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66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4篇
中国医学   6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6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正> 关由脑内γ-氨基丁酸(GABA)与电针镇痛和吗啡镇痛的关系,我们曾用不同药物从不同角度进行过研究。所得结果表明,中枢神经系统中GABA能系统具有对抗电针和吗啡镇痛的作用。为了进一步确定GABA的作用部位,本实验中采用GABA合成和释放抑制剂3-巯基丙酸(3MP)以降低GABA能系统的功能,采用GABA降解酶抑制剂γ-乙烯基GABA(GVG)和GABA受体激动剂异鹅羔胺(musc), 以加强GABA能系统的功能。将这些药物给大  相似文献   
22.
目的:克隆可表达人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基因。方法:从脑胶质细胞瘤患者术后的脑瘤组织中提取总RNA,以RTPCR方法扩增出了一段约558bp的cDNA片段,将这一片段克隆于pUC18载体中,进行全序列分析。结果:证实该研究所克隆的cDNA是编码正确的人GDNF基因。与发表于GeneBank上的序列相比,发现该研究克隆的基因有一段78bp的核苷酸序列缺失,但不影响密码子的阅读框。结论:克隆到了编码正确的人GDNF的cDNA全序列,对帕金森病基因治疗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GDNF cDNA在神经及非神经细胞系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重组GDNFcDNA在神经及非神经细胞系中的表达。方法:重组克隆,基因转染及RT-PCR。结果:CV1及SH-SY-5Y细胞中无GDNF内源性表达,转基因后出现GDNF表达条带。NG108-15细胞有GDNF的内源性表达,转基因后表达条带增强。结论:重组GDNFcDNA在神经及非神经细胞系中均有较强表达,提示以此制备的工程细胞在Parkinson’s病基因治疗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
韩济生 《药学学报》1985,20(2):155-159
国际麻醉性镇痛药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Narcotic Research Conference,INRC)是一个专业性较强的学术组织。1975年以来每年举行一次年会。1984年年会是作为第九届国际药理学会(1984年7月29日至8月4日,伦敦)的卫星会议,于7月22~27日在剑桥举行。到会300余人,宣读论文65篇,张贴论文240篇。现将会议中的一些主要进展报道如下。 (一)吗啡耐受问题会议第一天为纪念HOJ Collier在研究吗啡耐受和成瘾问題上的贡献,特举行专题讨  相似文献   
25.
有许多实验结果表明内源性鸦片样物质(OLS)在针刺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迄今为止已经在猫、小鼠、兔、猴等动物和人体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证据。关于大鼠的电针镇痛,我们曾报告大鼠电针后脑内 OLS 活性明显升高,其升高的幅度与电针镇痛效果呈  相似文献   
26.
c-AMP和c-GMP是体内的第二信使。有资料表明吗啡的作用机制中很可能有环核苷酸参与。近年来关于针刺镇痛原理研究中发现,中枢c-AMP和c-GMP在针刺镇痛中也起着重要作用。我们曾经报告,给大鼠脑室注射c-AMP使针刺镇痛效果降低,注射c-GMP则可提高针刺镇痛作用。最近又观察到,针刺镇痛时全脑c-AMP含量明显下降。为了进一步研究中枢环核苷酸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本实验同时测定了大鼠全脑和脑分区中c-AMP和c-GMP的含量及其在电针后的变化,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7.
套筒制动及扎针对小鼠电针实验中镇痛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动物电针镇痛研究大都需要将动物制动和扎针 ,人们难以确定所观察到的镇痛作用中有无制动和扎针带来的应激性镇痛。本实验在观察到 2Hz电针对套筒制动的Swiss Webster小鼠具有镇痛作用的基础上 ,试图分析小鼠电针镇痛实验中套筒制动和扎针对镇痛的贡献。方法 :纸板 /布兜制动的动物作为对照组 (n =8) ,此法对动物的制动作用短暂而轻微。塑料套筒制动的实验组动物根据扎入针灸针有否又分为不扎针 (n =8)和扎针 (n =8)两组。以 48℃热水甩尾潜伏期 (TWL)作为测痛指标。结果 :塑料套筒制动的实验组小鼠 ,无论是不扎针还是扎针 ,其TWL均较纸板 /布兜制动组延长。结论 :电针实验中观察到的镇痛 ,除了来源于电流刺激外 ,制动及扎针引起的痛阈升高也可能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8.
不同频度电针治疗大鼠慢性神经源性痛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王贺春  姚磊  万有  韩济生 《针刺研究》2001,26(3):227-228
慢性疼痛 ,尤其是慢性神经源性疼痛持续时间长 ,恢复较慢 ,对人身心健康危害很大 ,且难以控制。因此慢性神经源性痛的研究成为疼痛领域的研究热点与重点。本所在正常大鼠镇痛模型和慢性炎症痛模型中观察到 ,多次电针或TENS的镇痛作用不仅与刺激参数有关 ,而且主要取决于两次电针之间的时间间隔。本实验将大鼠右侧L5/L6 脊神经结扎造成慢性神经源性痛模型 ,用引起缩足的机械刺激阈值 (50 % )来评价机械性痛觉超敏。用大鼠 5min内在 5± 1℃冷板上的抬脚次数来反映冷诱发的持续性疼痛。采取四种时间间隔 (每天 1次、2天 1次、3天 1次…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孤啡肽(OFQ)和八肽胆囊收缩素(CCK 8)在大鼠脑内拮抗吗啡镇痛是否具有协同作用。方法应用等高线法设计实验,用辐射热甩尾法测定痛阈。皮下注射吗啡(5mg·kg-1)20min之后,选择有明显镇痛效应的大鼠,侧脑室(icv)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OFQ和CCK 8以及由两者不同比例(5∶1,25∶1)不同剂量组成的混合物,观察对吗啡镇痛效应的影响。结果联合应用OFQ和CCK 8所产生的抗吗啡镇痛作用明显大于单独使用OFQ或CCK 8。结论OFQ和CCK 8在一定比例、一定剂量组合范围内,对抗吗啡镇痛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30.
王玢  罗非  韩济生 《针刺研究》2001,26(3):232-233
复吸是戒毒工作中最棘手的难题。寻找有效的防治复吸的方法 ,是摆在神经科学工作者面前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本实验室已经成功建立了吗啡诱导的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 (CPP)消退 重建模型。本工作在大鼠建立吗啡条件性位置偏爱消退之后 ,用足底电击 (0 .5mA ,0 .5secon ,1 0~ 70secoff)或小剂量吗啡点燃 (0 .2 5mg/kg ,s.c.)诱发重建前在检测前 1 8hr,分别给以 2Hz、2 / 1 0 0Hz及 1 0 0Hz的电针处理。结果发现 ,低频电针 (2Hz、2 / 1 0 0Hz)可完全阻断药物点燃和应激 (间断、随机、不可躲避的足底电击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