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63篇
  免费   4402篇
  国内免费   3003篇
耳鼻咽喉   257篇
儿科学   527篇
妇产科学   184篇
基础医学   3430篇
口腔科学   805篇
临床医学   4980篇
内科学   4639篇
皮肤病学   408篇
神经病学   1682篇
特种医学   193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5613篇
综合类   10705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3853篇
眼科学   676篇
药学   4665篇
  55篇
中国医学   3458篇
肿瘤学   2679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501篇
  2022年   1231篇
  2021年   1875篇
  2020年   1503篇
  2019年   1054篇
  2018年   1112篇
  2017年   1317篇
  2016年   1098篇
  2015年   1947篇
  2014年   2529篇
  2013年   2657篇
  2012年   3975篇
  2011年   4384篇
  2010年   3552篇
  2009年   3072篇
  2008年   3332篇
  2007年   3051篇
  2006年   2761篇
  2005年   2310篇
  2004年   1689篇
  2003年   1416篇
  2002年   1062篇
  2001年   878篇
  2000年   701篇
  1999年   414篇
  1998年   165篇
  1997年   203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136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1.
目的介绍选择性脱细胞猪皮覆盖大面积烧伤早期创面的研制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2001年1月~2002年5月,对1例深Ⅱ度15%、Ⅲ度25%烧伤患者的右前臂和右小腿,行选择性脱细胞中厚猪皮早期覆盖.戊二醛交联后表皮面黏贴于容器,边缘包埋.在含0.25%胰酶的PBS液中37℃消化2小时,去污剂处理24小时后,漂洗备用.将处理后猪皮应用于1例切削痂自体微粒植皮创面覆盖约2%,大体和光镜观察其功能和外观恢复情况. 结果组织学观察见表皮层基本完整,真皮内无细胞.初步临床观察显示,选择性脱细胞猪皮的真皮可在创基成活,失活表皮可被宿主自体表皮替代. 结论选择性脱细胞猪皮有望替代现有材料用于大面积烧伤切削痂创面的早期覆盖.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海水浸泡弹烧复合伤伤后血液细菌学变化与内脏病理学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建立海水浸泡弹烧复合伤模型后,依模型将15只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单纯弹烧复合伤组(简称非浸泡组,7只)和海水浸泡弹烧复合伤组(简称浸泡组,8只),于伤后即刻和4、7、10、20、28h共6个时相点抽取静脉血进行血细菌培养。另于伤后28h和濒死期将动物活杀,取心、肝、肺、肾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浸泡组动物菌血症出现较早且严重。导致菌血症的细菌来源复杂,不仅有肠道菌群,还有海水特有菌群和皮肤常驻菌群。在内脏器官组织病理学上,不仅有不同程度的血液循环障碍及退行性变,还有严重的炎症反应。结论 在海水浸泡弹烧复合伤中,伤后出现的严重菌血症进一步加重了内脏器官损伤。  相似文献   
93.
双波长等吸收紫外分光法测定玻璃体内苏拉明浓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设计并论证检测玻璃体内苏拉明质量浓度的双波长等吸收紫外分光法.[方法]25只白兔摘除眼球冷冻后获取玻璃体,经过匀浆、沉淀、稀释等系列预处理后首先检验正常兔眼玻璃体个体差异性及紫外分光法测定玻璃体内苏拉明浓度的方法学特异性.接着建立标准曲线方程,考察检测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确立最低检测定量限,最后检测苏拉明在玻璃体内的样品稳定性.[结果]选取261 nm和269 nm两波长,全部6个个体及混合玻璃体的吸光值差△A(A261-A269)介于±0.002之间;外加高、低浓度苏拉明的曲线以及实际注药的高、低浓度苏拉明曲线与空白玻璃体的曲线走势一致且位于其上,各曲线的波峰波谷位置未见偏移;标准曲线方程为y=4 234 x 2,r=0.999 1;次低、中浓度、次高标准浓度点的日内相对标准差(RSD)分别为13.16%、9\67%、10.35%,日间RSD分别为17.59%、10.09%、11.11%,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5.89±0.08)%、(96.69±0.07)%、(97.43±0.01)%;设计标准曲线的最低质量浓度45μg/mL;其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差分别为14.14%、15.94%,检验回收率为(94.92±0.01)%;常温组样品,8 h及以内稳定性尚好,之后不稳定.低温组及3次冻融组稳定性良好.[结论]在给定条件下,白兔玻璃体的个体差异可以忽略,双波长等吸收紫外分光法检测玻璃体内苏拉明浓度的方法学特异性好,精确度、准确度、灵敏度和样品稳定性符合规定要求,因此用该方法测定的玻璃体内药物浓度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病理和影像学研究进展情况。方法:阅读并分析关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文献。结果:影像学检查反映疾病的病理改变,在诊断中占有重要地位。结论:磁共振成像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不仅能发现股骨头坏死的早期病变,且能反映病变的范围和程度,对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5.
目的了解IgE在带状疱疹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40例带状疱疹患者在患病期及临床治愈后血清IgE水平变化,并以20例正常人为对照组.结果患病组血清IgE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治愈后血清IgE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血清IgE随着带状疱疹病情的好转而呈下降趋势.结论 IgE在带状疱疹的发生、发展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大剂量激素对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 对 3 4例过敏性紫瘢患者 ,均给予大剂量激素序贯治疗 ,并随访观察 1~ 3年。结果  3 4例均治愈 ,1例未遵嘱服用激素者短时复发后再次治愈 ,余 3 3例均无复发。结论 大剂量激素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7.
目的:明确氟对人牙乳头细胞合成 I型胶原的影响。 方法:对人牙乳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分别给予0 .0、0 .2× 10 - 6、1.0× 10 - 6、5 .0× 10 - 6、2 5 .0× 10 - 6 g/ L 氟处理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染色 ,图象分析氟对细胞合成 I型胶原的影响。 结果:I型胶原在对照组和 4种氟浓度处理组细胞表达均为阳性。图象分析结果表明 ,4种氟浓度对体外培养的人牙乳头细胞合成 I型胶原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过量氟对牙本质基质 型胶原的影响可能不是通过影响成牙本质细胞内合成实现的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 (Ischemiareperfusion ,IR)不同时相的心肌细胞凋亡、caspase 3活性变化规律及caspase 3抑制剂Ac DEVD CHO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 12 2只 ,设立IR组 ,IR +Ac DEVD CHO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并分设缺血 3 0min后再灌注 1、3、6、12、2 4h 5个时相点 ;以缺口末端标记法 (TUNEL)标记凋亡细胞 ,用荧光分析法检测caspase 3活性 ,行TTC染色测定心肌梗死范围。结果 心肌细胞凋亡与caspase 3活性随心肌再灌注不同时相而变化 ,心肌细胞凋亡指数 (Apoptosisindex ,AI)与caspase 3活性于再灌注 12h最高 [AI :( 3 4 83± 9 3 5 ) % ;caspase 3活性 :( 1 3 4±0 2 ) ] ,其后基本维持在平台状态 ;心肌梗死范围随IR时间逐渐增加 ,至 2 4h仍未见下降趋势 ,三者间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5 )。IR +Ac DEVD CHO组上述指标虽也明显增高 ,但比IR组明显减小 (P <0 0 5 )。结论 Caspase 3激活及心肌细胞凋亡参与了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 ,Ac DEVD CHO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部分与其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9.
目的:为探讨家兔动脉在改良的深低温保存后,其作为血管材料替代物的优越性。方法:无菌条件下取新鲜兔动脉,分别给予改良后的营养液经慢速深低温冷冻和快速深低温冷冻处理,6个月后异体和自体移植,12周后,取移植的血管组织,观测其组织活性,组织形态、血管通畅率。结果:改良的营养液保护的血管经慢冻法处理后与自体血管活性相近,经改良的营养液保护的血管,移植前后血管内膜的连续性,血管的组织结构良好;慢冻法处理的血管通畅率比速冻法处理的高,与自体移植组相当。结论:复方氨基酸可以替代传统冷冻保护液中的小牛血清用于血管的深低温保存,降低了该保存技术的成本;快速深低温冷冻保存的动脉血管活力移植效果不如慢速冷冻处理的异体动脉好。  相似文献   
100.
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患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间隔穿孔(VSR)的外科治疗方法和结果。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62~74岁,平均年龄67.5岁,均有急性心肌梗死史,4例有高血压病史,2例有糖尿病史,6例合并室壁瘤。心功能NYHAⅢ级6例,Ⅳ级2例。术前射血分数(EF)值33%~71%,平均54.5%。患者心肌梗死至手术的间隔时间平均为5.4周。所有患者均采用牛心包补片旷置室间隔穿孔,7例患者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平均2.7支/例。结果:手术死亡2例,死亡率25%。其中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于术后32 d死亡,另1例因肾功能不全于术后6 d死亡。存活6例随访3~24个月,平均13.2个月,无晚期死亡,无心血管事件。心功能NYHAⅠ级5例,Ⅱ级1例。术后EF值50%~66%,平均58.3%。结论:掌握适当的手术时机、完善的术前准备、积极的围手术期治疗、准确的手术操作和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能有效地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