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94篇
  免费   5293篇
  国内免费   3369篇
耳鼻咽喉   604篇
儿科学   813篇
妇产科学   475篇
基础医学   5308篇
口腔科学   996篇
临床医学   6499篇
内科学   7227篇
皮肤病学   619篇
神经病学   2633篇
特种医学   246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篇
外科学   6690篇
综合类   11926篇
现状与发展   20篇
一般理论   4篇
预防医学   5125篇
眼科学   926篇
药学   5914篇
  63篇
中国医学   3966篇
肿瘤学   3373篇
  2024年   128篇
  2023年   684篇
  2022年   1468篇
  2021年   2610篇
  2020年   2097篇
  2019年   1579篇
  2018年   1659篇
  2017年   1732篇
  2016年   1540篇
  2015年   2638篇
  2014年   3168篇
  2013年   3674篇
  2012年   5349篇
  2011年   5573篇
  2010年   4298篇
  2009年   3561篇
  2008年   4024篇
  2007年   3661篇
  2006年   3321篇
  2005年   2763篇
  2004年   2054篇
  2003年   1847篇
  2002年   1444篇
  2001年   934篇
  2000年   748篇
  1999年   452篇
  1998年   239篇
  1997年   224篇
  1996年   209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152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120篇
  1991年   128篇
  1990年   111篇
  1989年   103篇
  1988年   83篇
  1987年   79篇
  1986年   70篇
  1985年   69篇
  1984年   76篇
  1983年   52篇
  1982年   51篇
  1981年   51篇
  1980年   48篇
  1979年   45篇
  1978年   46篇
  1975年   39篇
  1974年   39篇
  1973年   3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纳米血管生成素-2小干扰RNA质粒制备及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血管生成素-2小干扰RNA(Ang-2siRNA)质粒纳米微粒,并观察其基因转染能力和基因沉默效果.[方法]应用分子克隆的方法构建Ang-2siRNA质粒,将其与聚乳酸、O羧甲基壳聚糖用水/油/水(W/O/W)双乳化溶剂蒸发法制备纳米微球,扫描电镜观察其形态和粒径.然后转染原代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观察纳米Ang-2siRNA微粒干扰Ang-2基因表达的效果及其细胞保护功能.[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到Ang2siRNA纳米微球呈球形和椭球形,粒径150~200 nm,大小分布均匀,包封完整,分散性良好.有较强转基因能力,良好的RNA干扰效果和血管内皮细胞保护功能.[结论]成功制备纳米Ang-2siRNA微粒,并证实其载基因能力和RNA干扰效果,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因素有良好保护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心肌梗死的血管修复机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性别因素对接受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术后功能的影响. 方法 前瞻性研究了 2003年 3月~ 2005年 8月期间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均使用不保留后交叉韧带后稳定型固定平台假体)的 40例 (40髋 )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男女各 20例( 20膝),对其相关的临床因素用 t检验和χ 2检验进行分析. 结果平均年龄:男 72.6岁、女 70.8岁;病程:男 10.4年、女 9.7年;体重指数:男 26、女 26;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男 17 d、女 18 d;止血带使用时间:男 104 min、女 94 min;引流量:男 806 mL、女 742 mL;术前、术后 1周、 2周和 1年的膝关节伸屈度数男分别为 7.0°~ 114.0°、 3.0°~ 91.0°、 0.4°~ 103.0°和 0~ 125.0°,女分别为 8.0°~ 111.0°、 2.0°~ 86.0°、 1.0°~ 98.0°和 0~ 122.0°;术前、术后 1周、 2周和 1年的膝关节活动度:男分别为 108°、 89°、 109°和 123°,女分别为 104°、 87°、 101°和 126°;术前和术后 1年的 HSS评分:男分别为 57、 89分,女分别为 53、 87分.两性别组各时间点的伸屈度数、活动范围及术前和术后 1年的 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同一患者术前和术后 1年的伸屈度数及 HSS评分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性别对行全膝关节置换的骨关节炎患者术后功能无明显影响,全膝关节置换能有效缓解骨关节炎相关的疼痛并改善膝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经皮肾穿刺造瘘碎石术(PCNL)对肾脏旋转不良并发结石的疗效。方法:对15例(20侧)肾脏旋转不良并发结石患者采用PCNL治疗。旋转不完全型13侧,旋转缺如型4侧,反向旋转型3侧,无过度旋转型。病变位于左肾4例,右肾6例,双肾5例;结石大小(94.25±38.71)mm^2。结果:所有结石均成功击碎,一期PCNL清除结石11例,二期PCNL2例,结合ESWL治疗2例,行顺行性肾盂输尿管交界处狭窄切开9例。术后出现肉眼血尿4例,肾绞痛2例.均经妥善处理治愈。结论:PCNL是肾脏旋转不良并结石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前应仔细阅片,注意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94.
短节段FJ器械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综合评价短节段FJ器械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采用后路短节段FJ器械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92例,对比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评价和影像学指标.[结果]平均随诊11个月,92例患者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28%恢复至86%,椎体后缘高度由术前76%恢复至98%;Cobb′s角由术前平均36.4°恢复至术后2.6°.椎管内移位骨块复位率达90%以上.神经功能恢复按ASIA分级A级中3例无变化,余89例均提高1~2级.[结论]用短节段FJ器械内固定手术治疗可使患者早日恢复日常生活,同时能达到精确复位固定及椎管有效减压,矫正后凸畸形,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大粒车前子中苯乙醇苷类化合物对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DCs)功能调节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大粒车前子的免疫调节活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细胞因子诱导法,从Balb/cj小鼠骨髓细胞贴壁分离获得单核细胞,加入含10%胎牛血清、10μg·L~(-1)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及重组小鼠白细胞介素_4(rmIL-4)的RPMI1640完全培养基培养,在培养第6天,实验组加入车前子苯乙醇苷类化合物(10,50,100 mg·L(-1)),对照组加入RPMI 1640或LPS(1mg·L~(-1)),流式细胞仪检测DCs表面分子CD11c,CD86,MHC Ⅱ和CD80的表达以及各组DCs吞噬功能的变化.结果:车前子毛蕊花苷和异毛蕊花苷能够提高DCs表面分子CD11c,CD86,MHC Ⅱ和CD80的表达;空白组DCs的吞噬功能很强(45.39%),车前子毛蕊花苷和异毛蕊花苷组DCs吞噬功能都明显下降(分别为37.27%,30.40%,33.45%和40.15%,37.59%,31.07%).结论:车前子苯乙醇苷类化合物能促进小鼠骨髓来源的DCs表型及功能的成熟.  相似文献   
96.
目的:评价数字曲面体层X片在测量非负荷期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的应用情况。方法:观测、分析对比26例患者50枚Camlog系统种植体临床应用非负荷期间数字化曲面体层X片和X线牙片上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的情况。结果:50枚Camlog种植体植入后10 d,两种X片骨吸收测量结果分别为0.65 mm、0.81 mm,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第4个月(或6月\下颌)分别为0.12 mm、0.19 mm,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本研究显示数字化曲面体层X片在测量非负荷期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的应用中有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精确度高、变形可补偿等优点,有实际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7.
我国民族医药教育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波  姚华 《新疆中医药》2009,27(4):82-84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民族的富强、祖国的繁荣昌盛都离不开教育。民族医药教育不仅是民族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认真思考我国现有民族医药的教育体系,如办学主体、教育模式、教育层次、教育规模等等。现对我国民族医药教育发展状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8.
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中补片不固定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评价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中补片不固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50只SD大鼠建立疝缺损(3cm2)模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使用聚丙烯补片(12 cm2)采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进行修复。甲组为补片固定组,乙组为补片不固定组。大鼠于术后不同时间分批处死,记录补片的挛缩度、腹壁抗张强度以及组织细胞学变化。结果所有大鼠术后腹腔均无粘连。2组大鼠在术后7 d、14 d、30 d、60 d和90 d补片的挛缩度分别为6.7%±1.3%vs 7.3%±1.5%、12.3%±1.3%vs 12.4%±1.6%、14.0%±2.0%vs 14.5%±1.3%、17.4%±2.1%vs 18.4%±1.5%和18.9%±2.2%vs19.5%±2.6%(P>0.05);2组大鼠的腹壁抗张强度分别为(288.4±8.4)mm Hg vs(286.6±10.2)mm Hg、(300.4±11.2)mm Hg vs(298.8±11.4)mm Hg、(305.0±11.7)mm Hg vs(303.3±16.1)mm Hg、(309.0±10.8)mm Hg vs(307.6±8.9)mm Hg和(311.8±9.8)mm Hg vs(310.0±8.6)mm Hg(P>0.05);2组大鼠的组织细胞学变化一致。结论当补片面积是大鼠疝缺损的4倍以上时,不固定的腹膜外补片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活化对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hronic prostatitis/chronic pelvic pain syndromes,CP/CPPS)大鼠脊髓背角P物质的影响。方法完全福氏佐剂和3%角叉菜胶前列腺内注射造成CP/CPPS模型,脊髓插管给药胶质细胞活化抑制剂Propentofylline干扰CP/CPPS模型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正常组、疼痛模型组、药物干扰组脊髓节段(L6和S1)背角的胶质细胞的活化和P物质的定性定位,并用放射免疫的方法观察三组脊髓背角P物质的变化。结果脊髓背角胶质细胞活化阳性细胞数疼痛组明显增加,药物干扰组明显减少;P物质主要表达于脊髓背角且疼痛模型组明显增多,药物干扰组明显减少。结论胶质细胞活化是CP/CPPS大鼠脊髓背角P物质变化的重要原因,胶质细胞活化抑制剂的应用将是治疗CP/CPPS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观察脂肪抽吸对中心型肥胖患者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筛选中心型肥胖患者30例,采用肿胀麻醉法,脂肪抽吸量在2000~2500ml;分别检测脂肪抽吸前2d和脂肪抽吸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的血脂、血清胰岛素、瘦素、脂联素、抵抗素,并换算出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和血糖及胰岛素下面积。结果脂肪抽吸后1个月、2个月血糖下面积及HOMA-IR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ISI则有所升高(术后1周:P〈0.05;术后1月:P〈0.01);脂肪抽吸后血清瘦素较脂肪抽吸前显著降低(P〈0.01),抵抗素和脂联素较脂肪抽吸前亦有所变化,特别是在术后1个月时变化较为明显(P〈0.05),除血清瘦素、血糖下面积外,其余指标脂肪抽吸后3个月基本恢复原有水平。结论 脂肪抽吸对代谢指标在3个月内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糖代谢改善显著,但3个月后这种变化基本恢复到原有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