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观察八肽胆囊收缩素对高浓度游离脂肪酸损伤的小鼠胰岛β细胞(NIT—1细胞)的保护作用,并观察同时应用胆囊收缩素受体非特异性拮抗剂丙谷胺对此作用的影响。 方法:实验于2004-03/12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进行。将体外培养良好的NIT—1细胞分为对照组、游离脂肪酸组(加入0.25mmol/L软脂酸)、八肽胆囊收缩素组(加入游离脂肪酸同时加入10pmol/L八肽胆囊收缩素)、丙谷胺组(八肽胆囊收缩素组同时加丙谷胺,终浓度32mg/L)。37℃、体积分数为0.05的CO2条件下分别培养48h和72h,放免法测定培养液上清中胰岛素水平;MTT法检测NIT—1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方法测定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观察bcl-2的表达。 结果:①培养上清中胰岛素水平:游离脂肪酸组48h和72h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八肽胆囊收缩素组显著高于游离脂肪酸处理组(P〈0.01);丙谷胺组与游离脂肪酸组无显著差异。②细胞增殖反应:游离脂肪酸组48h和72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八肽胆囊收缩素组则显著高于游离脂肪酸组(P〈0.01),丙谷胺组与游离脂肪酸组结果相仿。③细胞凋亡率:游离脂肪酸组48h和72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八肽胆囊收缩素组则显著低于游离脂肪酸组(P〈0.01),丙谷胺组与游离脂肪酸组结果相仿。④bcl-2阳性表达水平:游离脂肪酸处理不同时间后其表达明显减少;八肽胆囊收缩素处理后表达增加,丙谷胺组较八肽胆囊收缩素组表达略少。 结论:①游离脂肪酸可导致胰岛β细胞明显损伤,表现在胰岛素分泌的减少、细胞增殖能力的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以及bcl-2基因表达减少。②八肽胆囊收缩素对游离脂肪酸损伤的胰岛β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③非特异性胆囊收缩素受体拮抗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逆转八肽胆囊收缩素的保护作用;提示其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与胆囊收缩素受体结合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魏立民  马军  任路平  刘娜  王子婧 《河北医药》2012,34(21):3318-3319
暴发性1型糖尿病(fulminanttype 1 diabetesmellitu sF1D)是2000年由日本学者Imagawaetal.等报道的1型糖尿病的新的亚型,F1D是由于迅速以及完全的β细胞损害导致的结果[1,2]。1型糖尿病可分为自身免疫性(1A)和特发性(1B)两种类型,美国糖尿病协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将F1D归于1B型糖尿病。在日本1型糖尿病患者中F1D发病率大约占20%[2]。F1D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并伴有多种酶学改变,患者存在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联合含银敷料(德湿银)治疗Wagner Ⅱ、Ⅲ级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45例Ⅱ、Ⅲ级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5例,采用常规外科换药治疗;治疗组15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德湿银敷料;联合治疗组15例,使用rh-EGF局部喷洒加德湿银治疗.观察治疗8周后3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联合治疗组伤口愈合情况及有效率(86.7%)均显著高于治疗组(66.7%)和对照组(4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观察到明显皮肤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结论 rh-EGF联合含银敷料治疗中重度糖尿病足溃疡疗效好,有加速伤口愈合的作用,且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4.
魏立民 《现代保健》2009,(28):94-94
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加强,医院的各种纠纷呈上升趋势。儿科病房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护理纠纷更容易发生。分析原因,探讨防范措施,对医院自身的发展,对提高儿科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有重要意义。1原因分析 1.1患儿家属的法制观念增强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增强,加之儿科疾病变化快,发展迅速,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5.
小儿脑瘫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麻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是治疗痉挛性脑瘫(spastic cerebral palsy,SCP)的有效方法,其选择性表现为需在麻醉状态下对相应的脊神经后根进行电刺激,根据肌肉收缩反应确定异常神经后根小束后将其切断。在此阶段,麻醉深度的控制对电刺激时的肌肉反应有重要影响,也决定了手术治疗效果。因此SPR对麻醉管理提出了较高要求。  相似文献   
16.
非洛地平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对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治疗的可靠性、安全性。方法随机入选就诊的高血压患者60例,停其他降压药2周,测血、尿常规及生化指标,检查眼底、心电图、胸透以了解靶器官受累情况。晨起口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mg每日一次,共4周,分别记录用药前及用药后1、2、3、4周血压、心率,第4周复查实验室指标。结果60例患者中显效、有效及总有效率分别为47例(78.33%),5例(8.34%)及52例(86.67%)。服药2周后血压已有显著下降,各时点血压与用药前相比均有下降,统计学具显著性差异(P<0.05)。服药4周后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分别下降(26.11±14.40)mmHg及(18.36±9.47)mmHg。心率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非洛地平缓释片对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T2DM)及其一级亲属(FDRs)血浆胆囊收缩素(CCK)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2003-062003-10将河北省人民医院的观察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21例)、FDRs组(35例)、T2DM组(32例),检测受试者体重、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及血浆CCK水平变化,对比各组之间生化指标变化。以体重指数(BMI)=25kg/m~2为界限重新分组后进一步分析CCK与BMI的关系。结果血糖、BMI在对照组、FDRs组、T2DM组有逐渐升高趋势,但只在T2DM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CK、胰岛素在对照组、FDRs组、T2DM组逐渐增高,且差异显著(均P<0·01)。以BMI为据分组后,FDRs组、T2DM组BMI>25kg/m~2的受试者胰岛素、CCK水平均明显高于同组BMI<25kg/m~2,血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2DM及FDRs血浆CCK水平明显增高,其变化与胰岛素水平变化相似。肥胖可能与CCK、胰岛素水平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8.
2型糖尿病的非糖尿病一级亲属的血管内皮功能受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型糖尿病患者及非糖尿病的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1水平下降,且与肥胖、胰岛素抵抗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应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崎病是一种血管炎综合征。也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好发于2~4岁,以男孩多见。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高。川崎病的最大危害是损害冠状动脉,是小儿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原因,也是成年后发生冠心病的潜在危险因素。在我国以7-9月发病较多。  相似文献   
20.
离退休老年人抑郁状况调查与社区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离退休老年人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老年人抑郁量表(GDS)和自行编制的个人一般情况问卷,随机抽取唐山市1000名离退休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轻度抑郁者占17.2%,中度抑郁者占5.0%。相关因素包括心理支持减少,精神文化生活缺乏,生活单调乏味,缺乏体育锻炼。结论离退休老年人的抑郁状况应引起社区医护人员的注意;社区医护工作人员应据有关因素做好离退休老年人的护理工作,提高社区医疗机构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