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702篇
  免费   17336篇
  国内免费   11175篇
耳鼻咽喉   1632篇
儿科学   2744篇
妇产科学   836篇
基础医学   11219篇
口腔科学   3088篇
临床医学   21380篇
内科学   15929篇
皮肤病学   1875篇
神经病学   4713篇
特种医学   740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17758篇
综合类   47715篇
现状与发展   48篇
预防医学   19664篇
眼科学   2178篇
药学   21207篇
  236篇
中国医学   16337篇
肿瘤学   8239篇
  2024年   495篇
  2023年   2054篇
  2022年   5065篇
  2021年   6835篇
  2020年   6064篇
  2019年   3471篇
  2018年   3665篇
  2017年   4987篇
  2016年   3819篇
  2015年   6897篇
  2014年   9033篇
  2013年   11021篇
  2012年   16020篇
  2011年   17331篇
  2010年   15541篇
  2009年   13928篇
  2008年   14384篇
  2007年   13676篇
  2006年   12138篇
  2005年   9531篇
  2004年   7049篇
  2003年   5868篇
  2002年   4528篇
  2001年   4147篇
  2000年   3178篇
  1999年   1290篇
  1998年   346篇
  1997年   333篇
  1996年   306篇
  1995年   256篇
  1994年   240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96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51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对恶性梗阻性黄疸伴急性化脓性胆管炎一期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进行可行性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年至2004年施行PD手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128例,其中,PD手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伴Asc24例(A组),PD手术治疗不伴有Asc病例104例(B组)。术前按Knaus法计算每例APACHEⅢ评分,对比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以及APACHEⅢ不同计分段下死亡率的差异。结果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5.8%,死亡率8.3%;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6%,死亡率7.7%。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O.05),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O.05)。APACHEⅢ计分段分别为40分以下、41~70分、71分以上统计死亡率,两组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P〉O.05),组内比较,不同计分段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伴ASC病例术前全面和客观的评估、及时的手术探查和决断、术中的精细操作和围手术期的综合处理是保证一期PD术良好预后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92.
根治性切除治疗胰头癌的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提高胰头癌手术根治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月至2005年3月期间的55例胰头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55例胰头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中男31例,女24例,均为胰腺导管癌。2002年前、后根治率分别为25.9%(29/112)和34.7%(26/7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3%(14/29)和19.2%(5/26)。提高根治性手术技巧包括胰周淋巴结及神经丛清扫、联合血管切除、综合无血术野技术等。结论 提高胰头癌手术根治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赖于对胰头癌病理生理特点的深入了解和手术技巧的成熟。  相似文献   
993.
Objective: To inquire into the 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of free iliac crest grafts with periosteum on old acetabular defects. Methods:From February 1996 to June 2005, 9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free iliac crest grafts with periosteum to reconstruct old acetabular defects. There were 7 males and 2 females and the average age was 41.3 years. The acetabular defects were caused by traffic accidents in 6 cases and fall injury in 3 cases. The time from injury to treatment was 4-13 months and averaged 8 months. Intraoperatively we firstly removed the acetabular fracture fragments of the posterior wall. The femoral head was then reducted. Bone graft was harvested from the iliac crest with periosteum,which was sculpted with a rongeur to conform to the defect. The concave (iliac fossa) side of the graft was placed toward the femoral head. The graft was securedly fixed by two to three leg screws. Results:Postoperative syndrome was not found in any of the cases. Harris' score system showed that the score raised from 32. 3 points preoperatively to 81 points postoperatively. The hip function was evaluated as excellent in 3 cases,good in 4 cases and fair in 2 cases. Conclusions: Although this procedure could not exactly reproduce the anatomy of the hip joint, it enables to restore the posterior stability, provide bone-stock for the hip joints and prevent dislocation of the femoral head.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男53例,女19例;年龄16~65岁,平均34岁;左侧33例,右侧39例。闭合伤61例,开放伤11例。髌骨下极粉碎45例,髌底粉碎6例,全髌粉碎21例。内固定方式:钢丝环扎固定26例,克氏针张力带固定5例,镍钛聚髌器(NT-PC)固定41例,对其疗效作分析对比。结果:72例患者中有65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5年。所有骨折均临床愈合,以术后不同时期膝关节功能和X线检查综合判断疗效,钢丝环扎固定、克氏针张力带固定、NT-PC固定三组中,术后下地行走平均时间分别为35、18、10d,术后正常步态平均时间分别为48、45、22d,屈膝90°时间分别为50、30、26d,三组优良率分别为79·2%、50·0%、91·9%。结论:NT-PC用于粉碎性骨折的治疗,避免了髌骨部分或全部切除,最大限度保存膝关节功能,是目前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995.
目的通过对收集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探讨CT分级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的价值。方法82例患儿均采用螺旋CT进行头颅扫描。结果CT表现为0级的15例,1级38例.,2级22例,3级7例。结论该病多为各种原因造成的窒息所致,根据cT表现进行分级并结合临床对该病早期作出适时诊断,对该病的治疗及预后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分析比较颈椎前路非限制性钛板与限制性钛板固定的三维稳定性.方法:采用6具成人新鲜颈椎标本(C2~T1),在MTS脊柱三维运动系统上先后测量C5/6完整、椎间盘摘除、椎间单纯植骨、限制性钛板及非限制性钛板固定状态下C5~C6节段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旋转时的活动范围(ROM).结果:单节段椎间盘摘除可造成颈椎明显失稳,单纯椎间植骨可维持颈椎的稳定性.限制性与非限制钛板固定均可以显著提高固定节段的稳定性,在屈伸及旋转运动中两种钛板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在侧弯运动时限制性钛板稳定性高于非限制性钛板.结论:在单节段颈椎减压植骨融合时前路限制性与非限制性钛板均可以显著提高固定节段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并总结胰体尾癌的手术切除方法和经验。方法23例胰体尾癌患者,通过采用腹膜后血管的骨骼化处理,淋巴结广泛廓清,胰腺断端的细致处理,腹腔神经节的切断等方法提高切除率。结果本组23例胰体尾癌均行手术切除,其中联合脏器切除4例。术后死亡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4%。平均生存时间为14.8个月。结论对于胰体尾癌,尤其是有腹膜后重要血管和腹腔神经丛浸润的晚期癌,通过努力完全可以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998.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延迟感染的二期翻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感染中延迟感染比例较高,治疗困难.该文着重探讨这类感染病例二期翻修的方法. 方法对2000年至2004年20例THA后延迟感染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57.2岁(48~72岁).细菌培养3例阳性,17例阴性;起病距初始手术平均7.1个月(3~20个月);一期手术前血沉和C 反应蛋白(CRP)均明显增高.所有病例均采用一期彻底清创、假体取出和二期翻修的方法.间隔期内每周监测血沉和CRP,二次翻修术前停用抗生素至少2周. 结果一期术后6周内所有病人血沉和CRP均降至正常.16例病人间隔期为8~9周,4例为15~19周.翻修术后细菌培养均为阴性.平均随访28.6个月,无一例感染复发.Harris评分较术前平均提高52.3分(P<0.01). 结论一期手术彻底清创、血沉和CRP监测及合适的二期翻修时机是成功控制THA后延迟感染的关键,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9.
0 引言 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依赖介导和不依赖介导的,我们就依赖CT和透视介导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现将相关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00.
经阴道无张力吊带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阴道无张力吊带术(TVT)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2年5月至2004年12月施行TVT的114例女性SUI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Stamey尿失禁分级系统评价TVT手术的有效性。术后较术前尿失禁等级评分改善2级或2级以上为显著改善,1级为改善,无改善甚至加重为无效。术后尿失禁等级为0~1级为完全控尿,2级为有效控尿,3~4级为无效。评估术前、术后的24h尿垫试验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并对并发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随访110例(96.5%),随访时间6~30个月。24h尿垫试验术前(38.3±10.4)g,术后(8.8±7.4)g;尿失禁症状评分从术前42.3±11.4,术后20.4±9.2;尿失禁等级评分显著改善者94例(85.5%),改善者12例(10.9%),无效者4例(3.6%)。术后完全控尿者89例(80.9%),有效控尿者14例(12.7%),无效者7例(6.4%)。术中发生膀胱穿孔2例(1.8%),出血14例(12.7%)。术后1个月内有排尿不畅者9例(8.2%),尿频、尿急者12例(10.9%),尿潴留者1例(0.9%);术后6个月后有耻骨上不适者8例(7.3%),排尿不尽者2例(1.8%),尿频、尿急者3例(2.7%)。1例反复尿潴留患者经保守治疗无效,最终将吊带切断。术后未出现吊带处阴道黏膜糜烂和明显盆腔血肿。结论TVT术是目前治疗女性SUI的一种有效、安全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