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2篇
  免费   304篇
  国内免费   110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50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65篇
口腔科学   42篇
临床医学   645篇
内科学   264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78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80篇
综合类   1040篇
预防医学   455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402篇
  8篇
中国医学   415篇
肿瘤学   80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156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174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228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84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66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目的探讨中国浙江地区汉族人群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m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W)基因-173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分布。方法收集浙江地区142名无血缘关系健康个体的静脉血,提取DNA,分别应用四引物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ntem,ARMS)法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方法对MIF基因-173位点SNP多态性进行分型,并将PCR产物克隆及测序鉴定。结果MIF基因-173位点检测到3种基因型,其基因型分布皆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四引物ARMS法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两种方法结果完全一致。统计分析显示,中国汉族人MIF基因-173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与欧洲白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日本人群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引物ARMS法是一种准确、快速和经济的SNP测定方法。MIF基因-173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具有种族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2.
对30例膨胀型肝癌和20例浸润型肝癌作病理组织学分析,并对20例膨胀型和浸润型肝癌进行超微结构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显示,膨胀型肝癌的生物学特性和浸润型肝癌显著不同。膨胀型肝癌癌组织分化较好、侵袭性较小、增殖程度较低、癌巢周围基膜发育良好、瘤结节周围均有包膜而呈膨胀性生长,但包膜内浸润的微癌灶十分常见,多达70%。提示此型有潜在的较强侵袭性和向浸润型肝癌转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43.
目的:采用条件性基因敲除技术构建造血系统间隙连接蛋白43(Cx43)基因敲除(Cx43~(-/-))小鼠模型,并探讨Cx43在维持造血细胞自我更新及功能稳定中的作用。方法:将引进的2对转基因小鼠Cx43 loxP/loxP和Lyz-Cre/+杂交,选取F1雌性子代Cx43 loxP/-_Lyz-Cre/+与雄性Cx43 loxP/loxP合笼回配,提取所获得子代小鼠鼠尾组织基因组DNA,采用PCR方法鉴定小鼠基因型,RT-PCR方法筛选Cx43~(-/-)小鼠,同时分析小鼠不同器官中Cx43基因的表达差异;该类小鼠经5-氟尿嘧啶(5-FU;125 mg/kg)处理,在化疗前及化疗后第5、10和15天经眼球取血分析其血象变化。Cx43~(-/-)及Cx43~(+/+)小鼠予7.5 Gy(~(60)Co-γ)的致死量照射,剂量率1 Gy/min,照射后6 h分别给予事先准备就序的骨髓细胞,每只3×10~6细胞于尾静脉注入,2周后处死小鼠检测造血是否重建:分离股骨切片后,收集骨髓细胞进行细胞表型分析(选用的单抗为CD45R、Gr-1、CD4、 CD8a、TCRαβ、Mac-1、抗sIgM、TER119、Sca-1及CD117);同时进行体外造血细胞集落实验观察造血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结果:本研究通过2种转基因小鼠间杂交和回交,成功获得造血系统选择性Cx43基因敲除小鼠;该类小鼠骨髓及外周血细胞无Cx43表达,参与造血的组织,如肝脏和脾脏中Cx43表达也显著下调(P0.01),而心脏和肾脏的Cx43表达则无影响,小鼠成年后外周血象分析并无明显异常,但应急代偿能力下降,经5-FU处理后,其造血功能恢复显著减缓,处理15 d后,Cx43~(+/+)小鼠造血功能已接近正常水平,而Cx43~(-/-)小鼠仍无明显的恢复迹象,血红蛋白、白细胞及血小板仍处低位,2者差别有统计学显著性(P0.01);体外集落试验也证实Cx43~(-/-)小鼠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能力下降,其CFU-GM或CFU-E集落数均明显少于Cx43~(+/+)小鼠(P0.01),但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Cx43~(-/-)小鼠骨髓中Lin~-/c-Kit~+/Sca-1~+细胞亚群数量与Cx43~(+/+)小鼠相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显著性;Cx43~(-/-)小鼠在化疗或移植后其骨髓造血功能重建均延迟,且化疗15 d后骨髓切片及涂片均证实其骨髓中造血细胞增生程度明显降低,脂肪组织显著增多,而且T、B细胞发育也有异常。此外,其外周血中CD4~+CD8~+细胞比例比野生型小鼠增多(P0.05),但CD4~+T细胞显著减少(P0.01),尤其是TCRαβ亚群细胞减少最为明显(P0.01)。同样,Cx43~(-/-)小鼠外周血中CD45R~+sIgM~-细胞亚群比例与野生型小鼠相比显著减少(P0.01)。结论:骨髓中Cx43基因表达在造血干/祖细胞发育(尤其是应急状态时)具重要作用,敲除Cx43基因后造血干/祖细胞增殖减缓,造血及免疫重建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44.
目的:介绍抗人DR5单抗YM366EC-阿霉素结合物的制备及其细胞毒作用,以探讨YM366EC作为内源性导向载体的可能性。方法:采用氧化葡聚糖(Dex)T-40作为中介载体,联结抗人DR5YM366EC与阿霉素(ADR)制备交联物366EC-Dex-ADR,交联物中ADR与366EC的克分子比为71:1。经ELISA测定交联物的抗体活性大部分保持。MTT法体外测定其细胞毒性。结果:交联物对表达DR5受体的肿瘤细胞处理24小时的IC50是游离ADM的5倍,并且和肿瘤细胞DR5受体表达相关。结论:YM366EC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结合物对肿瘤细胞有选择性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45.
作者对太原市部分事业单位女职工妇女病普查结果及宫颈疾病与人流次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女职工患病率66.84%。宫颈疾病患病率与人流次数的关系经卡方检验,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提示,采取可靠的避孕措施,减少人流次数,有利于妇女健康、优生优育和计划生育的落实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基因-572C/G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频率、与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MI)易感性的关系、对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影响以及初步对该位点基因变异进行功能性分析。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232例MI患者和260名正常对照者IL6基因-572C/G多态性进行了分析,观察了该基因多态性对冠脉病变程度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产生IL6能力的影响。结果中国汉族人群存在IL6基因-572C/G多态性;两组人群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MI组CG+GG基因型频率、G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基因型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G等位基因携带者息MI的风险是CC基因型的1.68倍(95%CI:1.17—2.41,P〈0.01);-572C/G多态性在单支、双支、三支冠脉病变组间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等位基因携带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刺激24h PBMC产生IL6的能力明显高于CC基因型(P〈0.05)。结论IL6基因-572G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汉族人MI的易感因子,这可能与携带该等位基因的人群存在IL6水平的高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7.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以腹痛、大便含水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肠道病变。该病病理机制复杂,由多因素共同促成。其中,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在IBS-D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肠黏膜细胞间紧密连接(TJ)主要由闭合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s)及闭锁小带蛋白(ZOs)组成,是机械屏障的重要成分,可显著影响黏膜功能。现代医学认为该病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治疗常以对症处理,疗效往往不尽人意。中医学认为,肠黏膜上皮屏障功能与“脾为之卫”理论相对应,较多研究报道中药活性成分及复方可通过调控TJ蛋白恢复IBS-D大鼠肠上皮屏障功能,降低其通透性,减少肠腔内水和电解质渗出,从而改善症状。该文综述了TJ及其关键靶点蛋白与IBS-D的关系,以明确TJ在IBS-D病理生理的关键作用。同时,对靶向调控TJ从而可能治疗IBS-D的中医药进行总结,以期为IBS-D的治疗及进一步的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8.
溃疡性结肠炎(UC)主要发生于结直肠,该病病理机制复杂,与肠道的不可控性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当前,西医主要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减轻肠道炎症,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阻遏UC的进展,但不良反应较大。越来越多研究证实,中医药防治UC具有明显的优势,可显著降低该病复发率。细胞焦亡是一种新型细胞死亡方式,可破坏细胞结构,释放胞内促炎物质,介导UC肠道免疫反应。研究人员认为中医药对细胞焦亡的干预主要表现为促进细胞焦亡(损其有余)和抑制细胞焦亡(补其不足),这与调节阴阳相一致。其中,中药主要通过抑制细胞焦亡(补其不足),减轻肠道免疫反应,起到治疗UC的作用。近年来,业界开展了大量研究探索中药通过调控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焦亡通路治疗UC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NLRP3焦亡通路是中药治疗UC的关键靶通路。但目前尚缺乏关于中药抑制NLRP3焦亡通路进而治疗UC的全面系统的总结。该文以“细胞焦亡”“NLRP3”“溃疡性结肠炎”及“中药”等为关键词,检索和分析近年来该领域中英文文献,发现调控NLRP3焦亡通路的中药主要包括清热燥湿类、调和气血类、行气通腑类和健脾祛湿类,这可为科研...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丽水社区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1997年5月和1999年5月在丽水城关镇社区8万人群中进行了2次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随机抽样调查,并应用EPI-INFO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综合干预措施收到了一些近期效果。社区人群有关心脑血管疾病的知识和态度出现了好的变化。对综合干预措施依从必表所提高。结论 以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为主导的综合干预措施是社区人群心脑血管病防治的基础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评估九种人工阴道成形术式的远期效果 ,为临床医师选择术式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病历的回顾、患者的复诊及信访了解接受阴道成形手术患者对术后阴道分泌物性状、性生活满意度及自觉症状等 ,评价不同阴道成形术的效果。结果 :前庭粘膜上提法最接近正常生理状态 ,其次是腹膜代阴道法 ,羊膜代阴道法最简单 ,肠管代阴道法个别有肠粘膜脱垂及时有腹痛发生 ,且分泌物较多。结论 :远期效果最理想、最受病人欢迎的人工阴道成形术是前庭粘膜上提法 ,其次腹膜代阴道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