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67篇
  免费   3658篇
  国内免费   2092篇
耳鼻咽喉   283篇
儿科学   727篇
妇产科学   211篇
基础医学   2369篇
口腔科学   720篇
临床医学   4260篇
内科学   3049篇
皮肤病学   491篇
神经病学   580篇
特种医学   1446篇
外科学   3231篇
综合类   10303篇
现状与发展   12篇
预防医学   4357篇
眼科学   474篇
药学   4315篇
  51篇
中国医学   4110篇
肿瘤学   1428篇
  2024年   106篇
  2023年   413篇
  2022年   974篇
  2021年   1262篇
  2020年   1204篇
  2019年   586篇
  2018年   688篇
  2017年   969篇
  2016年   759篇
  2015年   1337篇
  2014年   1758篇
  2013年   2157篇
  2012年   3344篇
  2011年   3507篇
  2010年   3331篇
  2009年   2954篇
  2008年   3210篇
  2007年   2992篇
  2006年   2661篇
  2005年   2095篇
  2004年   1527篇
  2003年   1289篇
  2002年   985篇
  2001年   951篇
  2000年   742篇
  1999年   247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72年   1篇
  1971年   4篇
  1970年   1篇
  196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后、中毒性脑病和颅脑损伤患的脑复苏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据献报道,亚低温治疗较常温治疗患更易并发院内感染.发病率为12.96%。而国内尚未见对于在ICU接受亚低温治疗患院内感染发生情况的相关报道。笔对在2002年5月至2005年9月期间.收住ICU接受亚低温治疗的患进行院内感染的分析.发现亚低温治疗患院内感染发生率与常温治疗患相比无显性差异。现结合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2.
目的 针对微笑时鼻唇部出现上唇上提并短缩,鼻小柱下方褶沟,上唇牙龈外露等现象,探讨一种治疗上唇短缩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经口或鼻前庭切口,将鼻小柱根部鼻中隔降肌肌纤维切断及部分切除,并广泛剥离使上唇下降.结果 共为27例上唇短缩畸形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其中9例采用了双侧鼻小柱外侧与前庭基底贯穿切口,18例采用了上唇唇龈沟切口.通过手术,患者获得微笑时上唇中部适度降低,鼻小柱下方褶沟变浅或消失,上唇牙龈外露消失的效果.6例患者还在手术矫正上唇动态短缩畸形的同时,实施了鼻整形术.通过手术可矫正鼻唇牙龈部的综合动态缺陷,获得满意的美学效果.结论 手术方法治疗上唇短缩畸形,可改善患者微笑时的表情,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3.
东菱迪芙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JNK和ERK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东菱迪芙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胞外信号调节酶(ERK)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MCAO)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ERK和JNK的活性,同时观察缺血侧脑组织形态学变化、脑梗死体积比、凋亡细胞数。结果东菱迪芙可下调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JNK蛋白的活性,上调ERK蛋白的活性,并降低梗死体积、坏死和凋亡细胞数。结论东菱迪芙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抑制JNK凋亡通路、促进ERK生存通路, 从而减轻细胞凋亡是其脑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比较额叶癫(癎)(LE)与颞叶癫(癎)(TLE)在临床特征上的不同.方法:按国际抗癫(癎)联盟1989年癫(癎)综合征分类对门诊病例进行诊断筛选.对382例TLE和167例FLE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用x2检验及比值比(Odd值)统计数据.结果:TLE与FLE在发病年龄、发作表现、发作间期脑电图改变(双侧放电、多脑叶放电、同步化和睡眠中放电增多)、发作频率和预后上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FLE和TLE的临床诊断对于治疗决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5.
目的 探讨创伤后迟发性脑肿胀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5年6月年收治的17例迟发性脑肿胀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救治情况。结果 所有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保守治疗后均有好转,但于伤后5-10d出现恶化,CT复查有脑肿胀,经加强综合脱水等治疗后16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 迟发性脑肿胀好发于对冲性额、颞叶挫裂伤伴明显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薄层血肿及早期CT有脑肿胀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创伤后的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微循环障碍、静脉回流障碍及甘露醇作用下降等因素有关。此类患者病情隐蔽性强,应加强观察、积极行CT复查,如能早期明确诊断,保守治疗多数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MB)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1422例患者均行64层CT扫描,所有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重组和后处理,观察有无MB,测量MB的长度、厚度、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等。所有MB病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并与CT结果对比。结果共发现104例119段MB,平均长度及厚度分别为(5.0±2.7)mm、(2.0±1.6)mm,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31±17)%。104例MB患者CAG发现42例44段MB,其长度、厚度与CT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结论64层CT对MB和壁冠状动脉清晰显示,有特殊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7.
新型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治疗腰椎峡部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设计一种治疗腰椎峡部裂的新型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 ,测试其材料力学特性 ,并评价其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 :测量 2 0具干燥完整成人腰椎标本获得数据 ,按数据采用镍钛记忆合金设计固定器并行材料力学测试。取 6具新鲜成人腰椎标本 ,先后形成正常脊柱组、峡部裂组、横突棘突钢丝捆绑组、钩螺钉固定组、Buck螺钉固定组、新研制记忆合金固定器固定组 6组实验模型。利用脊柱三维运动实验机 ,分别测试 6组的前屈 /后伸、左 /右侧弯及左 /右轴向旋转 6种运动的活动范围。结果 :材料力学测试表明其形态记忆功能良好 ,体温状态下会产生稳定可靠的回复力。 6组在前屈、后伸及左右旋转状态 ,峡部裂组稳定性最差 ,同其他 5组差别明显。而使用新研制记忆合金内固定器组可明显恢复腰椎稳定性 ,同正常脊柱组及其他 3种内固定组均无显著差别。另两种状态左右侧弯 6组均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新设计的内固定器符合腰椎的生物力学要求 ,较先前的半环状内固定器优势明显 ,具有很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8.
目的:研究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染色体畸变及Y染色体(Yql1区)无精子症因子(azoospermic factor,AZF)缺失情况,建立Y染色体微缺失的临床筛查方法。方法:对134例患者(无精子症97例,严重少精子症37例)经染色体核型分析及AZF、区三个位点8对引物PCR扩增,检测染色体畸变和Y染色体微缺失率。结果:134例中染色体核型异常9例,占6.72%。AZF缺失18例,缺失率为13.43%。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AZF、缺失率分别为14.43%、10.81%。结论:染色体畸变和Y染色体微缺失是导致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无精子症缺失率高于严重少精子症患者。AZF区三个位点8对引物PCR扩增可作为Y染色体微缺失的临床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9.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如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军队医院文化建设,以便更好地服务于部队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是军队医院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30.
AIM: To study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ge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renal cell carcinoma in adult patients. METHODS: Three hundred and ten patients with renal cell carcinoma we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groups: or=60 years group.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 to define the association. RESULTS: The male/female ratio was 1.3/1, 2.0/1, 3.3/1 in the three groups, respectively, and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ppeared when comparing the or=60 years group (P=0.010). The respective percentage of incidental renal cell carcinoma was 27.9%, 43.2%, 31.2%, and i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41-59 years group than the >or=60 years group (P=0.047). The incidence of poorly differentiated renal cell carcinoma decreased with age increasing (11.6% vs 5.2% vs 2.7%),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or=60 years group (P=0.038). In th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