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篇
  2012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观察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烧伤大鼠肠粘液层厚度和成分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采用 30 %体表面积 度烧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成伤前对照 (C) ,静脉营养 (PN)及肠道营养 (EN)组 ,EN和 PN组给予等氮、等热量、等体积的营养液。检测了肠粘液层厚度、粘液中己糖及唾液酸的含量 ,并采用粘液组化染色法和透射电镜对肠道杯状细胞的分泌状况进行观察。结果 :烧伤后肠粘液层变薄 ,粘液中己糖和唾液酸的含量明显低于伤前。形态学观察发现 ,伤后杯状细胞结构受损 ,粘液分泌量下降 ,且分泌酸性粘液的杯状细胞明显减少 ,而分泌中性粘液的杯状细胞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12.
烧伤后清洁肠道与肠源性高代谢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烧伤后是否存在"肠源性高代谢”.方法在建立严重烧伤加清洁肠道动物模型基础上,将8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烧伤对照(B)组和烧伤加清洁肠道(D)组.观察了大鼠伤后0~10d静息能量消耗(REE)的变化,同时检测了伤后1、3、5、7、10d血中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1(IL-1)的含量,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烧伤后两组大鼠的REE、TNF、内毒素和IL-1均明显高于伤前.两组相比,D组的REE、TNF、内毒素和IL-1较B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相关分析显示,REE同内毒素、TNF和IL-1呈显著正相关(r1=0.77,P<0.05;r2=0.81,P<0.05;r3=0.90,P<0.01).结论清洁肠道可降低烧伤大鼠高代谢反应,大鼠血中炎症介质的含量也下降,提示烧伤后存在肠源性高代谢.  相似文献   
13.
观察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严重烧伤所致肠粘膜屏障功能损害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采用 30 %体表面积 度烧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成伤前对照 (C) ,静脉营养 (PN)及肠道营养(EN)组 ,EN和 PN组给予等氮、等热量、等体积的营养液。动态观察了肠粘膜通透性、肠上皮细胞增殖指数、血浆二胺氧化酶 (DAO)活性、肠组织中肠三叶因子 (ITF)含量以及肠粘液层厚度和成分的变化。结果 :烧伤后肠粘膜通透性、血浆DAO活性明显高于伤前 ,而肠上皮细胞增殖指数、ITF含量、肠粘液层厚度及己糖和唾液酸的含量则明显低于伤前。两组相比 EN组大鼠肠粘膜通透性…  相似文献   
14.
谷氨酰胺颗粒剂对严重烧伤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谷氨酰胺颗粒剂对严重烧伤后肠道损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 ,将受试患者分为治疗组 (20例 )和对照组 (19例 ) ,治疗组口服谷氨酰胺颗粒剂30g/天 ,每天3次 ,对照组口服同等剂量的安慰剂。观察两组患者血浆谷氨酰胺含量、肠粘膜受损程度、肝肾功能及并发症等 ,并比较患者创面愈合情况和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组患者用药7天后 ,血中谷氨酰胺含量分别较用药前和对照组升高了37 87 %和37 86 % (P<0 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 ,一般情况较好 ,肠道损害程度明显减轻 ,肠粘膜通透性降低 ,创面愈合较快 ,住院天数明显缩短。所有受试者无1例因不良反应而停药 ,无1例死亡。结论 :服用谷氨酰胺颗粒剂能显著减轻烧伤后患者肠道受损程度 ,保护肠粘膜屏障 ,促进创面愈合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肠道营养减轻严重烧伤所致肠道损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肠道营养对严重烧伤所致肠粘膜损害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随机分成伤前对照(C),静脉营养(PN)及肠道营养(EN组),EN和PN组给予等氮,等热卡,等体积的营养液。在此基础上动态观察了肠粘液层厚度,肠上皮细胞增殖指数,血浆内毒素含量及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结果:烧伤后肠粘膜组织结果受损,血浆内毒素水平及DAO活性明显高于伤前,而肠上皮细胞增殖指数和肠粘液层厚度则明显低于伤前。同PN组相比,EN组大鼠肠道受损程度,血浆内毒素水平及DAO活性明显降低,而肠上皮细胞增殖指数和肠粘膜液层厚度则明显增高。结论:严重烧伤后肠粘膜屏蔽功能受损,肠上皮细胞增殖能力下降,与静脉营养相比,肠道营养可减轻肠粘膜受损程度,促进肠粘膜修复。  相似文献   
16.
谷氨酰胺保护严重烧伤病人肠粘膜屏障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严重烧伤病人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变化及口服谷氨酰胺颗粒剂对它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将烧伤总面积在30%-60%、三度烧伤面积在10%-30%的39例病人,随机分为谷氨酰胺治疗组(Gln组20例)和安慰剂对照组(C组19例)。Gln组每天服用谷氨酰胺颗粒剂0.5g/kg。C组服用同等剂量的安慰剂,疗程为7天。检测用药前后两组病人血中谷氨酰胺浓度、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内毒素含量及肠粘膜通透性的变化,并记录一般情况和住院日。结果:Gln组病人用药7天后,血中谷氨酰胺含量明显高于C组(P<0.01),而血浆DAO活性、内毒素含量及肠粘膜通透性均显著低于C组(P<0.01),住院日显著短于C组。结论:服用谷氨酰胺颗粒剂能显著提高严重烧伤病人血中谷氨酰胺水平,减轻伤后肠道受损程度,保护肠粘膜屏障,并有助于缩短住院日。  相似文献   
17.
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严重烧伤后大鼠肠粘液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严重烧伤后大鼠肠粘液成分的影响。方法:采用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随机分成伤前对照(C)、静脉营养(PN)及肠道营养(EN)三组,EN和PN组给予等氮,等热量和等体积的营养液。在此基础上检测肠粘液层厚度、粘液中己糖及唾液酸的含量,并采用粘液组化染色法和透射电镜对肠道杯状细胞的分泌状况进行观察。结果:烧伤后肠粘液层变薄,粘液中己糖和唾液酸的含量明显低于烧伤前,杯状细胞结构受损,粘液分泌量下降,酸性粘液明显减少,而中性粘液明显增多,两组相比EN组大鼠杯状细胞结构较完整,肠粘液层厚度,粘液中己糖和吃得唾液酸的含量均明显高于PN组,且酸性粘液也明显增多。结论:严重烧全国各地后杯状细胞结构受损,合成粘液的能力下降,肠粘液层变薄,粘液成分改变,与静脉营养相比。肠道营养可减轻伤后杯状细胞受损程度,促进肠粘液合成,维护肠粘液化学成分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