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36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282篇
预防医学   184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107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我校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直接指导下,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主人翁姿态,紧紧围绕科教兴市、教书育人这个中心,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在教学、科研、临床、育人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为我校创造两个文明和保持我校改革、稳定、发展的大好局面作出了贡献。 我校经过40多年的发展,专业学科门类较齐全,师资力量较雄厚,教学实验手段较先进,已初步形成一流的办学规模与办学实力。我校的科技人员比例较大,占到全校教职工的90%以上,具有高级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新辅助结合手术切除治疗ⅢA-N 2 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1 月至2013年7 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收治的术前明确单侧纵隔淋巴结(且淋巴结短径≥ 1 cm)转移(ⅢA-N 2 期),经新辅助治疗后再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l ung cancer ,NSCLC )91例患者。总结并分析经术前新辅助治疗的反应率以及患者的生存情况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3 年和5 年总生存期(OS)分别为57.7% 和34.2%;3 年和5 年无病生存期(DFS)分别为37.9% 和30.5% 。在OS和DFS 方面,R 0 和R 1 组之间(P = 0.118;P = 0.369)、新辅助化疗和放化疗组之间(P = 0.771;P = 0.953)、临床反应和无反应组之间(P =0.865;P = 0.862)以及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组之间(P = 0.685;P = 0.208)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肺叶切除及术后病理性淋巴结降期的患者分别优于相应地扩大性切除(P = 0.023;P = 0.024)和未降期(P = 0.036;P = 0.025)的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肺叶切除和术后病理性淋巴结降期为有利的预测因子。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淋巴结降期为术后DFS 的有利预测因子;无吸烟史及肺叶切除为OS的有利预测因子。结论:术前新辅助治疗ⅢA-N 2 期NSCLC 是可行的,能有效地使肿瘤大小及淋巴结降期,预后较为满意;预测预后方面,术后病理性降期要比临床反应更有意义;可行根治性肺叶切除及有病理性淋巴结降期的患者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齐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齐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87.5%)优于对照组(77.5%),且2组较治疗前都有明显改善(P0.05)。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齐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确切,改善腰部疼痛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临床意义及其预后价值.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29例Ⅰ期NSCLC组织中TTF-1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TTF-1在Ⅰ期NSCLC中阳性表达率为64.3%,其中在肺腺癌中的阳性率高于其他亚组(x2=25.231,P<0.001),低年龄组(<60岁)高于高年龄组(≥60岁)(x2=4.581,P=0.032)、女性组高于男性组(x2 =4.900,P=0.027)及肿瘤的分化程度较高组(中分化、高分化)高于较低分化组(x2=11.519,P=0.019).TTF-1阳性组和阴性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期(DFS)及总生存期(OS)分别为38.9个月对27.8个月(P =0.023)及64.10个月对50.68个月(P=0.013).Cox回归分析显示,TTF-1阳性表达(P =0.005),肿瘤分化程度(P=0.044)是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TTF-1阳性表达患者预后较好.TTF-1阳性表达、肿瘤分化程度为Ⅰ期NSCLC预后独立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双源CT低管电压冠状动脉成像技术的应用价值及不同心率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 对323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进行双源CT低管电压(100 kVp)和常规管电压回顾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增强扫描,检查前不使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按患者扫描时的平均心率对低管电压组201例进行分组,≤59 次/min为A组(50例),60~69次/min为B组(64例),70~91次/min为C组(62例),≥91次/min为D组(25例)。对照组(管电压120 kVp)为E组(122例)。评价各组的最佳重建时相图像,记录各组的增强扫描序列的螺距、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剂量(E)值,比较各组患者的扫描螺距、图像质量评分和辐射剂量值等,分析心率对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结果 A~D 4组螺距分别为(0.24±0.03)、(0.29±0.04)、(0.33±0.05)、(0.38±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2.57,P<0.05);A~E 5组CTDIvol值分别为(21.59±7.97)、(20.24±6.03)、(18.23±7.55)、(18.14±5.75)、(38.62±16.21)mGy(F=85.16, P<0.05);E值分别为(5.31±2.18)、(4.85±1.70)、(4.49±1.86)、(4.37±1.50)、(8.75±4.07)mSv(F=44.83, P<0.05);图像评分分别为(4.65±0.46)、(4.55±0.53)、(4.55±0.53)、(4.47±0.72)、(4.66±0.44)分(F=1.89,P>0.05)。结论 双源CT低管电压(100 kVp)技术冠状动脉成像在不控制心率情况下可获得较好的图像质量;在自动心电门控剂量窗时,中低心率对辐射剂量的影响较小,高心率可使有效辐射剂量降低,但获得优质图像质量的可能性减小。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修建和完善防鼠设施对控制鼠密度的重要性。方法对5个农场鼠重点危害场所,检查所有通向室内的门、窗、下水道等8处通道口,有无防鼠设施以及是否完善,并调查2009年以来的鼠密度资料。结果 5个农场除2家在下水道修建防鼠网外,其他通道均未采取有效防鼠设施,重点房间防鼠设施不合格率最高的为37.6%,最低的为21.8%。2009年以来5个农场虽然每年基本上都采取2次大面积药物灭鼠,但鼠密度都存在着灭前高、灭后低的迹象,不能长久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加强防鼠设施建设,提高其防鼠能力是控制室内鼠密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7.
目的合成羟哌酯并测定其药效。方法2-羟乙基哌啶和氯甲酸仲丁酯反应制备羟哌酯,按照GB/T13917.9—2009方法对其进行实验室和现场药效测试。结果2-羟乙基哌啶和氯甲酸仲丁酯反应制备羟哌酯,摩尔收率为82%;实验室药效测试20%羟哌酯0.240mg/cm。剂量,对白纹伊蚊有效保护时间为11h,现场应用对蚊虫有效保护时间为9h。结论羟哌酯化学性质稳定,驱蚊效果好,使用安全,生产成本低,作为防蚊驱避剂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8.
浙江省动物米库尔新埃立克体及其16S rRNA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3年Kawahara等[1]从日本Mikura岛野生褐家鼠中分离得到新埃立克体.在此之前,已有研究在荷兰蓖子硬蜱和中国广州褐家鼠中检测到相似的16S rRNA[2,3].2010年,瑞士首次报道在1例患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热患者血中检测到米库尔新埃立克体16S rRNA基因[4],之后德国2例严重发热患者被确诊为米库尔新埃立克体感染[5].2008年在中国浙江野生啮齿动物中也检测到米库尔新埃立克体16S rRNA基因(GenBank登录号:HM439431).本研究对浙江省动物米库尔新埃立克体的自然感染状况及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9.
目的筛选几种油基拟除虫菊酯复配气雾剂,在实验室观察其对淡色库蚊、家蝇和德国小蠊的杀灭效果。方法根据GB/T13917.2-2009,用圆筒法测定气雾杀虫剂对3种昆虫的半数击倒时间(KT50),根据GB/T13917.10-2009,测试模拟现场实验效果。结果对淡色库蚊的杀灭实验中,1号和3号配方的KT50均<1min,其他2种配方均<2min;对家蝇的杀灭实验中,3号配方的击倒时间最短,为0.90min,其他3种配方均<2min;对德国小蠊的杀灭实验中,KT50值均<1min;3种试虫的24h死亡率均为100%。模拟现场实验中,4种配方对3种试虫的1h击倒率和24h死亡率均为100%。结论 4种复配杀虫剂配方均达到了快速杀灭蚊、蝇和蜚蠊的效果,可以进入下一步实验。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一种光触媒消毒机对物体表面和实验室空气的消毒效果。方法采用模拟现场消毒试验和理化分析方法,检测消毒机开启时紫外线辐射照度、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效果、对气雾室空气中白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及对密闭房间空气中自然菌的杀灭率。结果该光触媒消毒机内紫外线辐射照度为1061μW/cm^(2)。启动该消毒机作用3 min,对距离1 m处物体表面污染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的杀灭对数值≥3.00;消毒机作用30 min对实验室内空气中白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达99.98%,消毒机作用60 min,对自然菌的杀灭率达98.63%。结论该光触媒消毒机对物体表面和室内空气均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