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334篇
  免费   5445篇
  国内免费   3593篇
耳鼻咽喉   474篇
儿科学   776篇
妇产科学   796篇
基础医学   5634篇
口腔科学   1141篇
临床医学   7296篇
内科学   7809篇
皮肤病学   576篇
神经病学   2285篇
特种医学   18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4987篇
综合类   10456篇
现状与发展   16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4287篇
眼科学   1537篇
药学   6578篇
  38篇
中国医学   3786篇
肿瘤学   4069篇
  2024年   154篇
  2023年   844篇
  2022年   1662篇
  2021年   2863篇
  2020年   2250篇
  2019年   1760篇
  2018年   1851篇
  2017年   1873篇
  2016年   1698篇
  2015年   2628篇
  2014年   3295篇
  2013年   3217篇
  2012年   4552篇
  2011年   4769篇
  2010年   3433篇
  2009年   2832篇
  2008年   3409篇
  2007年   3179篇
  2006年   3057篇
  2005年   2504篇
  2004年   1902篇
  2003年   1647篇
  2002年   1473篇
  2001年   1161篇
  2000年   1055篇
  1999年   946篇
  1998年   596篇
  1997年   587篇
  1996年   487篇
  1995年   470篇
  1994年   402篇
  1993年   239篇
  1992年   297篇
  1991年   238篇
  1990年   185篇
  1989年   160篇
  1988年   163篇
  1987年   144篇
  1986年   127篇
  1985年   86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2篇
  1977年   5篇
  1975年   4篇
  1973年   4篇
  197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Neurotropin (NSP) is an extract isolated from the skin of rabbits inoculated with vaccinia virus. The present study examines the possible action of NSP on the number and function of immunocompe tent cells in mice. The experiment showed that NSP had no effect on both T and B lymphocytes of nor- malimmunized mouse spleen. The degree of plaque forming cell reaction and titre of specific antibody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hen the NSP treated group and controls were compared. How- ever, NSP exhibited promotive effect on specific antigen binding cells in the early stage of immune responses. It was also noted that the rosette forming capacity of human T lymphocytes in vitro was restor- ed markedly by NSP.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NSP possesses certain immunostimulating activity, particularly on the specific antigen binding cells and human T lymphocytes.  相似文献   
72.
刺五加冲剂中异秦皮素的薄层扫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刺五加冲剂中异秦皮素的测定法为:先用氯仿回流提取,在硅胶G薄层板上用环已烷-氯仿-95%乙醇(4∶12∶1)为展开剂,将异秦皮素与其它成分分离后。再用岛津CS-910型双波长薄层扫描仪进行荧光扫描(激发波长365nm,发射波长500nm)。回收率为101.6%(n=5),变异系数为3.6%。  相似文献   
73.
创伤性浮膝伴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创伤性浮膝同时伴同侧血管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救治.方法 总结1996年6月~2002年12月收治28例30个浮膝的手术固定方法、血管修复情况及术后治疗和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伤口一期愈合5例,17例伤口二期行植皮修复,4例胫前骨折部外露二期行皮瓣转移术,截肢2例,保肢成功率92.9%.术后26例经18个月~8年随访,骨折均愈合,下肢功能恢复优良率64.3%.结论 对浮膝损伤患者应高度重视伴有血管损伤可能,早期作出诊断,积极合理治疗,对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4.
典型病例患者,女,76岁,无业。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伴头痛、身痛,无恶心、呕吐及颈僵,无畏寒、盗汗及消瘦,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腹痛、腹泻,无咽痛、胸痛、咳嗽。在当地医院行抗感染治疗20余天(主要用头孢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体温有所下降,波动于37.8℃~38.4℃之间。既往有类似发作史两次,伴多汗、睡眠倒错,均治疗1个月余,体温未能恢复正常。有糖尿病及腰椎间盘突出病史。入院体检:T36.6℃,R18次/min,P81次/min,BP130/80mmHg,肥胖体型,表情淡漠,咽部无充血,双下肺呼吸音稍低,未闻及干、湿性口罗音,心律齐,未闻…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同时应用融合及非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间盘损伤的远期疗效,对照该术式与非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对4例由于急性外伤引起的L4/L5及L5/S1椎间盘损伤患者进行影像学评价。根据生物力学稳定性对病变节段分别采用融合和非融合技术。手术全部经前路腹膜外切口。L5/S1采用椎间融合(自体髂骨 cage植入),L4/L5采用人工椎间盘植入。术后随访4年,摄术后X线正侧位、动力位片,术后2年MRI检查,SF36问卷调查。同期8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结果术后6、12、24、36及48个月X线片显示,融合节段正侧位椎体间无移位,全部患者均有明显的骨性融合。非融合节段人工椎间盘假体位置良好,术后2年MRI显示有正常活动。同期8例非手术治疗患者5例缓解,3例因症状加重实施手术。结论前路融合技术可以有效稳定椎节,缓解腰椎不稳所致的疼痛。人工腰椎间盘植入可以有效地维持放射学稳定性,但不能完全替代正常椎间盘的功能。  相似文献   
76.
论述更新导诊理念的重要性 ,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与导诊护士的工作相结合 ,对如何提高导诊护士的工作质量 ,贯彻“全程优质服务”的办院宗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25例B超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厚患者(增厚组)和25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ApoE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IMT增厚组ε3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ε4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升高(P<0.01)。IMT增厚组的ε3/ε4基因型频率显著要高于对照组。对以上两组再按ApoE基因型分别分为3组:ApoE2(ε2/2 ε2/3),ApoE3(ε3/3)和ApoE4(ε3/4 ε4/4)。结果显示颈动脉IMT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显著,ApoE4组显著增加,颈动脉多发斑块率在此组也显著增加。结论:ApoE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有相关性,ε4基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78.
目的: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射频消融术(RFCA)后复发的原因,探讨降低RFCA复发的方法。方法:12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RFCA治疗,术后每3-6个月随访1次,随访4-70个月。结果:128例患者中,复发10例,总复发率7.81%,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运过速复发率为7.89%,左侧房室旁路介导心运过速复发率5.56%,右侧旁路介导心动过速复发率16.67%。行射频消融术前70例患者中复发率11.43%,后58例复发率3.45%。结论:精确的靶点标测、熟练的操作技巧以及消融方式的正确运用是降低RFCA复发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9.
目的 分析和探讨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外固定器治疗的相关机制和原则.方法 笔者采用Orthofix外固定器和国产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45例46肢,以齐藤英彦法对资料完整的37例38肢病例进行分型,分析其影像学表现、损伤和治疗相关机制以及特点.结果 各型复位方向和外固定腕关节位置均与致伤暴力方向相反.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43 d(37~62 d),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3~56个月),按Dienst标准评估腕关节功能及疗效:优21例22肢,良10例10肢,可6例6肢.结论 闭合复位外固定能很好地解决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治疗问题,特别适用于粉碎型关节内骨折.其治疗原则是复位方向及腕关节外固定位置与损伤机制、移位情形相反,个别骨折块辅以切开复位时须强调有限切开,必须重视部分病例伴有的同侧桡骨中远段骨折和同侧尺骨远段骨折的处理.  相似文献   
80.
目的 研究败血性急性肺损伤的动物模型,并探讨其在急性肺损伤研究中的意义。方法 用盲肠结扎穿刺(CLP)法的豚鼠急性肺损伤模型,结合动脉血气分析、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肺湿重/干重比值(W/D)及肺组织病理观察。结果 CLP模型中动物的症状和表现缓慢出现,逐渐恶化.最后导致败血性休克,于2d左右出现大量死亡。结论 用盲肠结扎穿刺的方法制作豚鼠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较大鼠内毒素性休克,表现更类似于人类的肠源性肺损伤,且症状缓慢发生,逐渐恶化,有利于观察和进行各种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