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150篇
  免费   9550篇
  国内免费   5807篇
耳鼻咽喉   743篇
儿科学   1827篇
妇产科学   668篇
基础医学   5833篇
口腔科学   1881篇
临床医学   12155篇
内科学   8499篇
皮肤病学   1415篇
神经病学   1761篇
特种医学   3709篇
外科学   9035篇
综合类   26715篇
现状与发展   25篇
预防医学   11412篇
眼科学   1001篇
药学   11598篇
  131篇
中国医学   9802篇
肿瘤学   4297篇
  2024年   281篇
  2023年   1182篇
  2022年   2947篇
  2021年   3654篇
  2020年   3228篇
  2019年   1691篇
  2018年   1810篇
  2017年   2623篇
  2016年   1888篇
  2015年   3703篇
  2014年   4869篇
  2013年   6099篇
  2012年   9129篇
  2011年   9499篇
  2010年   8700篇
  2009年   7738篇
  2008年   8069篇
  2007年   8027篇
  2006年   6928篇
  2005年   5420篇
  2004年   3857篇
  2003年   3207篇
  2002年   2419篇
  2001年   2361篇
  2000年   1785篇
  1999年   583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00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56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为构建大数据背景下公立医院医疗服务审计模型,文章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样本医院,提出了审计模型设计思路,分别梳理了医疗服务价格、药品购销存、耗材购销存3类审计的相关规则和建模步骤,并应用所建模型对业务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及时发现了医院潜在风险、业务疑点,提高了内部审计精准度、时效性以及风险预测能力,促进了医院精细化管理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血清叶酸与RAR - β、MGMT 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交互效应。方法 基于课题组建立于山西省(介休市和阳曲县)的已婚妇女人群队列,选取2014年6月 - 9月病理学确诊的CIN患者(CINⅠ147例、CINⅡ/Ⅲ 134例)及正常宫颈妇女(156例)为研究对象。收集全部对象人口学特征及相关因素,采集空腹静脉非抗凝血与宫颈脱落细胞。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叶酸浓度,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基因CpG岛甲基化状态,导流杂交法判定HPV感染状况。采用Kruskal - Wallis H检验、χ2检验、趋势χ2检验进行资料分析,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和交互作用指标评价交互效应。结果 血清叶酸在NC、CINⅠ和CINⅡ/Ⅲ组总体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血清叶酸(≤23.13 nmol/L)可增加CINⅠ和CINⅡ/Ⅲ的发生风险(OR = 6.78,95%CI:3.75~12.26;OR = 64.13,95%CI:18.34~224.20),且随病变进展,血清叶酸逐渐降低(χ2趋势 = 92.69,P<0.001)。CIN组RAR - β、MGMT CpG岛甲基化率均高于NC组,且甲基化率随病变进展逐渐上升(χ2趋势 = 20.19,P<0.001;χ2趋势 = 15.35,P<0.001)。在各组中低血清叶酸与RAR - β、 MGMT CpG岛高甲基化均呈正相加交互作用(CINⅠ:S = 2.23,95%CI:1.63~8.08,S = 1.21,95%CI:1.01~10.01;CINⅡ/Ⅲ:S = 2.43,95%CI:1.72~6.80,S = 2.83,95%CI:1.55~8.10),但未显示相乘交互作用(P>0.05)。结论 低血清叶酸和RAR - β、 MGMT CpG岛高甲基化均可增加CIN的风险,且可能存在相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分析视屏暴露和户外活动与幼儿睡眠的相关性,为预防和干预儿童睡眠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已建立的马鞍山市母婴健康出生队列,对2015年6月—2016年6月出生的单胎活产儿,随访至2岁,收集社会人口统计学、视屏暴露、户外活动和睡眠情况的资料。共获得有效问卷1 575份,男童833人,女童742人。使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幼儿睡眠质量差的发生率为26.16%;电视打开时间(不一定在看)≥2 h/d、看电视≥1 h/d、玩手机≥30 min/d分别占50.73%、45.21%和26.03%,户外活动≥2 h/d的比例为71.30%;去户外场所的频率≥2次/周和在户外场所≥1 h/次的比例分别为76.31%和37.71%。调整人口统计学等混杂因素后,打开电视时间(不一定在看电视)≥2 h/d(OR=1.40,95%CI:1.11~1.77)、看电视时间≥1 h/d(OR=1.39,95%CI:1.11~1.75)、玩手机时间≥30 min/d(OR=1.55,95%CI:1.21~1.99)均会增加幼儿睡眠质量差发生的风险;去户外场所的频率≥2次/周(OR=0.72,95%CI:0.55~0.93)和在户外场所时间≥1 h/次(OR=0.78,95%CI:0.62~0.99)则能降低发生幼儿睡眠质量差的风险。结论 幼儿睡眠问题存在一定比例,视屏暴露和户外活动均与幼儿睡眠相关,在儿童保健门诊中应对家长进行科学指导,减少视屏暴露时间,增加户外活动,以减少儿童睡眠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4.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得以大幅提升,但由于胎龄不足,早产儿相比足月儿不良神经发育结局发生的风险比例增高,神经发育问题逐渐成为早产儿早期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中晚期早产儿约占早产儿总人数的80%,但目前极早产和超早产与神经发育障碍相关性的研究较多,中晚期早产与神经发育障碍相关性的研究较少。本文对中晚期早产儿神经发育结局进行综述,为临床早期评估中晚期早产儿神经发育状态提供依据。通过胎盘-脑轴生物标志物预测中晚期早产儿神经发育结局,对开展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5.
乌梅丸载于《伤寒杂病论》厥阴篇,历代医家多认为其有温脏安蛔之功,临床应用范围较为局限,自清代医家柯琴提出其为厥阴病之主方后乌梅丸才被医家重视,其临床应用亦得以拓展。乌梅丸证之成因,实则归于厥阴风木气运失常,阴阳不相顺接,而非仅为蛔虫内扰所致。以《黄帝内经》“开阖枢”理论分析六经之功能,并结合《伤寒杂病论》原文可证“阴枢”实为厥阴,乌梅丸为厥阴病之主方,有顺接阴阳之功,故其可治疗厥阴枢机不利,寒热错杂之证。《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与《伤寒杂病论》二者同源,均参考了《汤液经法》所载内容,《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补泻诸方及救逆方之组成有规律可寻,均依文中所载“汤液经法图”而成,与五行理论密切相关。该文通过探索“汤液经法图”组方规律及药物五行归属,以“汤液经法图”组方规律剖析乌梅丸,可证乌梅丸主要作用于肝、脾、心三脏,依黄帝内经五脏藏神理论,此三脏与情志调节密切相关,故以乌梅丸论治厥阴枢机不利、寒热错杂所致之情志病有据可循,文末亦列举概述近年乌梅丸治疗情志病的报道。该文为临床应用乌梅丸治疗情志病提供了思路及依据,扩展了其应用范围,古方亦能为今用。  相似文献   
996.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线性离子阱-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UPLC-LTQ-Orbitrap-MS)快速鉴定痛泻要方水煎液中的化学成分。方法:色谱条件为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流动相0.1%甲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0~4 min,5%~15%B;4~10 min,15%~25%B;10~15 min,25%~60%B;15~20 min,60%~90%B;20~25 min,90%~100%B;25~27 min,100%B;27~30 min,100%~5%B;30~32 min,5%B),流速0.3 m L·min-1,进样量3μL,柱温35℃。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离子源(ESI),扫描范围m/z 100~1 250,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采集MS、MS/MS数据。结合对照品、数据库和文献信息,运用Trace Finder 4.1和Xcalibur 2.1软件对痛泻要方水煎液进行化学成分鉴定。结果:在正、负离子模式下,从痛泻要方水煎液中共鉴定出90个化合物,主...  相似文献   
997.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其病情反复且治疗难度大,发病机制复杂,与氧化应激反应相关。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是抗氧化反应中的重要因子,可调控其下游血红素加氧-1(HO-1)的表达,发挥维持机体氧化还原稳态的作用。UC的病程中Nrf2与HO-1的生物活性及含量水平均下降,组织抗氧化和抗炎能力减弱,肠上皮细胞损伤,肠黏膜屏障破坏。目前西医临床上主要以控制炎症和缓解症状治疗为主,虽有一定疗效,但存在停药后易复发、长期用药不良反应多等问题。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手段丰富,治疗方法灵活,在UC的防治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以Nrf2/HO-1通路为切入点,中医药领域开展了大量关于UC中该信号的基础和临床实验,结果表明Nrf2/HO-1通路是中医药治疗UC的重要潜在靶点。基于虚实夹杂的病因病机,中医药以清热解毒燥湿、活血化瘀止痛、益气补中温里和标本兼治等法调控Nrf2/HO-1通路,提高组织抗氧化应激能力,维持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平衡,缓解炎症反应,发挥对UC的治疗作用。该文总结和分析了中医药靶向Nrf2/HO-1信号通路干预UC的机制和作用,以期为科研人员更为全面认识中医药对UC中Nrf2/HO-1通路的作用机制提供帮助,旨在推动今后中医药合理运用于临床UC的防治。  相似文献   
998.
动脉粥样硬化(As)是脂质沉积于血管壁引起的一种慢性血管疾病,以脂质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和炎症为主要特征,为冠心病、心力衰竭和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铁死亡是一种新型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其本质为铁依赖性脂质过氧化物累积引起的细胞死亡,在形态学、生物化学和遗传学方面与其他类型的细胞死亡不同。铁死亡发病机制复杂,其机制主要与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抗氧化系统活性、铁代谢、铁自噬、脂质过氧化程度等多个途径有关。铁死亡在As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参与As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巨噬细胞炎症、泡沫细胞形成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迁移等多个病理过程,已成为As研究的新靶点。中医药是我国独有且富有价值的医学科学,具有深厚的理论沉淀和实践积累。研究表明中药复方、中药单体及活性成分可调控血管相关细胞铁死亡,对As的防治具有独特优势。该文主要对铁死亡在As各病理环节中的作用及相关中医药干预进行综述,旨在从铁死亡角度为中医药防治As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999.
目的:鉴定并研究半夏AP2/ERF转录因子的功能,为推进半夏品种的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该文基于半夏三代转录组数据鉴定了半夏中AP2/ERF家族成员,并对其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半夏AP2/ERF在不同组织及不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情况。结果:通过转录组数据共筛选出8个全长AP2/ERF转录因子家族成员,归为AP2、ERF和DREB 3个亚家族;半夏AP2/ERF的氨基酸数目为251~512个,等电点为5.29~11.72,不稳定指数为45.90~82.41,且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半夏AP2/ERF基因的结构域和Motifs相对保守。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分析显示,半夏AP2/ERF基因在不同组织部位中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且主要在叶中表达。逆境胁迫应答分析表明,PtERF1主要响应NaCl的胁迫诱导;PtERF2和PtERF4在低温和聚乙二醇(PEG)胁迫下表达量均有较大幅度的上调;PtERF3同时响应低温和NaCl两种逆境的诱导;PtERF5同时响应高温、低温、NaCl、PEG胁迫诱导;PtERF7在高温胁迫下表达...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比较2个不同茎叶色当归品种岷归1号与岷归2号转录水平差异。方法 以2种颜色当归的新鲜叶片(带叶柄)和上端茎为材料,采用混合测序策略,应用全长转录组技术构建当归无参全长转录本文库,利用RNA-seq技术对两品种进行差异基因表达分析,再利用公共数据库对差异基因的生物学功能进行注释和精细分类,筛选调控当归茎叶色差异的主要候选基因。结果 当归转录本的测序结果良好,测序数据质量较高,当归全长转录本的34 528条序列在非冗余蛋白(NR)、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SwissProt及KOG数据库中分别注释到33 947、33 241、29 150和22 601条。对两品种当归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精细分类,具有生物学功能和分子功能的705个DGEs可分为11类,主要富集在初级代谢(17.87%)、逆境响应(14.47%)、次级代谢(11.49%)等功能上,与颜色有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集中在类黄酮生物合成途径上。结论 两品种当归茎叶颜色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与调控类黄酮的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差异有关,可为后续进行功能验证,进一步明确与当归主要药效成分之间的联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