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7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134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4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06篇
预防医学   150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93篇
中国医学   128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3 毫秒
21.
黄琼  黄洁群 《内科》2014,(1):106-107
目的探讨模拟现场分解、串连教学法在心肺复苏培训中的运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至2013年对1 202名护士进行心肺复苏培训工作的效果。其中以2013年接受培训的学员作为实验组,采取分解-串连-自行练习-纠错-考试考核-提问问题的方法培训2010版心肺复苏。再以2012年接受培训的学员作为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进行培训。比较分析两组学员的CPR流程掌握情况、考试时情绪紧张度、重点环节掌握情况、考试排斥度等。结果两组学员CPR流程标准的掌握、考试时情绪紧张度、重点环节掌握、考试排斥度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现场分解-串连-自行练习-纠错-考试考核-提问问题的教学方法在心肺复苏操作培训中体现了教、学益彰,效果满意,值得在心肺复苏以及其他护理操作培训中推广。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对急性肺栓塞(APE)患者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溶栓前后血浆N端B型尿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42例符合溶栓治疗条件的APE患者给予瑞替普酶18mg+18mg静脉溶栓治疗,分别观察溶栓前及溶栓6h后患者临床表现、血浆NT-proBNP、肌钙蛋白T(cTnT)水平,溶栓12~24h复查超声心动图、CT肺动脉成像或核素肺灌注显像,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血管再通患者37例(88.1%),其NT-proBNP浓度和肺动脉压力均较溶栓前显著下降[(8 672.4±201.7)pg/ml︰(1 559.8±23.5)pg/ml,(52.82±17.34)mmHg︰(38.13±12.32)mmHg,1mmHg=0.133kPa;均P<0.01)],且NT-proBNP浓度下降幅度与肺动脉压下降幅度、右心室/左心室比值密切相关(r分别为0.61、0.54);溶栓前后cTn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管未通患者5例,其溶栓前后NT-proBNP、cTnT及肺动脉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替普酶对APE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且动态检测NT-proBNP浓度可作为评价溶栓再灌注成功与否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在剖腹产术后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剖腹产手术的产妇共56例,选取时间为2014年11月-2017年11月,根据其住院时间的差异将产妇分成2组.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比2组产妇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于术后出血、产后抑郁情况、母乳喂养率、并发症情况、下床活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腹产产妇在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后,可缩短产妇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改善其抑郁情况,降低术后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几率,有利于母乳喂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4.
了解广西高中在校生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为评估乙肝预防效果及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按地理分布,从广西东(玉林市)、南(南宁市)、西(百色)、北(桂林)、中(柳州)5个地区分层整群抽取2 632名高中生,每名学生采集静脉血3 mL,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HBsAg和HBsAb,分析2种乙肝标记物阳性率.结果 2 632名学生HBsAg阳性率为7.29%(192/2 632),西部的百色最高,为9.41%(43/457);北部的桂林最低,为4.91%(25/509).有乙肝疫苗接种史者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无接种史者,分别为4.48%和12.96%;不同年龄、性别、民族之间HBsAg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2.03,3.32,1.60,P值均>0.05).HB-sAb总阳性率为73.67%,其中16,17,18~20岁组学生阳性率分别为79.52%,78.33%和6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31,P<0.05),但在性别、民族、地区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02,0.56,2.12,P值均>0.05).结论 广西现阶段高中生中HBV感染率较高.要加强预防控制策略,提高乙肝疫苗接种及时率和全程接种率.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经皮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总结手术全程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效率。方法对45例经常规治疗无效的产后大出血患者采用经皮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方法进行治疗,并在手术全程进行心理护理及并发症护理。结果 45例患者经治疗、护理,出血得到控制,其中2例患者出现血肿、发热等轻微并发症,并经有效治疗康复出院。结论经皮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快速的治疗方法,细心的观察与规范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6.
【摘要】 目的 探讨左心耳形态对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和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首次行房颤射频消融的患者44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结果分为房颤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术前所有患者均接受左房肺静脉血管成像或食道彩超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将左心耳形态分为鸡翅形、风向标型、仙人掌型、菜花型。术后随访18个月,以消融术后复发为结局,分析左心耳形态对房颤复发的影响。结果 阵发性房颤57例(22.80%)复发,持续性房颤78例(41.05%)复发,持续性房颤患者复发率明显大于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组患者左房前后径、左心房体积、左心耳体积均大于未复发组;左心耳形态学特征中,鸡翅型房颤复发率最高(37.26%),风向标型复发率最低(21.5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左心耳体积、持续性房颤及鸡翅型左心耳形态是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OR( 95% CI) 分别为1.348(1.009~1.801)、1.980(1.343~2.919)、1.687(1.021~2.786)。此外,服用ACEI/ARB类药物也有助于减少房颤复发。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房颤消融术后左心耳形态累计复发率依次为鸡翅型>仙人掌型>菜花型>风向标型(χ2=9.302,P=0.026)。结论 左心耳形态学特征与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风险相关,ACEI/ARB类药物有助于降低房颤消融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27.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的正念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9月在本院肿瘤科病房住院的114例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使用中文版正念量表测量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的正念水平。结果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正念总分为(39.85±12.704)分,处于低等水平;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关系、自我感受负担是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正念水平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的正念水平处于低等水平,不同家庭关系、自我感受负担的患者正念水平不同。  相似文献   
28.
骨骼肌是胰岛素抵抗发生的主要部位.IκB激酶β(IKKβ)/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通过干扰正常胰岛素信号转导和诱导机体低水平慢性炎性反应,在骨骼肌胰岛素抵抗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作用于IKKB/NF-κB信号通路达到治疗2型糖尿病的目的,可成为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萧氏双C护理模式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5月1日~2019年3月31日收治的82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应用萧氏双C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将2017年2月1日~2018年3月31日收治的82例甲状腺癌手术患者作为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负性情绪及应激反应的差异,并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后,研究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应用萧氏双C护理模式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进行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负性情绪,降低应激反应,缓解疼痛,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以及与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8月我院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38例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在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前后SDS,SAS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的得分变化情况以及其相关性。结果:心脏起搏器手术前后的SDS,SAS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SF-36和Aquarel量表得分手术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可以帮助患者减缓疾病带来的焦虑、抑郁情绪,焦虑、抑郁情绪的缓解也可以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