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98篇
  免费   513篇
  国内免费   387篇
耳鼻咽喉   89篇
儿科学   74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411篇
口腔科学   65篇
临床医学   1248篇
内科学   809篇
皮肤病学   73篇
神经病学   190篇
特种医学   491篇
外科学   1145篇
综合类   2715篇
预防医学   1380篇
眼科学   41篇
药学   969篇
  9篇
中国医学   1028篇
肿瘤学   329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155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231篇
  2017年   143篇
  2016年   193篇
  2015年   185篇
  2014年   427篇
  2013年   432篇
  2012年   430篇
  2011年   558篇
  2010年   496篇
  2009年   454篇
  2008年   487篇
  2007年   467篇
  2006年   506篇
  2005年   453篇
  2004年   416篇
  2003年   429篇
  2002年   384篇
  2001年   333篇
  2000年   332篇
  1999年   287篇
  1998年   264篇
  1997年   231篇
  1996年   214篇
  1995年   211篇
  1994年   202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119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91篇
  1987年   104篇
  1986年   108篇
  1985年   90篇
  1984年   72篇
  1983年   54篇
  1982年   65篇
  1981年   44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7篇
  1966年   5篇
  1965年   10篇
  196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21.
小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白血病中以常并发出血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为特点的一种病情凶险的特殊类型。我科自1977年以来共收治APL12例;死亡6例中除1例尚未治疗外,余5例均经联合化疗后并发严重出血或DIC死亡。继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诱导分化治疗APL后,新近我科首次使用国产维甲酸(retinoic acid,简称RA)诱导分化治疗一例细颗粒型APL(M_3b)获得完全缓解。  相似文献   
122.
目的探讨内镜下腕管切开减压术(endoscopic carpal tunnel release,ECTR)中切断屈肌支持带远侧纤维束(distal holdfast fibers of the flexor retinaculum,DHFFR)的必要性。方法观察组16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不使用止血带,皮肤1cm切口,内镜下应用USE系列切断腕管横韧带和DHFFR,与对照组16例单纯切断腕管横韧带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术后6个月功能随访,按照Kelly疗效评定标准,观察组优13例,良3例;对照组优8例,良5例,可3例,2组浜田Ⅱ、Ⅲ级疗效差异有显著性(,=6.278,P=0.043)。2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及术后复发。结论对浜田Ⅱ、Ⅲ级腕管综合征者术中注意腕横韧带切断不是唯一的目标,同时切断DHFFR才能彻底减压。  相似文献   
123.
顾蒸芳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0):2778-2779
无锡市有完善的三级保健网络,实行规范化的管理,妇科疾病在人群的发病情况能及时得到很好的监测,但由于近几年经济体制的改革,女工保健工作受到很大的冲击,尤其是特困企业的妇女及转制后流入社会的妇女,其健康保障有所滑坡。针对这一现状,无锡市妇幼保健院联合无锡市总工会于2004年3月1日起启动了“无锡市女职工健康互助计划”,该计划启动后,近9个月的时间里,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女子体检中心”对9 046位妇女进行了妇女病普查,其中,由于加入“无锡市女职工健康互助计划”后来院接受免费普查的特困企业女职工3 293人,现将有关资料整理如下。1…  相似文献   
124.
尿毒症患者晚期常存在脂质代谢紊乱。是其易合并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我们对尿毒症患者透析前、后血浆脂蛋白(a)ELp(a)]水平变化进行了检测,以探讨Lp(a)变化在尿毒症患者并发心血管疾病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5.
目的观察卡铂(CBP)、替尼泊苷(VM-26)、阿糖胞苷(Ara-C)和地塞米松(DXM)组成的CVAD方案治疗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24例经正规CHOP方案治疗后复发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采用CVAD方案化疗.第1~5 d,静脉滴注CBP 60 mg·m-2·d-1、VM-26 60 mg·m-2·d-1、Ara-C 400 mg·m-2·d-1、DXM 10 mg·m-2·d-1,其中Ara-C和DXM分二次滴注.间隔3~4周,同一方案再行一次.结果完成二个疗程后,完全缓解13例(54.2%),部分缓解8例(33.3%),进展3例,总有效率87.5%;中位生存期16个月.所有病例都出现造血功能抑制,但能恢复.按WHO判断标准,非血液系统毒性均表现为Ⅱ级以下,无尿素氮和肌酐增高.结论CVAD方案治疗复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有效且毒性可耐受,尤其对多次使用CHOP的患者,可避免蒽琨类药物对心脏的毒性.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观察应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法对犬下肢缺血性疾病动物模型的血管再生效果。方法 将 2 0只犬制成下肢缺血性疾病动物模型 ,建模后 1周对犬的后肢施行胫骨横向骨搬移术 ,即在胫骨内侧嵴开一个 5cm× 1cm骨窗 ,以特制的支架每天 1mm速度向外牵拉。分别于不同时期处死动物 ,通过皮温测定 ,光镜下测量血管密度 ,血管造影等方法来观察血管再生情况。结果 在不同时相点观察到伴随着骨的搬移 ,有明显的毛细血管再生现象 (以第 7~ 2 1天为著 )。结论 应用胫骨横向骨搬移法可对犬下肢缺血性疾病动物模型产生明显的血管再生 ,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7.
人参银杏合剂对模拟海拔8000米低氧大鼠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人参银杏合剂对模拟海拔 80 0 0米低氧大鼠脑组织及血液内丙二酰二甲醛 (MDA)、乳酸含量的影响 ,并探讨其机理。方法 :用成年 SD大白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 (NC组 ) ,急性低氧组 (AH组 ) ,人参银杏合剂加低氧组 (GH组 ) ;分别测定各组的脑含水量、脑组织和血液 MDA和乳酸的含量。结果 :(1)与 NC组相比 ,AH组的脑含水量明显增高 (P<0 .0 1) ,GH组脑含水量较 AH组显著降低 (P<0 .0 5 )。(2 ) AH组脑组织匀浆和血液 MDA含量明显高于 NC组 (P<0 .0 1) ,GH组的 MDA含量较 AH组显著降低 (P<0 .0 1)。 (3) AH组脑组织匀浆和血液乳酸含量明显高于 NC组 (P<0 .0 1) ,GH组的乳酸含量较 AH组显著降低 (P<0 .0 1)。结论 :人参银杏合剂对高原缺氧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机理与其抗氧自由基、与膜脂质过氧化作用、改善细胞能量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28.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MR血管成像(MRA)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怀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了MRA和DSA检查,MRA采用二维时间飞越法(2DTOF)。对MRA与DSA表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MRA表现有1静脉充盈缺损(14例)、静脉闭塞和中断(8例)、静脉再通(3例)、侧支循环形成(25例)。以DSA为标准,MRA诊断出所有病变,但有1例假阳性。结论MRA作为无创性检查,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效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9.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下肢深静脉血栓磁共振直接成像(MRDTI)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5例临床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MRA和MRDTI检查.MRA采用二维时间飞越法(2DTOF);MRDTI选用SET1WI、FSET2WI、FAST(fourier acquired steady state,FAST)序列。其中23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MRA与DSA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MRA表现有:静脉充盈缺损(14例)、静脉闭塞和中断(8例)、静脉再通(3例)、侧支循环形成(25例)。以DSA为诊断标准,MRA诊断符合率为95.65%。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MRDTI表现为:急性血栓(19例),血栓在SET1WI、FSET2WI和FAST序列上多为等信号或高信号,信号多不均匀,6例可见血管周围水肿;慢性血栓(6例),血栓在SET1WI、FSET2WI和FAST序列上多均为低或等信号。结论2DTOFMRA结合多种序列MRDTI的表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更准确,并可以为判断血栓新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0.
神经干细胞移植防治骨骼肌失神经肌萎缩的电生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采用神经干细胞移植的方法防治骨骼肌失神经萎缩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机械分离的方法从孕14~16 d的SD孕鼠中获取神经干细胞,并于神经元限定性培养基中进行传代培养,制备神经干细胞单细胞悬液。采用切断右侧胫神经的方法建立腓肠肌失神经支配的动物(SD大鼠)模型。将108只SD大鼠按注射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3组,每组36只大鼠。实验组:将神经干细胞悬液注射到切断的胫神经远端。损伤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细胞培养液。术后8、12周采用HRP逆行示踪技术检测失神经骨骼肌重获神经再支配的情况,并应用肌肉电生理方法对重获神经再支配的骨骼肌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术后8、12周实验组用电刺激细胞移植部位的腓肠肌,均可引出肌肉收缩活动;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单次收缩的波幅、速度,和强直收缩的时间和强直收缩波幅的恢复率均进一步得到改善。对照组和损伤组均未能引出肌肉活动。结论神经干细胞移植能够实现失神经骨骼肌的神经再支配,并且能够与骨骼肌建立起功能性突触连接,有效预防骨骼肌的萎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