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63篇
  免费   516篇
  国内免费   303篇
耳鼻咽喉   44篇
儿科学   51篇
妇产科学   39篇
基础医学   592篇
口腔科学   64篇
临床医学   695篇
内科学   872篇
皮肤病学   75篇
神经病学   266篇
特种医学   189篇
外科学   745篇
综合类   1011篇
预防医学   338篇
眼科学   150篇
药学   664篇
  3篇
中国医学   325篇
肿瘤学   359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311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200篇
  2017年   177篇
  2016年   175篇
  2015年   254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303篇
  2012年   412篇
  2011年   407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71篇
  2007年   339篇
  2006年   301篇
  2005年   300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60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32篇
  1998年   77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75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7年   3篇
  1973年   3篇
  1971年   4篇
  1969年   3篇
  1967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空洞型肺转移瘤的CT表现及与原发灶病理类型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空洞型肺转移瘤的C表现及其与原发灶病理类型的关系。资料与方法:报告空洞型肺转移瘤40例131枚,分析其CT表现并与原发灶病理类型进行对比。结果:全部空洞瘤灶均与肺多发实性结节共存。共有泡样空洞41枚,不规则空洞33枚,囊样空洞26枚,小环形空洞31枚。壁厚度均匀者61枚,不均匀者70枚。瘤灶直径<15mm者44枚,15-25mm者66枚,25-40mm者17枚,>40mm者4枚。洞壁厚度<4mm者69枚,4-15mm者44枚,>15mm者18枚。空洞型瘤灶多见于腺瘤(22例)与鳞癌(13例),二者在CT表现上各有一定特征。空洞型瘤灶的发生与其在肺内的部位无关。结论:空洞型肺转移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并与原发灶病理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32.
本文攀枝花市公共场所环境卫生质量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空气中细菌总数超标82.7%,气湿超标71%,风速超标54.3%,噪声超标45.6%,CO2超标13.6%,CO超标9%。为改善公共场所卫生质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3.
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腹部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腹部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A)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全身麻醉耐受能力(ASA)Ⅰ~Ⅱ级择期行腹部手术的88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两组术后分别复合0.2%罗哌卡因行硬膜外PCA,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16、32小时的静息、咳嗽、活动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实际镇痛时间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尿潴留、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结果:舒芬太尼组术后16、32小时的静息、咳嗽、活动时的VAS评分与芬太尼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镇痛不良反应中,芬太尼组呼吸抑制发生率为17.8%,舒芬太尼组发生率为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实际镇痛时间:舒芬太尼组为(46.51±1.32)小时,芬太尼组为(36.24±2.28)小时,两组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腹部术后硬膜外PCA较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4.
35.
以Fe~(3+)代替Pd-C和Raney Ni为催化剂、水合肼为供氢体、3,3′-二硝基-4,4′-二氨基二苯醚为受氢体、甲醇为溶剂,进行催化转移氢化反应,产物3,3′,4,4′-四氨基二苯醚(TADPO)质量好,得率可达80%。此外,还对反应温度、时间、以及水合肼、催化剂、溶剂用量,水合肼浓度、催化剂重复使用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获得了较佳工艺条件。本法制得的TADPO与均苯四甲酸二酐缩聚可制得性能良好的聚眯唑吡咙。  相似文献   
36.
研究了77例长沙地区孕、产妇的宫颈排毒(CMV)情况及母、婴的免疫状态,并对宫颈排毒及CMV一IgM阳性的母亲所生小孩进行临床追踪。结果显示:孕妇宫颈排毒率为4.5%,抗CMV-IgG和抗CMV-IgM阳性率分别为77%和13%,59例脐血CMV-IgM阴性。宫颈排毒的3例其抗体检测抗CMV-IgG均阳性,抗CMV-IgM仅一例阳性。作者认为,对妊娠期活动性CMV感染的诊断,仅检测抗CMV-IgG和抗CMV-IgM抗体滴度仍不足,尚须结合病毒分离和其它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37.
胰岛素及其受体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缺血再灌注 (IR)过程中胰岛素及其受体的作用。方法 采用钳夹肾动脉的方法建造急性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模型。将大耳白兔分为对照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 (IR组 )、胰岛素处理组 (Ins+IR组 ) 3组 ,Ins+IR组再灌注的同时给予胰岛素溶液 (Ins3U/ kg.wt) ,而对照组和 IR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测定各组动物的血糖、血清胰岛素水平及肾组织胰岛素受体高、低亲和力常数 (Kd1 ,Kd2 )和高、低亲和力受体最大结合容量(Bmax1 ,Bmax2 )。结果 缺血再灌注 2 h后 ,3组动物血糖值、血清胰岛素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 (P<0 .0 5 ) ,IR组尤为显著 ,IR组 Kd1 、Kd2 、Bmax1 、Bmax2 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0 .0 5 ) ,Ins+IR组仅 Bmax2 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0 .0 5 ) ;4 8h后 ,3组动物血糖值恢复至正常水平 ,对照组胰岛素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 ,IR组也较 2 h时明显下降(P<0 .0 5 ) ,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 ,3组动物 Kd1 、Bmax1 值无差异 ,Ins+IR组 Bmax2 仍维持较低水平 (P<0 .0 5 ) ,Ins组 Kd2 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在肾 IR过程中 ,内源性胰岛素的作用减弱 ,外源性胰岛素对肾组织高亲和力受体位点无下降调节作用 ,但胰岛素可引起低亲和力受体数目的下调。胰岛素减轻 IR肾损伤的作用主要是  相似文献   
38.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肺部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3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合并肺部损害的6例患者进行报道。其肺部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胸痛、咳嗽、气短、长期低热及呼吸困难。体征主要为肺部干湿性罗音及胸膜摩擦音。胸部X线检查可见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粘连,弥漫性间质性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实验室检查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类风湿因子阳性、血沉增快、免疫球蛋白增高等。本文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合并肺部病变的发生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9.
目的 观察大鼠失血性休克后肠上皮细胞线粒体编码基因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 (COXⅠ、COXⅡ、COXⅢ )mRNA的表达变化。方法 采用失血性休克模型 ,分离肠上皮细胞后进行RNA的提取 ,应用RT PCR检测COXⅠ、COXⅡ、COXⅢ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大鼠失血性休克 1h ,COXⅠ、COXⅡ基因表达开始增强 ,2h表达最强 ,以后随着休克时间延长 ,表达又逐渐减弱 ,失血性休克晚期 5h表达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失血性休克可引起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编码基因COXⅠ、COXⅡmRNA的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40.
四氧化三铁微粒与碘化油混悬液栓塞兔肾动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四氧化三铁(Fe3O4)微粒与碘化油(Lp)混悬液(suspension from magnetic microspheres with lipi odol, S Fe3O4 Lp)对兔肾动脉的栓塞和导向作用机制。方法 测定工业工艺制备粒径为 50~250μm 5 种规格的 Fe3O4微粒在Lp中的沉降时间、速度;实验组用粒径250μm的S Fe3O4 Lp对右肾动脉栓塞,对照组用Lp栓塞。两组于术后不同时间比较栓塞效果、观察血生化和病理学改变。结果 五种粒度的Fe3O4 微粒能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悬浮于Lp中;栓塞效果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栓塞部位Fe3O4 微粒与Lp存留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P<0.005,r=0.76)。结论 粒径为250μm的S Fe3O4 Lp对兔肾动脉栓塞效果好,无明显毒副反应;栓塞过程中Fe3O4 微粒与Lp具有同步、同向性,是S Fe3O4 Lp发挥导向性栓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