRNA表达下降。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发现TRIM14是miR-363-5p的靶基因。过表达miR-363-5p后,3种亚型乳腺癌细胞凋亡率上升,TRIM14蛋白和mRNA下降。敲低TRIM14后3种亚型乳腺癌细胞凋亡率上升,过表达TRIM14后3种亚型乳腺癌细胞凋亡率下降。3种亚型乳腺癌组织miR-363-5p与TRIM14表达呈负相关。 结论化疗药物诱导3种亚型乳腺癌细胞后miR-363-5p表达上升,miR-363-5p靶向抑制TRIM14表达,促进3种乳腺癌细胞系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综合分析肿瘤坏死因子(TNF)-α-850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AS)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PubMed、Ovid等数据库检索国内外已发表或未发表TNF-α-850位点基因多态性与AS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Meta分析对各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篇文献,包括205例病例和536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携有TT基因型[OR =3.90,95% CI(2.18,6.97),P<0.00001]或T等位基因[OR =4.74,95% CI(2.38,9.41),P<0.00001]的人群AS发病风险增高.结论 TNF-α-850位点基因多态性与AS易感性相关,携有TT基因型或T等位基因的人群是AS的高危人群.受纳入文献数量所限制,其结果尚需更多大样本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运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分析正常人及SLE患者血清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寻找与SLE疾病发病机制相关的蛋白质.方法 分别收集健康人及SLE患者血清各9例,同组血清等量混合,用试剂盒除去血清中的白蛋白和免疫球蛋白,再经除盐浓缩后,将血清样品采用固相pH梯度(IPG)双向凝胶电泳(2-DE)分离正常人及SLE患者血清的总蛋白质.凝胶经考马斯亮蓝染色显色后,利用Analysis2d软件对获得的蛋白图谱进行分析,寻找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进行鉴定,分析差异蛋白点.结果 对照组凝胶共检出蛋白点648个,患者组检出639个.对照组凝胶蛋白点匹配率84.5%,患者组凝胶蛋白点匹配率82.5%.通过比较分析,差异表达蛋白质点数为92个,有52个蛋白点在SLE患者组表达上调,40个表达下调,有14个点的表达水平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质谱鉴定共鉴定5个蛋白质.通过文献研究显示,我们鉴定的部分蛋白在SLE的发病机制中起潜在的作用.结论 在SLE患者血清中存在着差异血清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能是SLE发病的内在因素,并且在SLE的疾病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作为新的血清标志物和潜在的自身抗原.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gA、TGF-β1和HA、PⅢP进行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一般资料1.1.1病人组:42人(男22,女20),均为我院感染科经临床明确诊断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包括体征、B超、CT和实验室有关乙肝的诊断项目,HBsAg为阳性,其诊断标准符合1995年北京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