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4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采用常用的九种出凝血试验对皮肤紫瘢患者30例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血小板减少者12例(40%);血小板功能不良者9例(30%);血管壁缺陷者2例(6.6%)。凝血障碍者2例(6,6%)单纯性紫5例(166%)认为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功能不足是常见原因,其病因主要为药物和病毒。  相似文献   
102.
背景:生长分化因子5是软骨与骨组织形成、发育的重要调解因子,在诱导软骨形成,促进骨、软骨、肌健韧带损伤修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目的: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体外转染真核表达质粒pcDNA 3.1(+)/生长分化因子5,检测与软骨形成分化相关的细胞外基质及蛋白多糖的表达。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8-03/12在武汉协和医院中心实验室完成。 材料:雄性昆明种小鼠20只,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生长分化因子5真核表达质粒pcDNA 3.1(+)/生长分化因子5为自备。 方法: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分离培养小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取传至第3代细胞接种到6孔板,在细胞生长到90%融合时开始转染。设立3组:转染组采用LipofectamineTM2000进行脂质体介导pcDNA3.1(+)/生长分化因子5重组质粒瞬时转染;空质粒组转染空质粒pcDNA 3.1(+);空白对照组只加入等量脂质体,其余步骤相同。 主要观察指标:转染后72 h通过RT-PCR及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生长分化因子5基因与蛋白的表达鉴定转染是否成功,同法检测软骨基质Ⅱ型胶原的表达,转染后14 d阿尔辛蓝染色检测蛋白聚糖的表达。 结果:转染组有一大小为219 bp的特异性扩增条带,骨髓基质干细胞胞浆内呈棕色阳性染色;而空质粒组、空白对照组均未发生生长分化因子5基因转录,无特异性扩增条带,且细胞胞浆未见明显染色。转染组可检测到Ⅱ型胶原基因的表达,基因大小225 bp,Ⅱ型胶原细胞胞浆中可见棕黄色染色;空质粒组、空白对照组均未检测到Ⅱ型胶原基因的表达,SP染色均无明显染色。阿尔辛蓝染色后转染组细胞呈蓝染,空质粒组、空白对照组均未见明显异染性着色。 结论:pcDNA3.1(+)/生长分化因子5转染骨髓基质干细胞能显著增加Ⅱ型胶原及蛋白聚糖的表达,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向软骨细胞方向分化。  相似文献   
103.
我国学校传染病流行/暴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 了解我国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流行/暴发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加强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我国学校和托幼机构进行抽样,对抽中的280所学校和托幼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 2005-2006年学校传染病流行/暴发报告发生率为12.86%,农村中学的发生率最高,为30.43%;主要病种为水痘、腮腺炎、流感.学校使用自备水、无缺勤登记制度、食堂工作人员无健康证以及使用非卫生厕所是学校传染病流行/暴发的危险因素.结论 影响学校发生传染病流行/暴发的主要因素包括学校的管理状况及硬件配置.各地应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卫生监督工作,提高学校传染病的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滑动平均法(SAM)的改良及其在大肠埃希菌头孢他啶耐药性拟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滑动平均法进行改良得到滑动平均改良法(ISAM)。收集1996~2008年期间国内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献报道大肠埃希菌头孢他啶耐药性数据。分别用SAM与ISAM对数据进行拟合与分析,以RSE、MAD、ARE判断拟合效果。结果:共收集1996~2008年期间国内大肠埃希菌头孢他啶耐药相关文献386篇,数据910条。ISAM计算所得RSE、MAD、ARE值均最小。结论:ISAM拟合效果优于SAM,ISAM拟合结果显示1996~2008年期间国内大肠埃希菌头孢他啶耐药性呈上升趋势。可考虑加强联合用药,适当更换药物以防止耐药率进一步上升,以减少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利用热压伤废弃指未坏死皮肤二期修复手部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6—2018-06诊治的15例手部热压伤,一期将毁损指未坏死皮肤制成剔骨皮瓣、皮管,二期利用废弃指皮肤修复虎口皮肤缺损4例,修复手掌皮肤缺损3例,修复邻指皮肤缺损8例。结果6例创面完全利用废弃指皮肤修复获得愈合,9例利用废弃指皮肤修复部分骨质肌腱外露创面,其他创面行皮瓣转移或植皮,创面均愈合。1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6(3~15)个月。植皮获得愈合。结论有效利用废弃指未坏死皮肤修复手部热压伤创面,不增加新的创伤,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血乳酸水平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04例体外循环心脏患者经手术后分为生存组(n=394)与死亡组(n=10),分别于转机前、转中阻断升主动脉后、停机时、术后24 h记录乳酸浓度,分析围术期血乳酸水平变化趋势与性别、年龄、阻断时间及生死预后的关系。结果术中体外循环停机时及术后24h对应的死亡组乳酸值(3.65±0.49、3.93±0.49)明显高于存活组乳酸值(1.77±0.03、2.79±0.05)(P<0.05);≤14岁的患者在手术中阻断升主动脉后的乳酸水平(2.82±0.04)、体外循环停机时乳酸水平(3.10±0.05)、术后24 h乳酸水平(1.94±0.03)均高于年龄>14岁的患者各时点对应的乳酸水平(1.56±0.05、2.01±0.07、1.52±0.08)(P<0.05);升主动脉阻断时间大于120 min组停机时乳酸值(3.47±0.49)及术后24 h的乳酸值(3.24±0.75)明显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意义(P<0.05);性别与乳酸水平无明显相关,统计学上无意义。结论动态血气分析反映乳酸水平及趋势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为临床评估及判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观察非接触共培养条件下脊索细胞对类软骨细胞增殖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无菌条件下取4只4周龄日本大白兔胸腰段脊柱,获取髓核组织,酶消化法及不连续密度梯度法分离纯化的脊索细胞及类软骨细胞.取第2代类软骨细胞与脊索细胞按1:1的比例接种于共培养装置Transwell小室中,将单层培养的类软骨细胞设为对照组.培养1、3、7、10 d后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免疫荧光法鉴定细胞表型,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检测Ⅱ型胶原、蛋白多糖的表达.结果 成功分离纯化、获取脊索细胞及类软骨细胞.镜下观察见原代脊索细胞体积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10 ~ 15 μm,胞质内含较多大小不等的囊泡;原代贴壁的类软骨细胞体积较脊索细胞小,呈短梭形,直径4 ~6 μm.随着非接触共培养时间的延长,类软骨细胞增殖明显加快,以共培养7、10 d明显(P<0.05);Ⅱ型胶原、蛋白多糖的表达量也逐渐增高.结论 脊索细胞能促进髓核类软骨细胞的增殖,其可能在阻止椎间盘退变的发生中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8.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中药归经的历史、原理、临床应用、现代研究等进行了概述,为中药现代化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09.
中国内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中国内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方法 以2013年以来我国内地报告的确诊H7N9禽流感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病例的时间、空间和人群分布特点.结果 截至2014年6月4日中国内地共确诊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433例,死亡163人.2013年3-4月及2014年1-2月分别为2个发病高峰.病例分布在14个省(市),报告病例数前五位的省份为浙江、广东、江苏、上海、湖南,占总报告病例数的85%;病例年龄1~91岁(M=58岁);男性占70%.82%的病例在发病前有活禽相关的暴露史.共发生14起聚集性病例,其中9起发生人传人的可能性大.结论 中国内地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有较明显的季节分布特点,同时呈现一定的区域聚集性;感染人群以老年人为主,男性多于女性;感染来源主要为禽类.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了解重庆市城区农民工中男男性行为者(MSM)的人群特征、艾滋病性病相关知识、态度及性行为方式等。方法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农民工中的MSM进行深入访谈。结果共访谈12名农民工MSM,他们经济条件差,居住环境简陋,境遇性MSM广泛存在;文化程度较低,艾滋病性病健康知识匮乏;健康意识薄弱,同性高危性行为较多;婚姻压力大,已婚MSM多,与异性发生高危性行为多;专门聚集活动场所较少,更倾向于在公共场所寻找陌生性伴;艾滋病相关服务可及性较差。结论农民工MSM的艾滋病性病防治现状不容乐观,需加强对该人群的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