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7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59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99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4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36篇
内科学   174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6篇
外科学   157篇
综合类   515篇
预防医学   138篇
眼科学   21篇
药学   139篇
  1篇
中国医学   240篇
肿瘤学   6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1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4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0 毫秒
51.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NS)的病理表现之一,糖皮质激素口服完全缓解率仅为20%,多数呈激素耐药,起病10年后 30%~40%进入肾衰竭,是儿童慢性肾衰竭的最常见原因。近几年国外有报道采用甲基泼尼松龙  相似文献   
52.
基底鳞状细胞癌(BSC)被定义为包含基底细胞癌(BCC)和鳞癌(SCC)以及二者移形区域的肿瘤。梭形细胞鳞癌(SCSC)可能含有普通鳞癌和梭形细胞的变异成分。作者报道一89岁女性患者,患头皮皮疹数十年。肉眼可见损害大小为8.5cm×6.0cm×1.8cm,为一灰白色中部黑色的肿块。镜下,肿瘤上部未溃烂部分由巨大的多角形鳞状细胞组成,偶伴角化过度(SCC),外周栅栏状的基底样细胞呈柱状生长(BCC),并有一部分区域两种细胞混杂生长。肿瘤的其余部分为一黏液样区域,含狭长的纺锤状梭形细胞,系起源于普通鳞癌。免疫组化显示,SCSC的肿瘤细胞(普通SCC细胞…  相似文献   
53.
目的:合成天然产物taxinine NN-3和taxinine NN-14,研究其对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逆转活性.方法:以紫杉宁为出发原料,通过选择性水解9,10位的乙酰氧基,制成原乙酸酯后再水解.结果:以紫杉宁为原料经过3步反应,可以同时获得taxinine NN-3,taxinine NN-4两种天然产物,其中taxinine NN-3的收率为25%,taxinineNN-4的收率为68%.结论:高收率地合成了taxinine NN-3和taxinine NN-14.  相似文献   
54.
贝文政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9):3216-3218
目的:了解引起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肺炎链球菌(SP)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集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新鲜痰液,分离培养得到SP后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和E-test法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①经青霉素E-test测定,70株肺炎链球菌中青霉素敏感28株(40.0%),中介及耐药为42株(60.0%),对其他抗生素敏感性依次阿莫西林(91.4%)、头孢呋辛(40.0%)、头孢曲松(88.6%)、红霉素(0)。②采用K-B纸片法测定70株SP对红霉素、青霉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氧氟沙星、氯霉素、利福平和万古霉素的敏感性。纸片扩散结果显示为,红霉素耐药率为100.0%,克林霉素为98.4%,复方新诺明为81.6%、氯霉素为13.3%,并未发现氧氟沙星、利福平和万古霉素耐药菌株。主要耐药模式为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头孢呋辛占32.9%,其次为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占18.6%,红霉素+克林霉素+头孢呋辛耐药率为17.1%。结论:红霉素、克林霉素、四环素和复方新诺明等呈现高度耐药,临床治疗需调整用药,已取得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5.
急性心肌梗死(AMI)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激活和聚集形成血栓阻塞冠状动脉导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属其类型之一。本文通过对发病时间超过12 h的STEMI患者在不同时间段行介入治疗,观察其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卵巢功能、血清疼痛指标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在巴中市中心医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参考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纳入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或子宫次全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肌瘤复发率,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卵巢功能和术后24 h、72 h血清疼痛指标水平及术后3个月、6个月围绝经期症状。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内子宫肌瘤复发率2.50%、2.50%与对照组0.00%、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6个月内妊娠率10.00%、17.50%高于对照组的0.0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观察组血清雌二醇水平高于对照组;平均卵泡刺激素平均水平和促黄体生成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4 h、72 h,观察组白介素-6平均水平和前列腺素E_2平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轻度症状构成比2.50%、5.00%,中度症状构成比0.00%、0.00%,重度症状构成比0.00%、0.00%,均低于对照组轻度症状构成比22.50%、35.00%,中度症状构成比12.50%、22.50%,重度症状构成比2.50%、1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且避免了对卵巢功能的过度影响,减轻对机体造成的创伤,但选取何种手术方式还应根据患者年龄、是否存在生育意愿、曾经是否进行过类似手术及肌瘤位置、大小、数量、疑似恶变程度等具体情况选取相应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案,方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7.
陈述 《大家健康》2016,(11):33-33
目的:探讨术式选择对预防胃大部切除术后肠胃反流的作用。方法:通过对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在该院进行胃大部分切除术的74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患者应用改良 B -Ⅱ术式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 B -Ⅱ术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患者肠胃反流发生率、肠胃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胃大部切除术患者采用改良 B -Ⅱ术式治疗可降低肠胃反流发生率,减少肠胃引流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恢复,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8.
梅松政 《中国卫生》2014,(11):86-87
<正>近期《全科医学周刊》以"两位老先生的意外死亡"为题刊登了曾昭耆教授讲的病例故事。"一位92岁的老先生,因胸闷、憋气反复发作2天,心电图有明显ST—T改变,被诊断为冠心病、心肌缺血,收入病房。经休息、给氧和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后,患者病情逐渐缓解。主  相似文献   
59.
系统性血管炎的分类标准至今未能确定。几十年来,人们习惯将结节性多动脉炎(dyarterltlsnodosa,PAN)与微型多发性血管炎(mlcrosconlcnolvangiitis,MPA)等同考虑,甚至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PAN诊断标准亦未将PAN与MPA相区分。但近年研究表明,PAN与MPA是两种不同类型的血管炎,现将这两种血管炎的临床及组织学特点介绍如下:三微型多发性血管炎(MPA)Dovson,Bull及Putt首先描述了微型结节性多动脉炎的病理改变。他们发现,在PAN患者所见到的节段坏死性肾小管肾炎实际上是一种微血管型PAN,它与Maier及Kussmaul等描述…  相似文献   
60.
肾血管性高血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肾血管性高血压是指肾脏缺血所致的高血压,肾脏再灌注可降低或治愈这种高血压。血管造影方法的改进已显示,血压正常者亦可出现明显的肾动脉狭窄。有人报道,高达33.9%的血压正常患者行特殊检查,可发现肾动脉狭窄‘”。因此,高血压患者出现肾动脉狭窄并不等于肾血管性高血压,亦就是说在此类患者,外科手术或球囊扩张术不一定能降低血压。目前,确切的肾血管性高血压的发生率尚不清楚,据估计约占高血压患者的山~10%。因为肾血管性高血压一方面是一种可治愈的继发性高血压,另一方面这种高血压的纠正,可逆转某些患者的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