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药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蒲昭霞  赵聪敏  鲁利群 《四川医学》2006,27(11):1113-1115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对新生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功能的长期持续性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按Rcie法制作HIBD新生动物模型,共计24只,同时设假手术对照组24只,分别在日龄4周、8周、12周各取8只,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观察海马CA1区突触素(p38)表达的变化。结果 缺氧缺血后4周、8周、12周学习记忆能力呈进行性下降趋势。海马CA1区神经元数目进行性减少,突触素免疫活性逐渐降低,模型组与同龄对照组比较以及模型组各时间点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鼠缺氧缺血可导致学习记忆功能长期慢性进行性的损害。海马神经元进行性减少、突触素表达进行性下降是其可能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3.
蒲昭霞  赵聪敏  鲁利群 《四川医学》2006,27(12):1218-1221
目的探讨在不同发育阶段丰富环境刺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新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7日龄SD大鼠通过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吸入8%氧氮混合气,制成HIBD模型,分为干预组(intervention)、非干预组(non-intervention),同时设假手术对照组(sham)。其中干预组根据干预开始时间又分为早期干预组(断奶前开始干预)、晚期干预组(断奶后开始干预),分别在断奶前后(生后25d)开始给予丰富环境刺激,总干预时间为20d。3月龄时测定各组学习记忆能力(Morris水迷宫),海马CA1区存活锥体神经元计数评估脑损伤程度,比较不同发育阶段丰富环境干预的效果。结果早期干预组学习记忆能力和海马存活锥体神经元数明显高于晚期干预组(P<0.01)。早期干预组与假手术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断奶前开始给予丰富环境干预较断奶后能明显改善HIB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轻HI后海马病理损伤程度可能是其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4.
45.
目的加强对儿童淋巴瘤临床特征的认识,提高临床诊断率。方法对以心包积液为首发表现的儿童淋巴瘤1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发热伴咳嗽、气促、胸闷1个月就诊当地医院,考虑支气管炎,给予抗感染治疗无效后入我院,结合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心包穿刺液检查结果考虑结核性心包炎,予诊断性抗结核治疗1个月病情加重转院。仍按结核性心包炎治疗无效,后查体发现浅表淋巴结进一步增大,行淋巴结活组织病理检查并结合骨髓细胞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诊断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论儿童淋巴瘤早期临床症状复杂多变,缺乏特异性,极易造成误诊;对出现不明原因心包积液的儿童应高度警惕心脏淋巴瘤的可能,尽早行淋巴结活检,同时结合骨髓细胞学检查和免疫组化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46.
环境对低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鼠海马GFAP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环境刺激对低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新生大鼠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按RiCC法制备7日龄sD大鼠HIBD模型,随机分为3组:丰富环境组(enriched environment,EE)、贫瘠环境组(impoverished environment,IE)和标准环境组(standard environment,SE)。另设假手术组(Sham)。各组大鼠于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不同环境刺激。术后第28天,通过穿梭箱实验测试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海马GFAP的表达。结果在学习记忆能力上,IE组明显差于Sham组、SE组和EE组(P〈0.01),SE组差于Sham组和EE组(P〈0.01),Sham组和E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GFA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Sham组GFAP阳性细胞数分别低于其它3组(P〈0.01),而EE组分别高于SE组和IE组(P〈O.05),IE组低于SE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丰富环境刺激可以增加海马GFAP的表达,促进神经再生,改善学习记忆能力,而贫瘠环境刺激却使海马GFAP表达减少,阻碍神经再生,加重学习记忆能力的损害。  相似文献   
47.
48.
病例资料 例1:患儿,男,2.5岁,因“反复呕吐,发育迟缓2年”入院。系G_1P_1,足月顺产,产重3kg。生后5月无明显异常。5月后出现反复呕吐,每日2~8次,非喷射状,以受凉后为甚。吐后精神差,摄入少,大便秘结,尿多。发育迟缓,5月抬头,7月翻身,14月喊爸妈,2岁行走,四股软弱无力,现走不足10m,能说短句,智力尚可。院外曾多次诊为“营养不  相似文献   
49.
目的:用自体的人肝癌细胞系诱导对肝癌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T淋巴细胞。方法:分离肝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在50U/ml IL-2存在下与经照射的自体肝癌细胞系共刺激,进行筛选性的混合淋巴细胞肿瘤细胞培养(MLTC),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其细胞表型,^51Cr释放试验检测效应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淋巴细胞明显增殖,细胞变大呈豆芽状。细胞毒性实验证明该细胞对HCC—9724有特异性杀伤作用,而对K562细胞没有杀伤作用。结论:利用同体肝癌细胞系HCC—9724作为刺激细胞反复诱导肝癌患者能产生肝癌特异性的CTL。推测在刺激及培养条件适宜时,人外周血中较少的CTL前体细胞(CTLp)是可能捕捉到的。  相似文献   
50.
鲁利群  范建义  杨林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2):1339-1339
儿童癔病近年来有增多趋势 ,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其中 ,以呼吸道症状为突出表现者并不少见。本文对 1995年 2月~ 2 0 0 2年 1月我科诊断的此类儿童癔病2 1例患者进行分析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2 1例门诊及住院患儿中 ,男9例 ,女 12例 ;年龄最小 6岁 ,最大 14岁 ,平均 9 5岁 ;全部为独生子女 ;病程 1h~1月。1.2 临床表观 频繁吸鼻 1例 ;梅核气8例 (频繁吞咽 5例、清嗓 3例 ) ;叹息 2例 ;刺激性干咳 2例 ;过度换气 2例 ;呼吸频率突发增快 1例 ;喉中异物感伴疼痛 1例 ;胸闷、憋气 4例。上述表现在患儿睡眠时消失 ,转移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