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39篇
  免费   3646篇
  国内免费   2052篇
耳鼻咽喉   348篇
儿科学   529篇
妇产科学   230篇
基础医学   3172篇
口腔科学   729篇
临床医学   4092篇
内科学   4332篇
皮肤病学   627篇
神经病学   1714篇
特种医学   15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4518篇
综合类   7189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一般理论   3篇
预防医学   2876篇
眼科学   609篇
药学   3408篇
  48篇
中国医学   2587篇
肿瘤学   2291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536篇
  2022年   1027篇
  2021年   1774篇
  2020年   1496篇
  2019年   1053篇
  2018年   1099篇
  2017年   1175篇
  2016年   1114篇
  2015年   1644篇
  2014年   1949篇
  2013年   2315篇
  2012年   3192篇
  2011年   3285篇
  2010年   2584篇
  2009年   2214篇
  2008年   2439篇
  2007年   2259篇
  2006年   2003篇
  2005年   1665篇
  2004年   1245篇
  2003年   1191篇
  2002年   915篇
  2001年   645篇
  2000年   467篇
  1999年   260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11篇
  1995年   100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46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27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3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19篇
  1979年   22篇
  1978年   10篇
  1976年   8篇
  1968年   6篇
  1957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目的 观察分析复方倍他米松(商品名得宝松)联合CO2点阵激光、PDL激光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04至2019-12武警辽宁总队医院接受治疗的111例瘢痕疙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37例。A组采用CO2点阵激光+PDL激光治疗,B组采用CO2点阵激光+得宝松治疗,C组采用得宝松联合CO2点阵激光+PDL激光治疗,每4周为1疗程,共3个疗程。所有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进行观察,观察3组治疗前后瘢痕各维度评分(VSS)、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含量变化,以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三组色泽、血管分布、瘢痕柔软度、厚度、VSS总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其中C组显著优于A组、B组(P<0.05),但B组和C组未见统计学差异;A组、B组、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49%、83.78%、94.60%,C组疗效显著优于A组和B组(P<0.05);治疗1个月后,三组TGF-β1、MMP-9表达含量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C组TGF-β1、MMP-9表达显著低于A组和B组(P<0.05),而A组和B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在治疗后1个月时,A组2例瘢痕疙瘩治疗区域出现部分色素沉着,B组3例出现颜色发红、血管丰富情况,其余患者均未出现疼痛、血肿、瘙痒、皮肤感染、色素沉着及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且未见复发;在治疗6个月时,患者色素沉着及颜色发红等不良反应基本消退,但三组均出现部分瘢痕疙瘩复发情况,复发率分别为8.11%(3例,A组)、5.41%(2例,B组)及2.70%(1例,C组)(χ2=0.24,P=0.98)。结论 得宝松联合CO2点阵激光、PDL治疗瘢痕疙瘩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有效促进瘢痕组织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52.
【摘要】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支架植入术后新生内膜增生(NIH)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SACE)或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的42例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后支架NIH状况及影响因素。两名高年资神经介入医师根据血管造影图像,测量并记录患者术后即刻、术后随访复查时支架段最狭窄处、颈内动脉岩段直径,并计算每幅图像比率(T值,支架段直径/岩段颈内动脉直径)。 结果 T值变化呈由大至小再由小变大的动态过程,远期随访10~15个月(中位12.5个月)T值已基本恢复至术后即刻水平。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动脉瘤长径是患者中期NIH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中期NIH发生的预测因子(OR=0.903,95%CI=0.828~0.984,P=0.020),患者年龄越大治疗后出现NIH的可能性越小。结论 颅内动脉瘤支架植入术后NIH变化是一逐渐加重、逐渐减轻的动态过程,远期随访时支架段血管直径基本恢复至术后即刻水平。年龄、动脉瘤大小是患者中期NIH影响因素,年龄是独立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953.
目的探讨注射不同稀释浓度对比剂的高分辨率C形臂CT在Pipeline Flex植入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Pipeline Flex植入治疗的2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术中接受高分辨率C形臂CT检查时对比剂稀释比例为10%患者12例(A组),稀释比例为15%患者13例(B组)。3名神经介入专家对两组患者影像的支架释放、支架与动脉瘤空间关系、支架贴壁情况进行客观评价并予定性评分,再采用ImageJ软件客观记录载瘤动脉灰度值和背景灰度值,以比值代表支架与载瘤动脉腔对比度并予定量分析。记录患者术中术后相关并发症。结果25例患者共成功植入25枚Pipeline Flex。影像质量定性评分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A、B组支架释放、支架与动脉瘤空间位置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贴壁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优于A组(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6~12个月,平均(8.6±2.5)个月,复查显示O’KellyMarotta(OKM)分级A级0例,B级1例(4%),C级5例(20%),D级19例(76%),动脉瘤完全闭塞率为76%;均未出现支架移位、出血等不良事件。结论通过ImageJ软件在主观定性评分基础上进行客观定量评价,颈内动脉颅内段动脉瘤因有骨组织重叠,对比剂稀释程度为15%左右较好,而大脑前动脉和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使用10%稀释比例,即可满足临床需求。  相似文献   
954.
【摘要】 目的 评价子宫动脉造影和栓塞术诊断和治疗子宫动脉假性动脉瘤(UA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9例UAP患者临床资料。其中6例为妊娠相关操作后迟发性阴道出血,13例胎盘植入患者阴道出血由腹主动脉球囊暂时阻断下剖宫产术后常规造影发现。所有患者均经造影明确为UAP,共发现22枚,其中左右侧子宫动脉各11枚。6例妊娠相关操作后出血患者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13例剖宫产后患者仅栓塞载瘤子宫动脉。术后立即行阴道探查观察有无新鲜出血,术后6个月随访有无再发异常阴道出血。结果 术后即时探查宫腔显示,6例妊娠相关操作后阴道出血患者出血停止,13例胎盘植入剖宫产患者无新鲜血液流出。19例患者术后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腹部疼痛,给予镇痛泵对症治疗,术后36 h内明显缓解。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无再发阴道异常出血。结论 子宫动脉造影对UAP具有明确诊断作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UAP破裂致阴道出血安全,效果良好;有助于预防未破裂UAP患者迟发性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955.
956.
We examined the impact of treatment with ramipril versus other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ACE) inhibitors on clinical outcome in unselected patients of the prospective multicenter registry Maximal Individual Therapy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LUS registry (MITRA PLUS). Of 14,608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ST-elevatio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4.7% received acute therapy with ramipril, 39.0% received other ACE inhibitor therapy, and 56.3% received no ACE inhibitor therapy. In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the treatment with ramipril compared with the treatment without ACE inhibitors was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ly lower hospital mortality and a lower rate of nonfatal major adverse coronary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 Compared with other generic ACE inhibitors, ramipril therapy was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ly lower hospital mortality (odds ratio [OR] 0.54,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0.32 to 0.90) and a lower rate of nonfatal major adverse coronary and cerebrovascular events (OR 0.65, 95% CI 0.46 to 0.93), but not with a lower rate of heart failure at discharge (OR 0.79, 95% CI 0.50 to 1.27).  相似文献   
957.
目的:探讨1型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合成酶(PARP-1)对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培养的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9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TIMP)-1表达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①培养乳鼠心脏成纤维细胞,10μmol/LNE刺激细胞24h,使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MMP-1、MMP-9及TIMP-1的基因表达水平;使用PARP抑制剂3-氨基苯甲酰胺(3-aminobenzamide,3AB)后,观察PARP-1对上述基因表达的影响。②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PARP酶活性的变化。③采用凝胶阻滞实验检测心脏成纤维细胞内转录因子AP-1的DNA结合能力,研究PARP-1对AP-1DNA结合能力的影响。结果:NE诱导心脏成纤维细胞内MMP-1,MMP-9及TIMP-1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增加。细胞内ROS产生增加,PARP酶被激活。核内转录因子AP-1的DNA结合能力明显增强。PARP抑制剂3AB可明显减少NE诱导的MMP-1、MMP-9及TIMP-1的基因表达水平,同时显著抑制AP-1的DNA结合能力。使用抗氧化剂vitC减少ROS产生,抑制了NE诱导的PARP-1活性增加及AP-1的DNA结合,进而显著降低了NE诱导的MMP-1、MMP-9及TIMP-1的基因表达水平。结论:NE刺激心脏成纤维细胞内ROS产生明显增多,大量的ROS激活了PARP使其酶活性显著增高,PARP通过调节转录因子AP-1的DNA结合调控了MMP-1,MMP-9及TIMP-1的基因表达。PARP可能是心脏纤维化过程中的重要调节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58.
Background: While there is agreement that verapamil attenuates the AF‐ induced refractory period shortening when given before AF induction, controversy exists regarding its effects when given after the onset of persistent AF. This study aimed to compare atrial fibrillatory frequency obtained from the surface ECG in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atrial fibrillation (AF) with oral verapamil treatment to those without this treatment. Methods and Results: Surface ECG recordings were performed in 57 patients (34 male, 23 female, mean age 59 ± 11 years) with persistent AF (> 7 days). The frequency content of the fibrillatory baseline was quantified using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filtering, QRST complex averaging and subtraction. Fourier transformation). In 27 patients with verapamil treatment (120 or 240 mg/day for at least 7 days) mean fibrillatory frequency measured 6.4 ± 0.2 Hz, compared to 7.0 ± 0.4 Hz (P = 0.012) in 30 patients without verapamil. In a subset of 20 randomly selected patients (10 with, 10 without verapamil treatment) a 24‐hour Holter ECG recording was performed and fibrillatory frequency determined at 4 PM, 10 PM, 4 AM, and 10 AM. While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frequency reduction in the verapamil treated patients at night (P = 0.011), it remained constant over time in the other patients. Conclusion: In patients with persistent AF, fibrillatory frequency assessed by spectral analysis of the surface ECG is lower in patients taking verapamil. A.N.E. 2002;7(2):92–97  相似文献   
959.
目的 调查安徽及周边省份绵羊和山羊隐孢子虫流行情况及分子特性。方法 选择安徽省及其周边的河南、江苏和山东部分地区的7个规模化绵羊场和10个规模化山羊场,分别采集832份和781份新鲜绵羊和山羊粪便样品,利用隐孢子虫SSU rDNA基因特异的巢氏PCR技术对所有样品进行检测,调查上述地区绵羊和山羊隐孢子虫感染和虫种分布;对获得的微小隐孢子虫和泛在隐孢子虫进行gp60基因扩增与分析,以鉴定其基因亚型。结果 安徽及周边省份绵羊和山羊隐孢子虫感染率分别为5.8%(48/832)和8.7%(68/781)。SSU rDNA基因分析显示,绵羊感染的隐孢子虫为肖氏隐孢子虫和泛在隐孢子虫,山羊感染的隐孢子虫为微小隐孢子虫。gp60基因分析显示,泛在隐孢子虫基因亚型均为XIIa亚型2,微小隐孢子虫基因亚型均为IIdA19G1。结论 人兽共患泛在隐孢子虫XIIa亚型2和微小隐孢子虫 IIdA19G1基因亚型的鉴定,提示绵羊和山羊可能为人隐孢子虫感染的潜在来源。  相似文献   
960.
康利  马国强 《国际呼吸杂志》2008,28(19):1209-121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发病率高、危险性大的一种慢性睡眠呼吸疾病.OSAHS患者常常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大家族中的多种疾病,如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糖尿病等伴发或先后出现.其最终结果导致心血管事件发生和死亡的危险性增加.本文对OSAHS和MS的相互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