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从多种合成树脂中筛选出胆红素吸附率高且安全性好者以清除腹水中的胆红素。方法10种待测吸附树脂,1^#、2^#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功能基团为-NH2;3^#、4^#为大孔吸附树脂(孔径20~50nm);5^#为NK-107树脂,7^#为NK-110树脂;6^#为大孔吸附树脂(孔径30~50nm,极性,聚苯乙烯);8^#为阳离子交换树脂(丙烯酸),功能基团为-COOH;9^#为大孔强碱性苯乙烯阴离子交换树脂,功能基团为-N^+(CH3)3;8^#、9^#树脂按1:1比例混合为10^#。树脂筛选按1:10比例加入腹水(体积比),计算吸附率,实验重复6次。安全性测定:①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扫描树脂浸液上清,测定溶出物;②以家兔升温法检测热原。结果3^#、5^#、7^#、8^#、9^#、10^#树脂的DBiL与IBiL吸附率均较高。以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3^#、5^#、7^#、8^#、9^#、10^#6种树脂浸液的上清,结果显示基本不含有溶出物;经家兔升温法行树脂热原测定,3^#树脂不符合测定规定,其余树脂均符合测定规定。结论5^#、7^#、8^#、9^#、10^#树脂吸附率较高且安全,可进一步试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2.
原发性肝细胞癌脑转移病例临床较为罕见,患者预后较差.本院先后收治3例肝癌脑转移患者,经过诊治及悉心护理,随访至 2016年12月31日,3例均已死亡,脑转移后生存时间分别为20个月、5天和1个月.根据此类病例的诊治经过和临床护理,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就该病例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和护理指导等进行探讨,以期为类似病例的诊疗、护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护理程序在预防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跌倒中的应用,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方便性抽样选择2012年1-12月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外科4个护理单元住院的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护理程序对其进行防跌倒安全管理.结果 实施后患者跌倒发生率和护理工作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提高(P〈0.05).结论 应用护理程序降低了肝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跌倒发生率,为高危患者提供了安全保障,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74.
目的观察改良微创漏斗胸矫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6例漏斗胸患儿行改良微创漏斗胸矫治术(微创组),另选取38例漏斗胸患儿行传统部分胸骨肋软骨切断抬高术(传统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疼痛率为19.4%低于传统组的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发生少量气胸3例,传统组7例。结论改良微创漏斗胸矫治术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术后不适感轻、技术简单、易于掌握,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75.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是一组常见疾病,系由恶性肿瘤或转移淋巴结压迫、侵犯胆管而引起的梗阻性黄疸,主要包括原发性胆管癌、胆囊癌、壶腹周围癌、胰头癌、肝细胞癌及其他转移癌等,其中胰腺癌最为常见[1-2]。该类患者就诊时多已属晚期,仅少数可接受根治性手术,且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病死率均较高[3-4]。部分患者主要死于黄疸、胆道感染和脓毒血症[5]。目前恶  相似文献   
76.
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二次插管常见原因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是生命支持的重要手段,也是急诊和危重患者呼吸道开放的基本方法之一,但随着气管插管的留置时间延长,给患者带来的呼吸道压伤、感染、不舒适及管道的阻塞、扭曲、脱落机会等也随之增加。因此,及早撤机、拔管是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的重要途径;顺利脱机拔管更是机械通气治疗成功的标志。大多数患者在拔管后能顺利康复,而部分患者因各种原因需再次行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77.
我院所做2例经胸骨后胃食管重建术治疗食管化学烧伤食管疤痕狭窄,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Modified Seldinger Technique,MST)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时选择上臂贵要静脉或肱静脉的可行性优势,为寻找最佳的PICC穿刺静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80例预行PICC的晚期癌症患者,被随机分为贵要静脉组和肱静脉组,每组各40例,穿刺前分别测量自然状态下穿刺部位同水平面两组血管的内径及距皮肤表面距离,比较两组患者PICC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合并症以及肿瘤类型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与肱静脉相比,同水平面的肘上贵要静脉内径大(4.979&#177;0.659 mm vs. 4.056&#177;0.713mm),距皮肤表面距离短(6.390&#177;1.844mm vs. 10.195&#177;2.111mm),且穿刺术中出血少(1.090&#177;0.215g vs. 1.403&#177;0.234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lt;0.001),但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 (p=0.644)。所有80例患者均被成功置入PICC导管,置管成功率均为100%;尽管一次穿刺成功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166),但贵要静脉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要高于肱静脉组(97.5% vs. 90.0%)。结论:超声引导联合MST肘上PICC置管,经贵要静脉置管具有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术中出血的优势,PICC置管时,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79.
目的 :了解妇科医护人员对加速康复外科的认知及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情况,探索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实践的障碍因素,为指南的推进实施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理论域框架制定访谈提纲,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根据目的抽样法选择来自北京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妇科的医护人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运用主题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采用ATLAS.ti 8软件进行资料管理、编码及归纳。结果 :结合理论域框架,提炼出3个加速康复外科临床应用的障碍因素:加速康复外科知识的理解与获取;专业人员的协作与支持;实践加速康复外科的氛围与资源。结论 :医护人员应结合科室具体情景采取有效措施及策略,帮助相关人员有效获取加速康复外科知识,加强专业人员间的多学科协作,为加速康复外科应用和推广创建良好的实践环境,从而提高妇科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医疗服务质量,加速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