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4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58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7篇
口腔科学   32篇
临床医学   282篇
内科学   221篇
皮肤病学   264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109篇
外科学   115篇
综合类   585篇
预防医学   210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222篇
  7篇
中国医学   315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05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47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100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104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75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53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8篇
  197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周敏  靳利利 《新中医》2014,46(8):15-16
中青年高血压病患者以肝阳上亢证多见,属高血压病的常见证型之一。靳利利主任医师融贯中西,根据其发病特点,认为其病机为肝气郁结化火,抑或肝阴亏虚,以致肝阳上亢。在治疗上以平肝柔肝为法,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骨骼肌病理对运动神经元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112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临床、神经电生理及活检骨骼肌病理资料,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析。结果①入选患者均有肢体无力、肌萎缩,吞咽或呼吸肌无力43例,舌肌萎缩或纤颤50例,伴有肌束震颤69例,初诊伴有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征78例;②肌电图呈神经源性异常;③临床确诊肌萎缩侧索硬化(ALS)90例(初诊78例、复诊/随访后12例),脊髓性肌萎缩症(SMA)22例,其中肯尼迪病7例;④骨骼肌病理均符合神经源肌病改变,ALS多见小角化肌纤维、核聚集、靶纤维;成人型SMA以小圆形肌纤维在肌束内小群分布为特点,其中肯尼迪病萎缩小圆形肌纤维、核聚集多在肌束间分布。结论①仅表现下运动神经元受累的MND,行骨骼肌活检病理分析有助ALS与SMA的诊断与鉴别诊断;②随诊、动态观察体征与病情进展变化可助ALS确诊。  相似文献   
63.
靳晓霞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2):1928+1957
<正>徐荣谦教授从事儿科教学、临床、科研工作40余年,在治疗小儿肺系疾病方面有着独到的经验,尤其在继承刘弼臣名老中医辛开苦降治疗小儿间质性肺炎的基础上,加减化裁治疗儿童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独具卓见,用药颇具心得,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从师随诊,今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比较PET/CT和PET/MR在诊断宫颈癌原发灶及盆腔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宫颈癌患者于治疗前分别行PET/CT和PET/MR检查并进行评价。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及配对χ2检验分别评价PET/CT和PET/MR与金标准的诊断一致性及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两者对盆腔转移淋巴结的诊断效能,采用秩和检验分析两者评价转移淋巴结的可见性及诊断自信度的差异。结果 PET/MR分期与金标准的诊断一致性显著高于PET/CT,二者对宫颈癌分期诊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86,P=0.002);PET/CT和PET/MR诊断转移淋巴结的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3,P>0.05);二者对转移淋巴结的可见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7),诊断自信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 PET/CT和PET/MR对检出宫颈癌原发灶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PET/MR对宫颈癌分期及判定淋巴结转移有更大的诊断优势,PET/MR有望在综合评价宫颈恶性病变进展中成为替代PET/CT的一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析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疝临床治疗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接收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疝82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双盲法对其分组,每组41例。予以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方法,予以研究组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分析观察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73.17%与92.68%分别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组间数据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并发脑疝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能使患者术后生存率明显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6.
加强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住院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对改善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各级医疗单位儿科就医群体存在住院患儿为独生子女、家长过度溺爱、诊疗中过度紧张和恐惧等特点。分析现状可见,临床实践中儿科住院医师的医患沟通受到患儿、家长、医师三方面影响,存在患儿不易配合、家长医学护理知识不足、住院医师临床与沟通经验缺乏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在规范化培训期间,加强儿科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专项培训,建立医患沟通反馈机制,针对其医患沟通存在的薄弱环节加以改进,以完善儿科住院医师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与冠脉内局部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浓度的关系及引起慢血流的临床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有心绞痛症状同时运动试验阳性的516例患者行冠脉造影,根据校正的TIMI帧数(TFC)计数血流分级32例(6.2%)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作为慢血流组,同期造影正常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描述临床特征、冠心病危险因素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慢血流组ET-1水平显著增高(P<0.05),而血清NO水平显著降低(P<0.05)。慢血流组与正常对照组TFC计数前降支(49±13)帧、(33±2)帧;回旋支(37±12)帧、(24±3)帧;右冠状动脉分别为(36±12)帧、(21±2)帧(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者慢血流显著高于非吸烟者(β=1.114,OR=4.682,P<0.01)。结论冠脉内局部ET-1、NO水平与冠脉血流显著相关,升高ET-1、降低NO可能诱发慢血流。吸烟可能为慢血流的临床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依达拉奉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该院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4例,随机分为小剂量和大剂量二组,每组各42例.小剂量组给予60mg/d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大剂量组给予120mg/d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二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①治疗后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的Bar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的Barthel指数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小剂量组的总有效率(78.6%)与大剂量组(71.4%)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后小剂量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8%)明显低于大剂量组(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小剂量依达拉奉与大剂量依达拉奉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日常活动能力及总有效率方面效果相当,但小剂量依达拉奉治疗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传统的生物学标记物,如NT-pro BNP和血尿酸(SUA)与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心律失常复发的关系。方法随机入选2013年1月至2014年10月间在航天中心医院接受第一次心脏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的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时间<7 d)患者39例(63.9%),持续性心房颤动(7 d<持续时间<1年)13例(21.3%),永久性心房颤动(持续时间>1年)的患者9例(14.8%)。检测各组NT-pro BNP和SUA水平。结果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分别为13例(21.3%)和48例(78.7%)。与未复发组比,复发组患者年龄、左房前后径、冠心病比例、吸烟史比例及既往心房颤动时间均更高;入院时NT-pro BNP和SUA水平均更高(P<0.01)。NT-pro BNP和SUA水平与消融术后心房颤动的复发呈正相关(r分别为0.46、0.32,P<0.05)。结论 NT-pro BNP的升高提示心室张力增加或存在心房限制性疾病,是消融术后复发的可能原因。SUA具有促炎、促氧化作用,提示炎症和氧化应激在消融术后的复发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自评健康(SRH)与轻度认知障碍(MCI)的相关性,为早期发现老年痴呆高危人群,防控老年痴呆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广州生物库队列研究"(GBCS)平台,选取27 888名50岁以上广州中老年人的基线资料,采用协方差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RH与10个单词延迟记忆测试(DWRT)和MCI的相关性。MCI定义为DWRT小于4分。结果基于与同龄人比的SRH,自评良好组DWRT得分为5.56(95%CI:5.49~5.64)分,显著高于自评一般组[5.38(95%CI:5.31~5.45)分]和较差组[5.30(95%CI:5.21~5.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30、7.10,P0.01)。与自评良好组比,自评一般组和较差组患MCI的风险分别增加24%(95%CI:13%~35%)和45%(95%CI:27%~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34.68,P0.01)。基于自身总体感觉的SRH,自评好者DWRT得分[5.44(95%CI:5.37~5.51)分]显著高于自评差者[5.36(95%CI:5.29~5.4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0,P0.01)。自评差者患MCI风险相对自评好者增加23%(95%CI:13%~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aldχ2=20.96,P0.01)。选相对健康者做敏感性分析或按性别分层分析,结果与上述一致。结论自评健康差与MCI有关,对自评健康差者进行认知障碍测试和合理干预可能有助于防控老年痴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