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7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24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80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258篇
内科学   134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53篇
特种医学   86篇
外科学   316篇
综合类   615篇
预防医学   187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98篇
  1篇
中国医学   205篇
肿瘤学   3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91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92篇
  2012年   104篇
  2011年   118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16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自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暴发流行,且快速向全国各地范围内传播。世界卫生组织及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此次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疫情。2019-nCoV是β属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该病毒潜伏期长且传染力强。我国已将COVID-19定义为乙类传染病,但是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本文聚焦2019-nCoV及疫情的发展,将对2019-nCoV特点、COVID-19的临床特征、2019-nCoV与孕妇、新生儿、儿童及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替比夫定(LDT)治疗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单中心和非随机对照研究。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其中合并妊娠20例作为妊娠组,未合并妊娠20例作为无妊娠组。均经 LDT 600 mg/d治疗96周,检测治疗12、24、48和96周时 HBeAg、HBV DNA及 ALT的变化。孕产妇及新生儿健康评估与正常孕产妇对照。结果 LDT治疗96周后,妊娠组和无妊娠组 HBeAg血清学转换为5/14例和5/13例;HBV DNA〈500拷贝/mL分别占17/20例和14/19例;ALT 正常17/20例和14/19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妊娠组有2例病毒学突破(rtM204I突变)。妊娠组和无妊娠组各发生肌酸肌酶升高1例(325 U/L)和2例(273 U/L,412 U/L)。所有孕妇足月分娩,新生儿正常。结论 LDT用于妊娠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与非妊娠肝炎相同,未发现明显不安全因素。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探讨正常糖耐量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FDR)内皮功能改变和危险因素。方法 FDR(B组)66例分非肥胖亚组(B1)36例和肥胖亚组(B2)30例,与糖耐量正常的非糖尿病亲属(NFDR,A组)76例其中非肥胖亚组(A1)39例和肥胖亚组(A2)37例作比较,作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检测0 min、10 min、20 min、30 min、60 min、120 min血糖、免疫活性胰岛素,同时检测空腹血脂、游离脂肪酸(FFA)、脂联素(APN)、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内皮素(SET),留取晨尿测定尿内皮素(UET)与微量白蛋白(MUA),并观察血压、身高和体重,测定肱动脉休息时、加压及服用硝酸甘油后的内径变化。结果校正性别、年龄后,MUA、hs-CRP、UET、SET、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和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ID)B组与A组比较无差异(P>0.05);UET和SET B2亚组与B1亚组比较有差异(P<0.01);hs-CRP A2亚组与A1亚组以及B2亚组与B1亚组比较有差异(P<0.05或P<0.01);MUA B2亚组与B1亚组及B1亚组与A1亚组比较有差异(P<0.05或P<0.01)。进一步校正性别、年龄和腰围指数后,SET B2亚组与A2亚组比较有差异(P<0.05),MUA B2亚组与B1亚组及B1亚组与A1亚组比较有差异(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以内皮指标为因变量能进入方程的有肥胖、血压、脂代谢、血糖、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等指标。结论 FDR出现了大血管内皮功能改变;糖尿病遗传背景为内皮功能改变的独立因素,合并肥胖和(或)其他代谢性因素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左上腹切口和正中切口应用OrVil吻合器行腹腔镜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术中的差异.方法 2010年10月~ 2013年3月,对36例应用OrVil吻合器进行腹腔镜全胃切除食管空肠吻合术患者,分别采用左上腹切口(n=23)或正中切口(n=13),对抵钉座放置时间、腔镜下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腹腔感染率、切口感染率、吻合口漏或狭窄等进行比较.结果 与正中切口组相比,左上腹切口组腔镜下吻合时间短[(7.4±2.2) min vs.(16.0 ±4.4)min,t=-7.965,P=0.000],切口短[(6.3±1.5)cm vs.(8.2±2.4)cm,t=-2.625,P=0.018],抵钉座放置时间、术中出血量、腹腔感染率、切口感染率、吻合口并发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左上腹切口应用OrVil吻合器行腹腔镜食管空肠吻合术更为简便快捷、安全,但应注意保护切口及注意吻合时的对线、对位等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66.
葛雯  李海波  王振中  于洋  苏真真  杨彪  曹亮  黄文哲  肖伟  姚新生 《中草药》2019,50(17):4189-4199
目的 研究中药复方热毒宁注射液解热抗炎活性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内毒素休克模型对热毒宁注射液解热抗炎活性部位进行筛选,综合应用HP-20大孔树脂、硅胶、MCI、ODS柱色谱以及反相MPLC、HPLC等各种现代色谱技术对解热抗炎活性部位进行系统的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采用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以抑制炎性细胞因子前列腺素E2(PGE2)的分泌为评价指标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炎活性评价。结果 热毒宁注射液经大孔吸附树脂95%乙醇洗脱部位为解热抗炎活性部位,从中分离得到了2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 (4aS,7aS,7bS)-4,4a,7a,7b-tetrahydro-2H-1,7-dioxacyclopent[cd] indene-5-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1)、(4aS,7aS)-1,4a,5,7a-tetrahydro-7-(hydroxymethyl)-cyclopenta[c] pyran-4-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2)、3α,5α-tetrahydrodeoxycordifoline lactam(3)、R-(Z)-4-甲基-5-[(2'',6'',6''-三甲基-4''-氧代-2''-环己烯-1''-基) 亚甲基]-2(5H)-呋喃酮(4)、(1α,2α,3β,4β)-2,4-双 (4-羟基-3-甲氧基苯基)-1,3-环丁烷二甲酸(5)、4-[(6-O-苯甲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 氧基]-3-甲氧基苯甲酸(6)、丁香脂素(7)、E-3-(3,4-二羟基苯亚甲基)-5-(3,4-二羟基苯基) 二氢呋喃-2-酮(8)、6,7-二甲氧基香豆素(9)、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10)、水杨酸(11)、丁香醛(12)、苯乙酸(13)、香草醛(14)、咖啡酸(15)香草乙酮(16)、3,5-O-二咖啡酰奎宁酸(17)、4,5-O-二咖啡酰奎宁酸(18)、3,4-O-二咖啡酰奎宁酸甲酯(19)、3,5-O-二咖啡酰奎宁酸甲酯(20)、4,5-O-二咖啡酰奎宁酸甲酯(21)、5-O-咖啡酰奎宁酸乙酯(22)、3,5-O-二咖啡酰奎宁酸乙酯(23)、4,5-O-二咖啡酰奎宁酸乙酯(24)。其中化合物11014~24 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PGE2的分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 化合物1~911~1322~24 均为首次从热毒宁注射液中分离得到,有机酸类化合物可能为热毒宁注射液解热抗炎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67.
  目的  探讨颈动脉超声(US)、能谱CT和MR高分辨率管壁成像(HR-VWI)3种不同诊断方式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诊断效能。  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0年6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行US、能谱CT和MR HR-VWI检查,以斑块病理分析结果为金标准,判断US、能谱CT、MR HR-VWI对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  结果  42例患者术后共取得53块斑块。US检查共检出43块斑块; 能谱CT检查共检出49块斑块,不同成分的斑块能谱曲线斜率及有效原子序数由高到低依次为:钙化斑块、内部出血斑块、纤维斑块以及脂质斑块,不同成分的斑块能谱曲线斜率及有效原子序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R HR-VWI检查共检出51块斑块。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能谱CT与MR HR-VWI检出率、准确度、特异度和灵敏度均高于US(均P<0.05)。能谱CT和MR HR-VWI诊断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曲线下面积为0.819(95% CI:0.698~0.941)和0.859(95% CI:0.750~0.967),均高于US(0.669,95% CI:0.517~0.821)。  结论  能谱CT、MR HR-VWI对颈动脉斑块成分分析以及斑块稳定性的诊断效能均优于US,可为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8.
抗炎镇痛药治疗问题及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临床常用抗炎镇痛药主要为非甾体类抗炎药 (NSAIDs)。NSAIDs已广泛用于类风湿病病人和非风湿性疾病病人的镇痛 ,包括急性手术后的疼痛、慢性疼痛、胆绞痛及肾绞痛等腹部疼痛和月经痛。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物因用药剂量、疗程和病人年龄的增加 ,不可避免地出现胃肠道、凝血功能和肾功能方面的损害 ,制约了它的应用范围。最近有研究表明 :选择性环氧化酶 2抑制剂和特异性环氧化酶 2抑制剂的相继问世 ,以及通过复合其他类的镇痛药可减少NSAIDs引起的不良反应及伴随的高危因素 ,为消除疼痛和不良反应带来了新的希望。1 NSAIDs的发…  相似文献   
69.
胃大部切除术后的胆汁返流及残胃粘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超  黄文 《内镜》1995,12(3):131-134
本文观察了4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手术前后空腹胃液胆酸浓度变化,对术后1年的33例行胃镜及罗粘膜组织学检查。发现B-Ⅱ式组和B-Ⅰ式组术后胃液胆酸浓度显著高于PAFPG组;胃镜所见肠胃返流及胃炎表现亦较PAFPG组严重(P<0.01);胃粘膜组织学异常改变的程度重于PAFPG组(P<0.05)。结果表明:不同胃切除术式所引起的胆汁返流及残胃粘膜病变程度各异,PAFPG能较有效地减少肠胃返流,使办骨环境  相似文献   
70.
徐安琪  陈海燕  黄文 《新中医》2021,53(4):110-113
目的:观察补肾降浊汤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补肾降浊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总积分、肾功能相关指标(血清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1 h尿红细胞排泄率)、免疫功能相关指标[CD4+、CD8+、CD4+/CD8+、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84%,对照组为75.5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尿素氮、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1 h尿红细胞排泄率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D8+、Ig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CD4+/CD8+、IgM、补体C3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补肾降浊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患者肾功能与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