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944篇
  免费   8142篇
  国内免费   5511篇
耳鼻咽喉   629篇
儿科学   1037篇
妇产科学   1296篇
基础医学   10260篇
口腔科学   1670篇
临床医学   10860篇
内科学   12846篇
皮肤病学   877篇
神经病学   4591篇
特种医学   29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38篇
外科学   8101篇
综合类   14264篇
现状与发展   18篇
一般理论   13篇
预防医学   5764篇
眼科学   2282篇
药学   9243篇
  87篇
中国医学   4665篇
肿瘤学   7086篇
  2024年   231篇
  2023年   1266篇
  2022年   2226篇
  2021年   4268篇
  2020年   3316篇
  2019年   2792篇
  2018年   2992篇
  2017年   2725篇
  2016年   2532篇
  2015年   3872篇
  2014年   4703篇
  2013年   4523篇
  2012年   6707篇
  2011年   7006篇
  2010年   4626篇
  2009年   3663篇
  2008年   4862篇
  2007年   4650篇
  2006年   4188篇
  2005年   4082篇
  2004年   2967篇
  2003年   2676篇
  2002年   2368篇
  2001年   1935篇
  2000年   1975篇
  1999年   2042篇
  1998年   1294篇
  1997年   1276篇
  1996年   999篇
  1995年   970篇
  1994年   793篇
  1993年   488篇
  1992年   567篇
  1991年   519篇
  1990年   441篇
  1989年   394篇
  1988年   310篇
  1987年   304篇
  1986年   238篇
  1985年   187篇
  1984年   124篇
  1983年   85篇
  1982年   62篇
  1981年   47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45篇
  1978年   18篇
  1974年   18篇
  1973年   19篇
  1966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992.
993.
目的探讨低氧环境对椎间盘自发性吸收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SPF级成年日本大耳兔9只,雌雄不限,平均体质量2 kg。将兔处死后取脊柱髓核组织,经消化、分离、培养后获得传代髓核细胞,将生长良好的髓核细胞制成细胞悬液。根据不同时效的低氧环境将细胞分为5组对照组(常氧浓度下培养6 h)、低氧6 h组(2%O2浓度下培养6 h)、低氧12 h组(2%O2浓度下培养12 h)、低氧24 h组(2%O2浓度下培养24 h)和低氧48 h组(2%O2浓度下培养48 h)。采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HIF)-1α、3型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3)及水通道蛋白3(AQP3)mRNA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髓核细胞凋亡情况。采用SPSS 24.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氧各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低氧12、24和48 h组比较,低氧6 h组细胞凋亡率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低氧各组细胞HIF-1α和ASIC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AQP3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低氧12、24和48 h组比较,低氧6 h组HIF-1α和ASIC3 mRNA表达水平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短时间低氧环境可以促进髓核细胞凋亡,从而加速椎间盘突出组织自发性吸收进程,其机制可能与HIF-1α和ASIC3的表达增加及AQP3的表达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994.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青年女性患者占较大比例.随着年轻患者对美容的要求提高,多种入路的内镜甲状腺手术已广泛成功开展.这些术式尽管避免了在颈部做切口,并取得了较好的美容效果,但不可避免地在其他部位留下切口瘢痕.经口入路手术被认为是真正无痕的手术,具有更好的美容效果,随着近年来达芬奇手术系统的不断完善,经口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也取得较大发展.与其他术式相比,经口入路机器人甲状腺手术具有多种优势,如提供中线入路、最低程度地减少组织损伤、3D高清放大视野、手臂震颤过滤及7个自由度Endo-wrist等.因此,本综述对近年来经口机器人甲状腺手术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为临床甲状腺疾病的治疗提供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995.
匹配是观察性研究中选择研究对象的一种常用方法,具有控制混杂因素、提高统计效率等作用,但其控制混杂因素的作用在不同观察性研究中并不一致,匹配在队列研究中能够消除匹配变量的混杂偏倚,但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本身并不能消除混杂偏倚。在匹配性病例对照研究选择匹配变量时,研究者可能并不能准确判断该变量是否为混杂变量,若误将真实情况为非混杂因素的变量进行匹配,则会形成过度匹配,造成统计效率下降或引入难以避免的偏倚或增加工作量等;若将真实情况为混杂因素的变量遗漏不予匹配,则会造成混杂偏倚。有向无环图是一种直观的展示不同流行病学研究设计、变量间复杂因果关系的可视化图形语言。本文从有向无环图视角分析匹配在不同观察性研究设计中的作用、匹配性病例对照研究中欲匹配变量的选择标准制定,为今后流行病学研究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MSM肛门HPV16型和18型的感染和自然清除情况。方法 采用动态队列研究的方法,按照队列研究样本量计算公式以HPV16型新发感染率估计样本量为712人。依托乌鲁木齐市MSM社会组织用滚雪球方式招募MSM 810名,每6个月随访1次。采集肛门脱落细胞分析HPV16型和18型感染率,利用Poission回归估计新发感染密度和持续感染密度,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探寻新发感染、持续感染和感染自然清除的影响因素。结果 招募MSM 810名,将随访次数≥2次的482名MSM纳入分析,随访994.7人年,随访次数和随访时间的MP25,P75)分别为4(3,5)次和2.2(1.8,2.6)年。HPV16型和18型的基线感染率分别为8.5%(41/482)和3.3%(16/482),两型基线混合感染率为0.6%(3/482)。HPV16型和18型的首次新发感染密度分别为10.06(95%CI:8.12~12.45)/100人年和5.24(95%CI:3.95~6.96)/100人年;HPV16型和18型感染自然清除率分别为71.2%(89/125)和71.8%(46/64),HPV18型随访1.5年的感染自然清除率高于HPV16型(97.7%比94.1%)。HPV16型和18型的持续感染率分别为4.5%(20/441)和1.7%(8/466)。无婚史者比有婚史者的HPV16型持续感染风险低(aHR=0.29,95%CI:0.12~0.71)。最近6个月肛交未使用安全套者HPV18型自然清除率是使用安全套者2.63倍(95%CI:1.08~6.42)。结论 乌鲁木齐市MSM HPV16和18型新发感染较常见,自然清除率均较高。相比于HPV18型,HPV16型有更高的新发感染率和持续感染率,自然清除率低,致病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对广州市2019年不同来源的H3N2流感病毒进行基因测序,分析H3N2流感病毒的进化变异特点。方法 对广州市2019年门诊监测、暴发疫情、住院重症病例等不同标本来源的H3N2流感病毒进行分离并对其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进行测序,运用DNA Star 7.1、Mega 6.0软件分析病毒的变异和进化特点。结果 2019年广州市H3N2流感表现为流行期Ⅰ(2019年1-8月)和流行期Ⅱ(2019年11-12月)2个流行高峰。男性和女性的H3N2流感病毒阳性率分别为13.46%(703/5 221)和11.50%(510/4 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3,P=0.00)。10~20岁年龄组H3N2流感病毒阳性率最高(25.18%,665/2 641),各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测序发现,不同标本来源的毒株高度同源,亲缘关系相近,属于3C.2a.1分支。根据流行时间和进化特点,进一步划分为Group 1~3共3个小进化分支,Group 1分支流行于流行期Ⅰ、Group 3分支流行于流行期Ⅱ,Group 2分支为2个流行期过度的进化分支,流行期Ⅱ的病毒由流行期Ⅰ的病毒进化而来,且不同分支存在基因重组的现象。在疫苗选择压力下,Group 1~3分支逐渐出现HA抗原位点突变,导致新的抗原漂移。HA抗原位点变异主要发生A和B区,Group 1分支和Group 3分支受体结合位点变异发生在前壁和后壁,Group 2~3分支在HA抗原位点A区缺失2个糖基化位点。结论 2019年广州市H3N2流感病毒的遗传变异包括位点突变和基因重组。在疫苗免疫压力下H3N2流感病毒发生快速的进化变异,抗原位点变异逐渐累积,进而出现新的抗原漂移。应对H3N2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特点进行持续监测。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的卫生健康标准化工作,为建立完善我国卫生健康领域标准化的发展战略、管理体制提供依据。方法 本文收集了公共卫生领域标准化相关国际组织标准管理机制方面的资料,并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公共卫生领域的各种标准在各国际组织的管理体制不同,在组织性质、标准种类、应用、发布、组织结构、标准制定原则、优点、转化、宣贯、评估等方面均有较大不同。结论 针对我国卫生健康标准化具体工作,国际标准化相关机构的工作机制提供了许多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我国长寿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氧化应激水平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源于2017-2018年“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最终将我国9个长寿地区2393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群纳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测,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及健康状况等信息,同时采集调查对象的静脉血以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甘油三酯水平。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MDA、SOD与甘油三酯的关联,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氧化应激与高甘油三酯血症的关联。结果2393例调查对象年龄为(84.6±11.3)岁,最小65岁,最大112岁;男性1145名(47.9%);甘油三酯水平为(1.4±0.8)mmol/L,高甘油三酯血症检出率为9.99%(239名)。限制性立方样条拟合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DA水平与甘油三酯水平呈线性关联;SOD水平与与甘油三酯水平呈非线性关联。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MDA每升高1 nmol/ml,高甘油三酯血症检出风险增加[OR(95%CI)值为1.063(1.046,1.081)];SOD每升高1 U/ml,高甘油三酯血症检出风险降低[OR(95%CI)值分别为0.986(0.983,0.989)]。结论我国9个长寿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MDA和SOD水平与高甘油三酯血症发生风险有关联。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B.1.617.2(Delta)变异株引起的广州市荔湾区本土疫情流行特征,为Delta变异株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广州市荔湾区CDC,收集2021年5月21日至6月18日广州市荔湾区新冠病毒感染者(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相关信息。采用频数(构成比)、直方图、百分比堆积面积图等对本次Delta变异株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并应用潜伏期、动态再生系数(Rt)估计进行分析。结果 截至6月18日广州市荔湾区累计报告新冠病毒感染者127例,年龄范围2~85岁,<18、18~59和≥60岁年龄组分别占18.9%(24/127)、43.3%(55/127)和37.8%(48/127)。男女性别比为1:1.35(54:73);职业以离退休人员32.3%(41/127)、家务及待业18.1%(23/127)和学生16.5%(21/127)为主;主要集中在荔湾区的白鹤洞街道(70.1%,89/127)与中南街道(23.6%,30/127);Delta变异株的中位潜伏期6(范围:1~15)d;临床分型以普通型(64.6%,82/127)为主;基本再生系数(R0)=5.1,Rt先上升后下降,最高达7.3;传播方式以密闭空间为主,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主要传播场所为家庭(26.8%,34/127)、餐馆(29.1%,37/127)、小区(3.9%,5/127)和市场(3.1%,4/127)。密切接触者筛查(66.1%)和社区排查(33.1%)是发现感染者的主要途径。结论 本次疫情新冠病毒Delta变异株的传染性较强,广州市荔湾区本土疫情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新冠病毒感染者以18~59和≥60岁年龄组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