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脊髓前角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对坐骨神经切断后引起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退行性变的影响。方法 以硅胶管套接切断的大鼠坐骨神经为实验模型,24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硅胶管内注射GDNF,对照组注射等渗盐水,术后2周观察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并进行脊髓切片的尼氏染色、酸性磷酸酶(ACP)组织化学染色及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染色。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后肢运动功能明显改善;脊髓前  相似文献   
92.
目的:通过制备一种纳米弱晶态生物煅烧骨修复材料,与国内同类产品对比,研究材料的微观结构对成骨性能的影响,探讨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脱脂、去蛋白以及煅烧等工序制备煅烧骨修复材料,并研究材料的成分、结构、生物相容性;通过与市场上的天然煅烧骨修复材料进行对比,研究其二者理化性能的差异,以及差异对成骨性能和安全性的影响。结果:制备的生物煅烧骨修复材料和天然煅烧骨修复材料的主要成分均为弱结晶态的羟基磷灰石,晶体尺寸均为纳米级,孔径范围和分布基本一致,生物煅烧骨修复材料的比表面积为91.96 m2/g,长针状晶型,天然煅烧骨修复材料的比表面积为52.51 m2/g,圆形晶型,生物煅烧骨修复材料较天然煅烧骨修复材料保留了更多的碳酸盐;生物学试验结果显示生物煅烧骨修复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动物试验结果显示生物煅烧骨修复材料和天然煅烧骨修复材料都能够有效抑制拔牙后的牙槽骨萎缩以及促进骨组织的修复,二者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生物煅烧骨修复材料为一种纳米弱晶态的骨修复材料,保留骨组织无机盐的成分和结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比格犬动物试验中,能够有效抑制...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检验技术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18级79名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检验科实习的本科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39名)和观察组(40名),以理论技能考试成绩作为效果评价指标,同时调查观察组学生对实习带教方式的满意度,比较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在医学检验技术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技能操作考核和病例分析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实习有帮助(87.5%~100%),能提高实习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论基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医学检验技术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水平,培养出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临床思维的熟练操作技能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94.
95.
目的 探讨大鼠的最佳抗凝比,分析标本血量不足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60只大鼠分成2组,按真空采血法采集空腹12 h腹主动脉血液。第一组20只,用于全血细胞测定。全自动血液细胞计数仪检测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第二组40只,每只鼠采2管血,按抗凝比[枸橼酸钠抗凝剂与全血的比例(V:V)]分成1:9(对照组)及1:5(实验组),1:8(实验组)及1:7(实验组),离心获乏血小板血浆。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结果 SD大鼠HCT(%)为41.7 ± 2.9,PLT(×109/L)为1114 ± 173。随着抗凝比的增大,PT、APTT、TT延长,FIB减小。与对照组相比:1:8实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实验组,除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另3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凝血四项的结果受抗凝比的影响。1:9是大鼠最佳抗凝比,1:8尚可。大鼠有其独特的生理特性。为大鼠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的科学数据和基本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6.
目的:对汉族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前体cDNA进行核苷酸旬分析及功能研究。方法:通过RT-PCR法扩增汉族人GDNF前体cDNA,利用昆虫杜状病毒表达系统(BES)表达此前体cDNA,原代培养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对表达产物进行活性测定。结果:汉族人GDNF前体cDNA为截短的555bp的转录体,其在昆虫细胞中的分泌表达产物能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和分化。结论:汉族人GDNF前体c尤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经后侧入路植入钛网重建椎体前中柱技术在治疗腰椎爆裂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33例腰椎爆裂骨折患者,采用后侧入路截除横突显露前方骨折椎体,从侧方清除前中柱移位骨折碎块。行椎管扩大减压成形后,从椎体侧方置入填塞自体松质骨的钛网重建椎体前中柱,结合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骨折椎邻近上下节段椎体,椎板及横突间植骨融合。记录每例患者不同时期的前侧脊柱高度、脊柱后凸畸形程度、椎管内占位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9个月,平均23个月。患者康复顺利,无局部疼痛和椎体活动受限。骨折椎椎体高度术前压缩(51.0±22.5)%,术后恢复至正常高度的(96.0±5.5)%,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管内压迫完全解除,脊柱生理曲度恢复,椎弓根螺钉固定牢固,植骨融合良好,没有出现椎体高度再丢失病例。神经功能按ASIA神经损伤评分标准进行评定,A级1例,B级2例,C级2例,D级6例,E级22例。无发生断钉、断棒等并发症。结论经后侧入路植入钛网重建前中柱技术可操作性强,能有效恢复椎体的正常高度,矫正后凸畸形,在治疗腰椎爆裂骨折中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8.
摘要:目的:探讨我院急诊检验科血常规分析的结果回报时间(TAT)。 方法:采集60例急诊患者末梢血,分别于0、1、3、5、7、10、15、20 min用Sysmex xs-800i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确定标本最短放置时间。 结果:放置7 min后血液参数结果稳定(P均>0.05),我院急诊血常规分析的TAT为10 min。 结论:确立了我院急诊检验科血常规分析的TAT。  相似文献   
99.
背景:注入骨水泥是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常用的固定方法之一。目的:评估注入骨水泥内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生物力学性能以及固定效果。方法:选取骨质疏松胸腰椎标本,测定骨密度以及最大压力载荷、位移、刚度等力学性能指标,建立骨折模型,注入骨水泥固定后,再次测定最大压力载荷、位移、刚度指标,比较注入骨水泥固定前后生物性能的变化,同时与椎弓根螺钉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生物学性能进行比较。对注入骨水泥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通过评估患者缓解疼痛程度、胸腰椎体高度恢复程度以及骨水泥注入量和骨水泥外渗等情况,明确注入骨水泥固定治疗的效果。结果与结论:生物力学实验测定注入骨水泥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的最大载荷为2285N,比骨折前承受的最大载荷1954N强度增加了近16.9%,注入骨水泥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的刚度为427N,比骨折前刚度349N增加了近22.1%,显示出良好的生物性能。对应用注入骨水泥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以及应用闭合复位注入骨水泥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发现2种方法均可以使患者的疼痛得到明显的缓解,而闭合复位注入骨水泥固定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时骨水泥注入量、局部后凸角以及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均更好,表明闭合复位辅助下注入骨水泥固定是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0.
背景:肱骨骨折的治疗到目前仍未形成一个固定的、被大多数学者接受的统一的治疗模式,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肱骨骨折的适应证、手术时机等一直存在分歧。目的:分析肱骨骨折的病理解剖、愈合过程及损伤分型,探讨髓内钉置入内固定治疗肱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及时机。方法:治疗复杂肱骨骨折的目的是恢复必要的功能或解剖位,达到稳定置入固定,能早期功能锻炼。收集髓内钉置入固定治疗肱骨骨折的相关文献,找出治疗对象相似、疗效评价标准相同的病例进行比较研究。为肱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结果与结论:肱骨骨折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严格评估骨折类型、骨质质量及选择适合的髓内钉对于肱骨骨折治疗预后很重要。了解髓内钉的类型和置入固定方式,认识不同种类髓内钉置入治疗肱骨骨折的价值,采取有效措施防治髓内钉置入固定治疗肱骨骨折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可在治疗肱骨骨折时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