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220篇
  免费   4025篇
  国内免费   2605篇
耳鼻咽喉   371篇
儿科学   866篇
妇产科学   261篇
基础医学   2501篇
口腔科学   790篇
临床医学   5601篇
内科学   3789篇
皮肤病学   424篇
神经病学   718篇
特种医学   1666篇
外科学   4027篇
综合类   11757篇
现状与发展   18篇
预防医学   4679篇
眼科学   370篇
药学   5048篇
  47篇
中国医学   4021篇
肿瘤学   1896篇
  2024年   110篇
  2023年   508篇
  2022年   1212篇
  2021年   1535篇
  2020年   1447篇
  2019年   730篇
  2018年   807篇
  2017年   1139篇
  2016年   871篇
  2015年   1503篇
  2014年   2037篇
  2013年   2615篇
  2012年   3896篇
  2011年   4025篇
  2010年   3832篇
  2009年   3402篇
  2008年   3636篇
  2007年   3427篇
  2006年   3052篇
  2005年   2359篇
  2004年   1685篇
  2003年   1281篇
  2002年   1143篇
  2001年   1036篇
  2000年   782篇
  1999年   270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7篇
  1963年   7篇
  1962年   7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10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目的 探讨家庭群居爆发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的临床与胸部HRCT表现特点。方法 收集2020年2月3所医院经核酸检测阳性确诊的新冠肺炎患者10例(4个家庭),其中男性6例(中位年龄60.5岁),女性4例(中位年龄59岁)。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CT扫描并行薄层HRCT重建,由两名10年以上工作经验放射科医生共同阅片分析新冠肺炎HRCT病变发生部位、形态、分布、密度等特点,以及治疗前后HRCT征象变化。并收集临床和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 本组4个家庭中首例确诊病例均有武汉确诊病例或武汉疫区接触史,4例为输入型病例(占40%),平均潜伏期5 d。实验室检查中5例(50%)外周血白细胞总数降低,4例(40%)淋巴细胞明显降低;8例(80%)C-反应蛋白增高,10例(100%)乳酸脱氢酶增高。10例(100%)患者胸部CT均有阳性表现,其中7例(70%)表现为双肺散在分布磨玻璃密度影(ground glass opacity,GGO),病变界限大多清楚。8例(80%)累及多个肺叶,2例(20%)为单肺叶病变。绝大多数病灶位于胸膜下和肺外周处,以双肺下叶为著。5例患者(50%)病变内可见细支气管充气征,9例患者(90%)病变内可见增粗细小血管影。7例患者(70%)治疗后复查胸部CT,3例(30%)原肺内胸膜下病变出现不同程度实变及纤维化,2例(20%)实变影转变为GGO,1例(10%)原肺内GGO消失,又出现新发GGO,1例(10%)病变范围有增大。结论 新冠肺炎具有家庭群居爆发的特点,均可有输入性病例,潜伏期较短,其胸部HR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且有助于治疗后患者病变动态观察;结合流行病学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对NCP做出临床诊断和提供疫情防控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62.
溃疡性结肠炎(UC)目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病程漫长,反复发作。情志因素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建立正确合理的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对研究溃疡性结肠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总结了近年来中医传统病因法、西医病因病理法、中西医病证结合法等建立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的原理、方法(包括具体剂量范围、时间)及其优缺点,探讨了当前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建造最正确合理的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963.
964.
965.
目的探讨早产儿胃肠道舒适护理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加强早产儿舒适体位管理、早期喂养技术管理、舒适洗胃法管理、舒适排便管理,以促进早产儿胃肠道动力,改善肠道微生态。结果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降低,摄入奶量增多,达到足量喂养的日龄和恢复出生体质量的日龄减少,每日体质量增长更快(P0.01或P0.05)。结论加强胃肠道舒适护理管理,能促进早产儿胃肠功能及动力更快发育成熟,改善喂养耐受性,促进其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966.
目的 检测脑动脉粥样硬化(CAs)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探讨两者水平与CAs程度间的关系,为外源性HGF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71例CAs患者及对照组患者33例,抽取血样,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HGF、TGF-β1含量。结果 CAs组患者血清H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CAs程度组患者间血清HGF水平相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CAs组内随CAs程度逐渐加重,HGF水平表现出一定程度上升趋势。CAs组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不同CAs程度组患者血清TGF-β1水平相互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CAs组内随CAs程度逐渐加重,TGF-β1水平表现出一定程度下降趋势。结论 HGF和TGF-β1之间存在动态互逆平衡关系,考虑未来给予外源性HGF治疗CAs所致缺血性脑血管病存在可行性。  相似文献   
967.
目的建立并比较滴定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原料中非布司他含量。方法化学分析法,用乙醇作为溶剂,氢氧化钠溶液为标准溶液,酚酞为指示剂进行滴定。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Inertsil ODS-SP(2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1mL·L-1磷酸溶液(三乙胺调pH值至2.4)-乙腈(45∶55);流速为1.5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15nm。结果 2种方法均符合方法学验证要求,测定同一样品,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种分析方法均能快速、有效地测定原料中非布司他的含量,均可作为非布司他原料质量控制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968.
目的:研究散发性结肠癌错配修复基因MLH1、MSH2、MSH6和PMS2在右半结肠癌的蛋白质表达缺失情况,进一步分析错配修复基因的表达缺失与右半结肠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206例结肠癌病人手术切除组织标本及病历资料,左半结肠癌116例,右半结肠癌9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LH1、MSH2、MSH6和PMS2基因的蛋白质表达情况,分析错配修复基因的蛋白质表达缺失与结肠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错配修复基因在右半结肠癌的蛋白质表达缺失率高于左半结肠癌。右半结肠癌错配修复基因的蛋白质表达缺失与肿瘤分化程度、肿瘤神经浸润显著相关(P<0.05)。结论:散发性结肠癌中右半结肠癌病人错配修复基因的蛋白质表达缺失比例高于左半结肠癌。错配修复基因的蛋白质表达缺失右半结肠癌病人分化程度低,不易发生神经浸润。  相似文献   
969.
目的 本研究探讨不同人格气质类型对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及探讨不同人格气质类型与外周血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变化是否有关联.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EPQ)问卷对108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术前进行人格分析,确定术后谵妄发生的时间及谵妄的类型.发生术后谵妄的患者,待症状消除后的24 h内,使用比内-西蒙智力量表再次测量患者的智力及认知水平,并对手术前后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检测患者术前及术毕0、24、48、72 h不同时间点外周血中IL-6、TNF-α、IL-1β水平,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内外向患者术毕各时间点和术前IL-6、TNF-α、IL-1β的浓度.结果 内向型患者54例,发生谵妄者8例;外向型患者54例,发生谵妄者2例,2组患者谵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向型组术后外周血中炎性因子IL-6、TNF-α、IL-1β均比外向型组高(P<0.05),患者发生谵妄前后智力及认知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人格气质类型对老年患者术后谵妄存在影响,内向型患者尤其是内向不稳定性患者更容易发生谵妄.炎性因子可能是参与术后谵妄发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70.
1007 1520.202003008·论著· 目的初步探讨瘦素(Leptin)在肥胖成人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按照体重指数(BMI)随机选取肥胖CRSwNP患者40例,体重正常CRSwNP患者30例,选取同期肥胖鼻中隔偏曲患者30例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3组患者血清中Leptin及其受体水平、EOS相关因子IL 4、IL 13的水平;RT 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组患者局部鼻黏膜中Leptin及其受体水平表达;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3组患者组织中EOS细胞浸润程度。另Pearson相关性分析Leptin水平与EOS相关指标及浸润程度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两组CRSwNP患者的血清与局部Leptin及其受体水平表达均升高,血清中EOS相关因子IL 4、IL 13的水平表达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RSwNP患者中肥胖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患者(P<0.05),且Leptin及其受体水平与EOS相关指标、EOS浸润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Leptin在CRSwNP患者中水平显著升高,且肥胖患者组更高,并与EOS浸润及其促进因子显著相关,提示Leptin可能通过促进EOS增殖浸润参与肥胖成人CRSwNP发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